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中考复习——圆的有关概念及性质.doc
3页圆的有关概念及性质”复习教案银川六中 张馨一、复习目标:1. 理解圆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了解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2. 了解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掌握垂径定理及推论二、重点:与垂径定理有关的计算,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三、难点:双解问题;与垂径定理有关的综合证明与计算四、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五、教学过程:(一)基础梳理:让学生先从以下5个方面回顾本节知识点:1. 圆的定义;2. 圆的对称性;3. 垂径定理及推论;4. 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5. 圆周角定理及推论.【师生共同复习回顾,梳理知识,用教具展示基本图形,并用几何语言描述垂径定理】 轴对称性—— 垂径定理及推论【板书】 中心对称性 旋转不变性 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 圆周角定理及推论 思考:互相平分的弦一定垂直吗?【练习】(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重点点评2,5题)1.已知⊙O的半径为5,弦AB的弦心距为3,则AB的长是( )A.3 B.4 C.6 D.82.已知⊙O的半径为13 cm,弦AB∥CD,AB=24 cm,CD=10 cm,则AB、CD之间的距离为( )A. 17 cm B. 7 cm C. 12 cm D.17 cm 或 7 cm3. 如图,点A在⊙O上,∠A=40°,则∠OBC的度数为_______.4.如图,△ABC内接于⊙O,AC是⊙O的直径,∠ACB=50°,点D是 ︿BAC上一点,则∠D=________.5. 如图,∠AOB=100°,点C在⊙O上,且点C不与A、B重合,则∠ACB的度数为( )(A) 50° (B) 80°或50° (C) 130° (D) 50°或130°(第3题) (第4题) (第5题) (二)典例导练【例题】如图,△ABC的高AE经过其外接圆的圆心O,延长AE交⊙O于点D.(1)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连接OB、OC、BD、CD,试指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并选择其中一对加以证明;(3)若⊙O 的半径为5,弦AB=8,求弦BC的长.【学生思考,交流】【变式训练】如图, A、P、B、C 为⊙O上四点.(1) 若∠APC =∠BPC=60°,判断△ABC的形状,并加以证明;(2) 若∠APB=120°,且AC=BC,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三)小结1.“垂径定理”联系着圆的半径(直径)、弦长、圆心和弦心距,通常结合“勾股定理”来寻找三者之间的等量关系,所以,在求解圆中相关线段的长度时,常引的辅助线是过圆心作弦的垂线段,连接半径构造直角三角形,把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结合起来.2. 有直径时,常常添加辅助线构造直径上的圆周角,由此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问题.3. 要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如求弦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问题, 求圆内两条弦之间的距离问题等.(四)课后练习1.如图,若AB是⊙O的直径,CD是⊙O的弦,∠ABD=58°,则∠BCD=( )(A)116° (B)32° (C)58° (D)64°2. 如图,⊙O的弦AB=6,M是AB上任意一点,且OM的最小值为4,则⊙O的半径为( ) A.5 B.4 C.3 D.23.如图, AB是⊙O的弦,半径OA=2,∠AOB=120°,则弦AB的长是( )A.2 B.2 C. D.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4. 如图,已知点A,B,C在⊙O上,AC∥OB,∠BOC=40°,则∠ABO=______.5. 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都在⊙O上,连结CA,CB,DC,DB.已知∠D=30°,BC=3,则AB的长是______. 6.如图,△ ABC内接于⊙O,D为线段AB的中点,延长OD交⊙O于点E,连接AE,BE,则下列五个结论① AB⊥DE, ② AE=BE, ③ OD=DE, ⌒ ⌒ ④∠AEO=∠C, ⑤ AE= AEB,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7.如图, △ABC内接于⊙O ,AD是△ABC的边BC上的高,AE是圆O的直径,连接BE,△ABE与△ADC相似吗?请证明你的结论。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10,0),点B的坐标是(8,0),点C,D在以OA为直径的半圆上,且四边形OCDB为平行四边形,求点C的坐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