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美学复习资料整理.doc
8页第一章1、形态学 形态学的研究,最早出现在生物学领域生物形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结构形态的科学生物形态学通过对动植物的机体结构及其外部形状的关系,来了解它们的不同类型和特征德国艺术批评家赫尔德提出对艺术形态的划分,之后是黑格尔美学的历史主义观点,塔本贝克《美的宗教》相继出现建立在现代工业基础之上的工业设计产品的形态研究,既不能单纯从艺术的观点去考察,也不能单纯的以科技形态为依据2、形态形态是事物与其特定功能结构相关联的外在特征形态”即形状与神态,形是外在形体,神是外在精神理念,形与态的统一才是人类理想的创造物分为:人工形态和自然形态3、自然形态与人工形态异同相同点:不论是自然形态的东西,还是人工形态的东西,它们都有自身的物质特性,并且服从一定的自然规律不同点:①目的性,人工形态的东西是人们有目的的劳动成果,直接用于人的满足人的需要,因此它的存在具有符合人的目的性的特点,而自然形态的东西并不以符合人的目的性作为存在的前提②主体性,人工形态具有人的主体性特征,主体性反映了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有的需要、目的、意向和心理特征③社会性,由于人的生产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所以使人工制品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成为特定社会的文化产物,这就使人工形态总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变化。
4、人工形态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和互动人工形态的构成:材料、结构、形式和功能关联:结构、形式和功能成为人工产品所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其中,材料是产品物质基础,结构是产品内部不同的材料的组合方式,形式是产品材料和结构的外在表现,功能则是产品与外部环境的互相作用,从而构成了对人的一定效用互动:①材料是结构的基础制作任何产品都需要利用一定的材料,新材料的出现,为产品结构的变革提供了物质前提同时,材料的选择对产品的工艺性能、质量特征性以及市场效果都具有重大影响 ②产品总是由材料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起来的,从而发挥出一定的效用功能任何结构的构筑都要依靠一定的材料,材料是结构的物质承担者;另一方面产品的功能则是由结构决定的,结构是产品的物质功能的载体,它是实现产品物质功能的手段集合③产品的形式是材料和结构的外在表现,即由一定的形体、色彩、质地等产品外观的物质要素所构成,他可以直接为人所感知形式总是受制于材料、结构和物质功能的要求,但同时它又积极的影响到产品物质和精神功能的发挥④ 产品的功能是产品动态系统产生一定活动方式的能力,即将一定的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能力,任何一个产品,在设计时首先要对其功能作出明确定义,才能明确揭示出这一产品的内涵和要求。
5、国际博览会1851年伦敦国际博览会,有建筑师帕克斯顿设计构思的水晶宫,是由钢架和玻璃建成的结构,为现代建筑发展开辟了道路仿生学,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6、感觉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它是由外界的刺激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引起神经冲动,由感觉神经传导到脑的相应部位而产生的感觉是人的认知活动的基础,同样也是审美感受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心理要素7、知觉知觉以感觉为基础,是由感官刺激引发的,经过组织化的个人经验,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总体属性和各属性之间相互联系的整体反映知觉具有整体性,是由单一分析器形成人对空间和物体的知觉是随着人的活动而形成的8、形式自由度当产品的材料、结构类型和使用功能已经确定时,形式在技术条件的制约下所允许的变化范围称为形式自由度不同类型的产品或构件具有不同大小的形式自由度9、完形理论完形心理学(又称为格式塔心理学)是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墨开创的主张人在意识经验中的结构完整性是心理现象最基本的特征1912年韦特墨发表《关于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是完形心理学派产生的标志强调整体性同形论是由苛勒提出的,经验到的空间秩序在结构上总是和作为基础的大脑过程分布的机能秩序是同一的。
《完形心理学原理》马赫,《感觉的分析》第二章1、功能功能的概念,用以表示一个物质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产品来说,功能便是产品能满足人的需要的特性或对人发挥的效用功能作为满足人的需要的特性,成为产品的核心内容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所以功能概念本身也是多层次的,可以将其划分为实用的、认知的和审美的2、功能的三分法:实用、认知与审美3、审美淘汰从宜人性和精神功能出发,在产品选择中作出否定从废旧淘汰到审美淘汰的转变:①一件衣服淘汰要待它开始破损而无法穿着一个台灯要待它开关不灵而又难以修复时,才加以更换,这便是废旧淘汰废旧淘汰以功能性的使用作为淘汰标准审美淘汰指从宜人性和精神功能出发,在产品选择中作出否定②人的需要具有多层次性,人的需求一般是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变③审美需要的渗透性④审美淘汰与情感性消费,消费把需要生产出来4、情感性消费情感性消费并不一定指向挥霍无度的高消费,而是指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具有人情味的生活5、为什么说人的需要是设计灵感的源泉?①需要是人对世界作用的动因,作为人的一种心理过程,它是人的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是人的全部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②从需要的存在状态看,需要有现实性需要和潜在性需要,现实性需要是已经存在的且有具体指向的需要,而潜在性需要则是虽有或缺性感觉但并无具体指向的需要。
由于没有具体的指向性,所以这种需要还不具有现实性,只是一种潜在状态的存在只有当这种需要的对象出现以后,这种潜在的需要才能转化为现实的需要 ③设计是带有规划性质的创造活动,它的目的是指向未来的,所以它的着重点在于不断满足人的潜在性需要也就是说,设计不是跟在市场后面亦步亦趋,而是为为满足人的潜在需要提供具体对象,从而开拓市场和创造市场所以说,人的需要是设计灵感的源泉6、“形式依随功能”这一口号是否正确,为什么?不正确原因:①一方面,不仅与功能相关的因素影响对形式的选择,而且与产品生产相关的因素也会影响对形式的选择②另一方面,功能的概念并非是单一的,它可能具有不同层次和内容因此,这一口号的逻辑内容是不完整的7、 形式与功能的辩证看法?①在产品的功能结构和形式的统一体中,形式依随功能,强调形式要适用于功能要求,是形式创造建立在纯理性主义的基础上,产生功能主义的形式,在技术领域中,功能形式优先,即在设计中一切都应服从于功能②功能决定形式的真实性原则③不仅与功能相关的因素影响对形式的选择,而且与产品生产相关的因素也会影响对是的选择,功能的概念并非是单一的,他可能具有不同层次和内容形式的创造也属于功能的范畴。
8、 功能转化原理与所应遵循的原则原理:①功利价值与审美价值,价值是事物具有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产品的实用功能可以满足人的生理和物质的需要,对人来说是一种功利价值,产品的审美功能是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对人来说便是审美价值②人的实践活动的双向结构,审美价值涉及美的本体论的问题价值关系反映了人在实践过程中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一种客观关系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具有双向结构③实用认知因素向审美因素的转化,当人们对于自然规律性和社会目的性的把握摆脱了强制性的束缚而取得对于功能目的性的表现时便获得产品审美创造的能力9、 审美创造的原理与所应遵循的原则①产品审美创造应该坚持以功能定位和取向的原则,使产品精神功能的发挥有助于整个产品的功能目的的实现②产品审美创造还应该坚持发展的原则,以适应人们趣味追求变化和新鲜的要求10、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划分为五个基本层次:即生理的、安全的、爱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三章1、文化整合①是指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②是不同文化的重组,即原来性质不同、目标和价值取向各异的文化,经过相互冲突之后,逐步接近,彼此协调,它们的内容与形式、功能和价值目标的取向上不断修正,为共同适应社会的需要而渐渐融合,组成新的文化体系。
这种文化重组过程不是简单的机械的组合,而是相互吸收和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的过程2、文化①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特有生存式样的系统,它与自然形态相区分,具有不同形态的特势②从词源学的角度,文化来源于西方拉丁文“cultural”③文化的实质就是人化,人不仅是文化的主体,也是文化的目的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3、文化形态的三分法划分将文化划分为器物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4、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在某一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而形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系统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5、生态文化与大设计观大设计观:基本观念是以人为主体,从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中去规划和安排各项具体的设计任务,大设计的着眼点在于建立科学健康和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及充分挖掘科学技术的功能意义和人文价值6、生态设计依据生态学原理对人工自然进行生态优化的设计活动,在设计过程中着重于人与生存环境的共生关系,是产品降低消耗,防止对外界的污染,以构成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生态设计涉及一切生产或生活领域,在工业生,农业,林业生产中,生态设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城市环境的生态设计关系到整个城市的环境效益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其首先表现在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与景观的统筹规划上产品的生态设计,包括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废旧材料的回收利用等生态观念的发展,使当代设计思维的走向产生了逆转7、设计的文化整合原理①产品设计是通过对产品材料、结构和形式的确定,建构起具有一定功能特性的产品方案和模型②文化整合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整合的过程,它是通过设计师的主体创造性实现的③从创造思维的特征上看,设计是感性和理性的综合④从设计的专业和知识领域看,产品设计是结构与造型的一体化,是工程设计与工业设计的结合⑤设计的文化整合原理,不仅体现在结构设计和造型的一体化,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的统一上,而且还体现在这一系列工作背后的知识和文化的相互关联上这就是说,要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作为设计的最终目标8、何为生态设计,它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有什么作用?生态设计:依据生态学原理对人工自然进行生态优化的设计活动,在设计过程中着重于人与生存环境的共生关系,是产品降低消耗,防止对外界的污染,以构成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①生态设计涉及一切生产或生活领域,在工业生,农业,林业生产中,生态设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②生态设计涉及一切生产或生活领域,包括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废旧材料的回收利用等10、 消费定势是消费者依据过去经验或习惯性选择来购买商品的现象,这种消费定势的形成首先与商品质量有关习惯的形成往往与最初的选择和日后的满足程度直接相关当消费定势一旦形成,便在商品选择中表现出明显的个人偏好第四章1、审美形式 指审美对象的感性形式,也就是作为感觉对象的形状,质地,色彩,以及后成某种空间秩序的相互关系和外在形象形势相对于内容具有相对独立性2、形式美 是指事物的形式因素本身的结构关系所产生的审美价值3、形式美的形式法则: ①节奏与韵律:节奏是事物在运动中形成的周期性连续过程,它是一种有规则的重复,产生奇异的秩序感韵律最初出现于诗歌领域德国美学家毕歇尔在《劳动与节奏》一书中指出 ②比例与尺度:比例构成了事物之间以及事物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匀称关系 ③对称与均衡:对称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