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第八中学2023年高二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12页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第八中学2023年高二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气流汇合的地带,主要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季风辐合带是指在北半球夏季,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相遇而形成的热带辐合带;信风辐合带是指东南信风直接和越过赤道的东北信风相遇组成的辐合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6. 图示辐合带的主要分布区A. 气压较高 B. 多晴朗天气C. 多大风 D. 多上升气流37. 对甲、乙两图辐合带位置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 直射点位置 B. 海陆分布C. 洋流性质 D. 地形地势参考答案:36. D 37. A【36题详解】辐合带是南北半球气流汇合的地带,因此其气压较低,多上升气流(水平运动较弱),多阴雨天气故D正确故选D【37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图分别是不同季节的辐合带分布情况,其主要原因是直射点的位置移动导致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变化,而海陆分布、洋流性质、地形地势等因素对甲、乙两图辐合带位置影响很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 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据此完成第5~7题。
5.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A.人们在两极地区的活动日益频繁B.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造成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D.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经济发展无任何关系6.下图中我国与③④两国相比,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 ) A.人均资源占有量多B.城市化问题严重C.生活贫困化加剧D.人口总量大,人口压力大7.分析下列生态问题的原因,分别由资源利用方式不当和资源利用强度过大造成的是( )A.矿产枯竭、土地沙漠化B.土壤盐碱化、物种减少C.水源枯竭、水土流失D.物种减少、森林减少参考答案:5.B 6.D 7.B解析:第5题,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造成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第6题,由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与③④两国相比,人均资源拥有量远远小于③④两国,主要是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所以人口总量大,人均资源拥有量少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第7题,矿产枯竭、土地沙漠化、森林减少、物种减少、水源枯竭主要是利用强度过大造成的,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则是利用方式不当造成的3. 下图为“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1. 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及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地区都全年盛行西南风 B. 两地区的主要河流都水量丰富C. 甲地农作物以水稻为主 D. 乙地居民多为黑色人种22. 如果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A. 棉纺织工业 B. 麻纺织工业 C. 水产品加工业 D. 电子工业参考答案:21. C 22. A本题主要考查东南亚和埃及的地理知识,通过经纬度确定三角洲是解题的关键,同时要求我们掌握东南亚和北非的地理特征21. 从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甲是湄公河三角洲,乙是尼罗河三角洲,两地区不是全年盛行西南风,A错; 尼罗河水量不大,B错; 湄公河三角洲农作物以水稻为主,C对; 乙地居民为阿拉伯人,多为白色人种,D错22. 尼罗河三角洲盛产棉花,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棉纺织工业,选择A4.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某年国内游客流量变化读图完成下题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A. 新疆 B. 海南 C. 西藏 D. 内蒙古参考答案:B【分析】冬季客流量大,夏季客流量小,可能是夏季炎热,冬季温暖,冬季适宜避寒。
最可能位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高原区冬季严寒,大雪封山详解】该省级行政区冬季客流量大,夏季客流量小,可能是夏季炎热,冬季温暖,冬季适宜避寒最可能是南方地区的海南省,B对新疆、西藏、内蒙古冬季寒冷,大雪封山,游客少,A、C、D错5. 当地中海沿岸处于炎热干燥季节时,下列现象符合实际的是 A.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广州昼短夜长 C.北京盛行偏北风 D.长江进入枯水期参考答案:A6. 有关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 B.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为主 C.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为主,煤炭不占有重要地位 D.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石油占有重要地位参考答案:D7. 读图,完成41~42题41、图中A、B两阴影区域相似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有①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②多草原、荒漠景观 ③湖泊众多,以外流河为主④淡水资源短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2、与C地降水分布特点无关的因素是A.海陆位置 B.地形 C.盛行风 D.植被参考答案:41.B 42.D8. 冰岛是北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位于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自然风光独特,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读图5,回答第24~27题图524.冰岛 A.地处高纬度,仅夏季有极光B.濒临北冰洋,受寒流影响大C.处于板块碰撞地带,多火山D.冰川分布广,地热资源丰富25.冰岛首都A.属于东二区 B.濒临大西洋 C.海拔500米以上 D.有极昼极夜现象26.冰岛火山喷发,可能会A.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B.影响欧洲的航空运输 C.导致南非大气污染 D.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27.如去冰岛旅行,应考虑①海拔较高,需防晒伤 ②火山广布,容易烫伤 ③冰天雪地,注意保暖 ④瀑布湍急,小心跌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D B B D9. 图1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读图回答1-3题1.R、Q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1100米 B.1000米C.900米 D.800米2.M、N、P、Q四点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A.M、N B.M、P C.M、Q D.P、Q3.若在Q地建一小型度假村,应特别注意防治的自然灾害是A.风沙 B.洪涝 C.滑坡 D.寒冻参考答案:1.A 2.B 3.C10. 读中国某区域图,据此完成5~7题。
5.关于a、b河之间分水岭的南北两侧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北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山麓植被为温带草原B.南侧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山麓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北侧a河流有结冰期,南侧b河流无结冰期D.北侧平原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南侧平原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6.关于图中甲处和乙处河谷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处内力作用表现为岩块下陷,外力作用表现为流水沉积 ②甲处内力作用表现为断层,外力作用表现为流水侵蚀 ③乙处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上升,外力作用表现为流水侵蚀 ④乙处内力作用表现为断层,外力作用表现为流水沉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7.关于图中a、b河所在地区的生态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a河所在平原由于过度垦荒,荒漠化严重B.b河所在平原由于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地盐碱化C.a河所在地区由于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D.b河所在地区由于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严重参考答案:C D C第5题,a、b河之间的分水岭为秦岭,北侧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山麓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河流有结冰期,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南侧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山麓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无结冰期,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第6题,甲处河谷为渭河平原,断层陷落之后由流水沉积形成,乙处为长江三峡,地壳上升之后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第7题,a河流域主要是水土流失问题,b河为汉江,不存在土地盐碱化和草场退化问题11. 读图,回答6—7题6.③所在的岛屿多火山和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此处常年受海浪的猛烈冲击B.此处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线附近C.此处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线附近D.此处位于板块的板块生长边界附近7.①、②均在40°附近,但自然带却有明显的差异,它们所反映出的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自然带的非地带性分布参考答案:C D12. 图13是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29-30题29. ①、②、③、④对应的省分别是A. 甘肃、四川、黑龙江、河北B. 四川、河北、黑龙江、甘肃C. 四川、黑龙江、甘肃、河北 D. 甘肃、河北、黑龙江、四川30. 与四川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 清洁能源的比重大C. 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D. 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参考答案:29.C 30.D13. 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 B.石油 C.地热 D.油页岩参考答案:C14. 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读表完成下面小题时间地点当日次日日出日落日出日落①4:5719:104:5619:12②6:3517:476:3617:46③3:4521:133:4421:145. 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③①②6. 若①地为南京,则此时段A.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C. 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缩小 D. 我国各地昼夜长短差值缩小参考答案:5. D 6. B【5题详解】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时间,根据表格计算到①、②、③地的昼长时间分别为14小时13分、11小时12分、17小时28分,根据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越小,昼长越接近12小时,说明该地越接近赤道,纬度越低,因此三地中纬度最低的是②,其次的是①,最高的是③故本题选择D6题详解】若①地为南京,4点57分日出,考虑南京位于北半球,对照次日日出早于当日日出,故白昼越来越长,此时是位于春分日到夏至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A错;此时地球公转速度1月初远日点最快,后面逐渐变慢,到7月初达到最慢,B对;此时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C错;此时我国各地昼夜长短差值应该是变大,D错。
故本题选择B15. 有关等温线的判断,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A.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别越小 B.等温线平直,说明影响气温的因素单一C.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线内气温高 D.等温线凸向高纬,说明比同纬度邻近地区气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