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提升练习.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19713739
  • 上传时间:2023-02-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3.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提升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小古文阅读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盖士人读书  __________第三要有恒 __________如井蛙之窥天  ________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_____________[2]翻译句子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理解孟母三迁邹①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②近墓孟子之少时,嬉③游为墓间之事④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⑤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⑥炫卖⑦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⑧,揖让进退⑨孟母曰:“真可以居子矣注释)①邹:周朝国名,在今山东邹城一带。

      ②舍:房屋,住宅③嬉:游戏,玩耍④墓间之事:指祭扫坟墓一类的事情⑤居处子:安置儿子的地方⑥贾人:商人⑦炫卖:沿街叫卖⑧俎豆:俎和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⑨揖让进退:打躬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1]结合注释,写出对下列句子的理解1)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2)孟母曰:“真可以居子矣[2]孟母两次认为“此非吾所以居处子”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了这则故事,你在学习方面有哪些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外阅读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①,其上多柘木②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③,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④,是炎帝之少女⑤,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注释:①发鸠(jiū)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旧说在山西境内②柘(zhè)木:柘树③文首:头上有花纹④其鸣自詨:它的叫声像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⑤少女:小女儿[1]解释下列的词语1)白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堙于东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句子。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女娃怎样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阅读理解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释加点词示:____________   曰:____________[2]孔君平为什么说“此是君家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杨氏之子用一句“____________”回应了孔君平的逗弄其巧妙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杨氏之子是一个___________的孩子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________孔君平_________,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_________孔_____曰:“_________________儿应声答日:“_______________[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①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人家中一个九岁男孩的故事。

      ②文中的“果”字是“果然”的意思③文中的“夫子”是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④文中的“家禽”和我们现在生活中所说的“家禽”意思相同⑤文中的“儿”是指杨氏之子[3]短文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儿应声答曰”中的“应声”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阅读理解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①,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②,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③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④粉则太白,施朱⑤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⑥,齿如含贝⑦注释:①止:与下文“退”相对,指留下②臣里:我家乡③东家之子:东边邻居的女儿④著(zhuó):搽⑤施朱:涂烟脂⑥束素:一束白色生绢这是形容腰细。

      ⑦含贝:比喻牙齿整齐洁白[1]上文哪些语句影响到课文《白鹭》作者的遣词造句?请用“________”画出来[2]找出文中的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例:(止)—(退) (____)——(____) (____)——(____)7. 课外阅读别董大 [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8. 阅读短文不能与不为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挟太山以超北海 超:越过,跳过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老:尊敬,敬重C.为不用明焉 明:明亮 D.天下可运于掌 运:转动[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B.为长者折枝/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C.而功不至于百姓者/舍瑟而作D.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或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孟子用“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剖析了不能”和“不为”的区别B.孟子认为,对齐王而言,通过“推行王道”而实现天下大治是一件可以做到的事情C.孟子借类比表明,要像古贤人一样善于“推恩”,并把它作为治理天下的重要方法D.孟子借此揭露了齐国政治的黑暗,也希望能够引起齐王警觉9. 课内阅读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1]那个卖盾与矛的人说的自相矛盾的话是哪些?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  )A.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B.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C.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D.他说的盾没有那么坚固,矛也没有那么锐利[3]对于那个人不能回答的表情,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A.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好之后再夸大其词。

      B.说话、做事都要考虑周到,不要相互抵触,产生矛盾C.做生意不能同时卖两种东西D.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不要发生矛盾10. 课内阅读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 ,心眼既不专一, ,决不能记,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 ?[1]将短文内容补充完整[2]解释文中加点字谓:__________ 急:__________[3]用自己的话总结上文的读书方法[4]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谈谈上述的读书方法对你的启示11. 课内阅读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写出加点字的读音并填空孔君平诣(_________)其父,为(__________)设果是_____为______设果[2]“惠”同“_____ ”,“甚聪惠”是说杨氏之子_______ ,从文中“_______ ”这一句话可以看出[3]杨氏之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__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________ 乃:________(2)孔指以示儿曰示:_______ 曰:___________(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_____   闻:____________[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2. 阅读理解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漫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书中的“三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用原文句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一句名言启发我们读书要_________。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My first class 复习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Hello复习课件.ppt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5长横 |通用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5.撇|人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7课 悬针竖 湘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15《 边学边用 巧识字形写美汉字》湘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2.执笔与姿势 |湘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全册6 通用版.docx 三年级上册 英教案 Module 7 Unit1 What's this 外研社(三起).docx 三年级上册 美术 教案 第11课《各式各样的鞋》人教新课标(秋).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9课 捺的练习》 粤教版.docx 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连续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2课 姿势与执笔》西泠版.docx 三位数加减法(问题解决 例3)(教案)2025-2026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西师大版.docx 三年级上册 美术教案 - 第11课 《各式各样的鞋》人教新课标.docx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三年级上册 数学教案六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苏教版).docx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教案)2025-2026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西师大版.docx 三年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docx 三、投掷 纸球投准(教案)2025-2026学年体育与健康四年级上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