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21.二次根式.doc
22页课题§21.1二次根式(概念及基本性质)课型新知课3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基本性质.2. 经历观察、比较、总结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概括、归纳能力.3. 通过对二次根式概念和基本性质的探究,提高数学探究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4. 学生经历观察、比较、总结和应用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和创造性,体验发现的乐趣,并提高应用的意识.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二次根式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个人修改【活动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填写课本第2页“思考”栏目,教师提问:⑴所填的结果有什么特点?⑵平方根的性质是什么?⑶如果把上面所填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那么你能用数学符号表示二次根式吗?(学生可能碰到的困难:①是否会想到用字母表示数;②是否能概括出≥0这一条件.)(备用问题)议一议: 1.-1有算术平方根吗? 2.0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 3.当a<0,有意义吗?例1下列式子,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二次根式:、、、(x>0)、、、-、、(x≥0,y≥0).例2 当x是多少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巩固练习】1.课本第3页练习1、2、32.课本第3页“思考”栏目【拓展应用】例3 当x是多少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答案:当x≥-且x≠-1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例4 (1)已知y=++5,求的值.(答案: )(2)若+=0,求a2011+b2011的值.(答案:0)【归纳小结】 本节课要掌握: 1.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 2.要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满足被开方数是非负数.【作业设计一】一、选择题 1.下列式子中,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x 2.下列式子中,不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3.已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5,那么它的边长是( ) A.5 B. C. D.以上皆不对 二、填空题 1.形如________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面积为a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 3.负数________平方根. 三、综合提高题 1.某工厂要制作一批体积为1m3的产品包装盒,其高为0.2m,按设计需要,底面应做成正方形,试问底面边长应是多少? 2.当x是多少时,+x2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3.若+有意义,则=_______. 4.使式子有意义的未知数x有( )个. A.0 B.1 C.2 D.无数5.已知a、b为实数,且+2=b+4,求a、b的值.【活动2】问题:比较与0的大小.结论: (a≥0)是一个非负数.即≥0. 具有双重非负性.【做一做】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填空:()2=_______;()2=_______;()2=______;()2=_______;()2=______;()2=_______;()2=_______.结论: ()2=a(a≥0)例1 计算 1.()2 2.(3)2 3.()2 4.()2【巩固练习】计算下列各式的值:()2 ()2 ()2 ()2 (4)2 【拓展应用】例2 计算1.()2(x≥0) 2.()2 3.()2 4.()2例3在实数范围内分解下列因式:(1)x2-3 (2)x4-4 (3) 2x2-3【归纳小结】 本节课应掌握: 1.(a≥0)是一个非负数; 2.()2=a(a≥0);反之:a=()2(a≥0).【作业设计二】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二次根式的个数是( ). A.4 B.3 C.2 D.1 2.数a没有算术平方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0 B.a≥0 C.a<0 D.a=0 二、填空题 1.(-)2=________. 2.已知有意义,那么是一个_______数. 三、综合提高题 1.计算(1)()2 (2)-()2 (3)()2 (4)(-3)2 (5) 2.把下列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 (1)5 (2)3.4 (3) (4)x(x≥0)3.已知+=0,求xy的值. 4.在实数范围内分解下列因式: (1)x2-2 (2)x4-9 3x2-5【活动3】问题:填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点评):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我们可以得到: =2;=0.01;=;=;=0;=. 因此,一般地:=a(a≥0) 例1 化简 (1) (2) (3) (4)解:(1)==3 (2)==4 (3)==5 (4)==3【巩固练习】 教材P5练习2.【应用拓展】 例2 填空:当a≥0时,=_____;当a<0时,=_______,并根据这一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则a可以是什么数? (2)若=-a,则a可以是什么数? (3)>a,则a可以是什么数? 分析:∵=a(a≥0),∴要填第一个空格可以根据这个结论,第二空格就不行,应变形,使“( )2”中的数是正数,因为,当a≤0时,=,那么-a≥0. (1)根据结论求条件;(2)根据第二个填空的分析,逆向思想;(3)根据(1)、(2)可知=│a│,而│a│要大于a,只有什么时候才能保证呢?a<0. 解:(1)因为=a,所以a≥0;新 课 标 第 一 网 (2)因为=-a,所以a≤0;(3)因为当a≥0时=a,要使>a,即使a>a所以a不存在;当a<0时,=-a,要使>a,即使-a>a,a<0综上,a<0例3当x>2,化简-.【归纳小结】本节课应掌握:=a(a≥0)及其运用,同时理解当a<0时,=-a的应用拓展.【作业设计三】 一、选择题 1.的值是( ). A.0 B. C.4 D.以上都不对 2.a≥0时,、、-,比较它们的结果,下面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________. 2.若是一个正整数,则正整数m的最小值是________. 三、综合提高题 1.先化简再求值:当a=9时,求a+的值,甲乙两人的解答如下: 甲的解答为:原式=a+=a+(1-a)=1;乙的解答为:原式=a+=a+(a-1)=2a-1=17.两种解答中,_______的解答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2.若│1995-a│+=a,求a-19952的值.3. 若-3≤x≤2时,试化简│x-2│++。
已知:反比例函数y=,那么它的图象在第一象限横、纵坐标相等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x≥1.A 2.D 3.B1.(a≥0)2.3.没有1.2. x>-且x≠03.4.B5.a=5,b=-4教后反思:课题§21.2二次根式的乘除(一)课型新知课教学目标理解·=(a≥0,b≥0),=·(a≥0,b≥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 由具体数据,发现规律,导出·=(a≥0,b≥0)并运用它进行计算;利用逆向思维,得出=·(a≥0,b≥0)并运用它进行解题和化简.教学重点·=(a≥0,b≥0),=·(a≥0,b≥0)及它们的运用.教学难点发现规律,导出·=(a≥0,b≥0).X k b 1 . c o m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个人修改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题. 1.填空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参考上面的结果,用“>、<或=”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计算器计算填空 (1)×______,(2)×______, (3)×______,(4)×______, (5)×______. 老师点评(纠正学生练习中的错误) 二、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让3、4个同学上台总结规律. 老师点评:(1)被开方数都是正数; (2)两个二次根式的乘除等于一个二次根式,并且把这两个二次根式中的数相乘,作为等号另一边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 一般地,对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定为 ·=.(a≥0,b≥0) 反过来: =·(a≥0,b≥0) 例1.计算 (1)× (2)× (3)× (4)× 分析:直接利用·=(a≥0,b≥0)计算即可. 解:(1)×=(2)×==(3)×==9(4)×== 例2 化简(1) (2) (3)(4) (5) 分析:利用=·(a≥0,b≥0)直接化简即可. 解:(1)=×=3×4=12 (2)=×=4×9=36 (3)=×=9×10=90 (4)=×=××=3xy (5)==×=3 三、巩固练习 (1)计算(学生练习,老师点评)① × ②3×2 ③·(2) 化简: ; ; ; ; 教材P11练习全部 四、应用拓展 例3.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予以改正: (1) (2)×=4××=4×=4=8 解:(1)不正确. 改正:==×=2×3=6 (2)不正确.改正:×=×====4 五、归纳小结 本节课应掌握:(1)·==(a≥0,b≥0),=·(a≥0,b≥0)及其运用.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边长分别为cm和cm,那么此直角三角形斜边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