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九”文化.doc
10页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亲属关系的确立丧服制度的原则,《荀子·礼论》说是"称情而立文",意思是说,丧服的节文是按照生者与死者的感情深浅来确立的,而感情的深浅是由彼此关系的亲疏决定的.从理论上来说,一个家族的繁衍永远没有穷尽,因此,人的亲属系统总是在向上下、左右不断扩大.为着生活和管理的便利,需要划分家族.任何人与父亲、儿子的血缘关系都是最近,相处最为密切,恩情也最深.因此,古人将父、己、子三代作为家族的核心.以此为基点,通过两次往外扩展来确定家族的范围,这就是《礼记·丧服小记》所说的"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三",指的就是父、己、子三代.由父亲往上推一代是祖父,由儿子向下推一代就是是孙子,经过这样一次扩展,亲属关系就由原来的三代延伸为祖、父、己、子、孙五代,这就是"以三为五"的意思.接着,再由祖、父、己、子、孙五代分别再向上、向下推两代,经过这一次扩展,亲属关系就延伸为高祖、曾祖、祖、父、己、子、孙、曾孙、玄孙九代,这就是"以五为九"的意思.为什么要将亲属关系扩展到九代呢?因为人一生中能够见到的直系亲属,向上数最多不过到高祖,向下数最多到玄孙,这是一个极限范围.以此为基础,旁系亲属从兄弟开始,可以有从父兄弟(与自己同祖父的兄弟)、从祖兄弟(与自己同曾祖的兄弟),最远只能到族兄弟(与自己同高祖的兄弟).如此,上至高祖四代,下至玄孙四代,加上自身一代,一共九代,包括从父兄弟、从祖兄弟、族兄弟等在内,构成了习惯上说的九族,囊括了本宗家族的全部成员.九月九与登高的文化意蕴【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由来已久但您是否知道这个习俗的由来呢?关于重阳节登高的由来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东汉时汝南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拜道长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并嘱咐桓景回去搭救乡亲:“九日离家登高,把茱萸装入红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能战胜瘟魔”桓景回家,遍告乡亲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涌澎湃,瘟魔来犯,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难以接近桓景挥剑斩瘟魔于山下傍晚,人们返回家园,见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因出门登高而免受灾殃自此,重阳登高避灾流传至今久而久之,登高便宴变成了一个美好、风雅的习俗重阳节已近晚秋,大气凉爽,空气清新,能见度高,这大概也是人们选择登高远眺的原因吧!我国历史文化中数字9的含义1.“九”这个数字,与古代神话传说有密切关系它起初是龙形图腾文化的文字,继而演化“神圣”“吉祥”之意,再往后就被借用为大数,《易经》把一到十分为奇数和偶数,按照中国古代“阴阳”的说法,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奇数象征天和阳性事物,偶数象征地和阴性事物 2.由于九是个位数字中最大的一个,它在中国被认为是一个至阳的虚数、极数,常表示最多,无数的意思,如:九天/九重霄/九重天(形容天非常高)、九盘(形容弯曲的道路)、九幽(形容极遥远幽深的地方)、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九九归一等。
3. 另外,九与汉字「久」同音,因此九被当成是代表长久的数字.数字九在古代的有关传说和意义1.数字九有多种含义:古代中国中的数字9即为龙九本是正似形蛇,突出其三角形的蛇头,又突出其张开的蛇口及伸出的蛇舌,另外数字九为一人首蛇身1)多;2)圆满,九九归一3)神秘,与宗教相关4)极限,九重天2.皇帝与“九”在中国古代,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最大的数,于是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九有关帝王之位称“九五”帝王称“九五之尊’”与九有关的还有:青铜器有“九鼎”,皇帝周围要设“九卿”朝廷命宫设“九品中正”,京师置九门紫禁城的房屋九千九百九十间半天安门城楼面阔九间,深九间中国紫禁城及皇家园林、行宫的大门,装饰甲“九路钉”,每扇门的门钉纵横各九个,共81个钉清代定制蒙古各部王公每年向皇帝进献白马八匹,白驼一匹,叫做“九白之贡”其余贡品也多以“九”数计算如康熙十三年规定:每年节科尔沁等旗,共进十二“九”,计羊108只、乳酒108瓶;鄂尔多斯等旗,共进九“九”,计羊81只、乳酒81瓶过去敕建寺庙,金佛的斤数也以九数铸成,或81斤或72斤;铸佛数量,也以九计,如乾隆四十五年为庆祝皇帝70寿辰,共造佛像2299个“九”,合计为20691尊佛像。
清代宫廷年节大宴,包括水果、蜜饯、点心,一共九十九个品种清代皇帝过生日,要举行大的娱乐活动,表演杂技,放万年春灯等,也要有“九九”即81种节目,名为“九九大庆会”清代皇帝的寿筵及春节大宴食品、娱乐节目以及臣僚们庆祝“圣寿”的贡品等,也以九计,含有敬祝万寿无疆的意思久而久之,九这个数字,被皇帝独占了,而一般人民,包括达官贵族,凡起居饮食器物等都不能以九计了古代含有“九”字的诗句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菊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左迁至蓝关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朝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关于数字九的诗句1.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毕乾泰) 鹦林花塔启,凤辇顺时游重九昭皇庆,大千扬帝休耆闍妙法阐,王舍睿文流至德覃无极,小臣歌讵酬 2.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孙佺) 应节萸房满,初寒菊圃新龙旗焕辰极,凤驾俨香闉。
莲井偏宜夏,梅梁更若春一忻陪雁塔,还似得天身 3.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周利用) 山豫乘金节,飞文焕日宫萸房开圣酒,杏苑被玄功塔向三天迥,禅收八解空叨恩奉兰藉,终愧洽薰风 4.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馀字 (萧至忠) 望幸三秋暮,登高九日初朱旗巡汉苑,翠帟俯秦墟宠极萸房遍,恩深菊酎馀承欢何以答,万亿奉宸居 5.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亭字 (杨廉) 远目瞰秦坰,重阳坐灞亭既开黄菊酒,还降紫微星箫鼓谙仙曲,山河入画屏幸兹陪宴喜,无以效丹青 6.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樽字 (于经野) 御气三秋节,登高九曲门桂筵罗玉俎,菊醴溢芳樽遵渚归鸿度,承云舞鹤鶱微臣滥陪赏,空荷圣明恩 7. 九日登玉山 (钱起) 霞景青山上,谁知此胜游龙沙传往事,菊酒对今秋步石随云起,题诗向水流忘归更有处,松下片云幽 8. 送李九贬南阳 (钱起) 玉柱金罍醉不欢,云山驿道向东看,鸿声断续暮天远,柳影萧疏秋日寒霜降幽林沾蕙若,弦惊翰苑失鸳鸾秋来回首君门阻,马上应歌行路难 9. 九日宴浙江西亭 (钱起) 诗人九日怜芳菊,筵客高斋宴浙江渔浦浪花摇素壁,西陵树色入秋窗木奴向熟悬金实,桑落新开泻玉缸四子醉时争讲习,笑论黄霸旧为邦。
10. 酬张九龄使风见示 (裴耀卿) 兹地五湖邻,艰哉万里人惊飙翻是托,危浪亦相因宣室才华子,金闺讽议臣承明有三入,去去速归轮 11. 题王十九茆堂 (李嘉祐) 满庭多种药,入里作山家终日能留客,凌寒亦对花海鸥过竹屿,门柳拂江沙知尔卑栖意,题诗美白华 12. 哭单父梁九少府 (高適)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今寂寞,独是子云居畴昔探云奇,登临赋山水同舟南浦下,望月西江里契阔多别离,绸缪到生死九原即何处,万事皆如此晋山徒峨峨,斯人已冥冥常时禄且薄,殁后家复贫妻子在远道,弟兄无一人十上多苦辛,一官恒自哂青云将可致,白日忽先尽唯有身后名,空留无远近 13.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深字 (韦嗣立) 层观远沈沈,鸾旗九日临帷宫压水岸,步辇入烟岑枝上萸新采,樽中菊始斟愿陪欢乐事,长与岁时深 14. 九日送人 (司空曙) 送人冠獬豸,值节佩茱萸均赋征三壤,登车出五湖水风凄落日,岸叶飒衰芜自恨尘中使,何因在路隅 15. 客中重九 (司空图) 楚老相逢泪满衣,片名薄宦已知非他乡不似人间路,应共东流更不归 16. 五月九日 (司空图) 金石皆销铄,贤愚共网罗达从诗似偈,狂觉哭胜歌高燕凌鸿鹄,枯槎压芰荷。
此中无别境,此外是闲魔 17.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筵字 (阎朝隐) 九九侍神仙,高高坐半天文章二曜动,气色五星连簪绂趋皇极,笙歌接御筵愿因茱菊酒,相守百千年 18. 九日陪樊尚书龙山宴集 (杨衡) 孟嘉从宴地,千乘复登临缘危陟高步,凭旷写幽襟黄花玩初馥,翠物喜盈斟云杂组绣色,乐和山水音旆摇秋吹急,筵卷夕光沉都人瞻骑火,犹知隔寺深 19. 九日齐安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 20. 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 (王绩) 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 21. 九成宫秋初应诏 (刘祎之) 帝圃疏金阙,仙台驻玉銮野分鸣鸑岫,路接宝鸡坛林树千霜积,山宫四序寒蝉急知秋早,莺疏觉夏阑怡神紫气外,凝睇白云端舜海词波发,空惊游圣难 22.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李適) 凤辇乘朝霁,鹦林对晚秋天文贝叶写,圣泽菊花浮塔似神功造,龛疑佛影留幸陪清汉跸,欣奉净居游 23. 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 (张继) 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
万叠银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鸿来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 24. 送正字十九兄归江东醉后绝句 (权德舆) 命驾相思不为名,春风归骑出关程离堂莫起临岐叹,文举终当荐祢衡 25. 补乐歌十首•九渊 (元结) 圣德至深兮,奫奫如渊;生类娭娭兮,孰知其然 26. 自江西归九华 (杜荀鹤) 他乡终日忆吾乡,及到吾乡值乱荒云外好山看不见,马头歧路去何忙无衣织女桑犹小,阙食农夫麦未黄许大乾坤吟未了,挥鞭回首出陵阳 27. 次韵九华杜先辈重阳寄投宛陵丞相 (殷文圭) 日下飞声彻不毛,酒醒时得广离骚先生鬓为吟诗白,上相心因治国劳千乘信回鱼榼重,九华秋迥凤巢高强酬小谢重阳句,沙恨无金尽日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