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傲霜篇教学设计(李帆12下).doc
5页13 傲 霜 篇 毛家滩中心小学教师:李帆教学目标:1、 品读文中描写菊花的语句,品味菊花的特点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3、 激励学生向菊花学习,做一个坚强不屈、不畏强暴的人4、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菊花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精神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寒秋时节,许多花草树木受不住严寒,枯萎凋零时,而菊花却傲霜怒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关于菊花的文章板书:13 傲霜篇)齐读课题二、 先学后教 学习课文(一)、完成导学提纲(一)1、出示课件,学生读导学提纲导学提纲(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学1-3自然段:①、体会下霜时的景象,把让你感受到霜大、严寒的语句画下来②、风霜中的菊花是什么样子的?③、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菊花而先写葡萄、梧桐呢?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更能让我们感受到菊花什么品质?1、 学生自学2、 学生反馈①、体会下霜时的景象,把让你感受到霜大、严寒的语句画下来PPT.图片)板书:葡萄 梧桐 黄叶飘零②、风霜中的菊花是什么样子的?出示文字: 你看,它们开得多么热烈,多么茂盛。
那黄的、红的、白的、紫的,一朵朵,一簇簇,迎着西风,披着寒霜,争妍斗艳,喷芳吐香,开得满院子花团锦族的 A、这段文字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板书:菊花 热烈茂盛B、作者是怎样把菊花的热烈与茂盛写具体的?(颜色、数量、姿态)C\、体会顿号、逗号、句号的用法D、(PPT.图片)有感情朗读③、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菊花而先写葡萄、梧桐呢?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更能让我们感受到菊花什么品质?3、 小结:在这样霜大、严寒的情况下,葡萄、梧桐黄叶飘零时,而菊花却开得热烈、茂盛,傲霜斗雪,难怪百花之中,作者尤爱菊花,那么作者是怎么表现他的爱呢?我们接着学习下面的课文,对照导学提纲(二)自学第4-5自然段二)完成导学提纲(二)1、出示导学提纲(二)导学提纲(二)有感情朗读课文,自学第4-5自然段①、你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菊花有怎样的感情?②、百花之中,作者为何尤爱菊花?③、小组讨论:这样的菊花打动你了吗?从菊花身上你得到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2、学生自学3、学生反馈①、你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菊花有怎样的感情?②、百花之中,作者为何尤爱菊花?出示文字:我受它们超凡脱俗的风姿,我爱它们暗暗浮动的幽香,我爱它们清雅大方的神采,我爱它们平易简朴的本色,然而,我更爱的是它们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
A、师导读,生跟读B、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再次读与体会作者对菊花的热爱C、问:作者最爱的是菊花的什么?板书:傲霜斗雪,不畏强暴师述:菊花的这种精神实际上也象征着中华民族不畏强暴、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③、小组讨论:这样的菊花打动你吗?你从菊花身上得到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学生自由说) 三、课堂总结:菊花这种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精神不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吗?这种民族精神在漫长的八年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现在,我们虽然身处和平年代,可侵略者的野心却从未停止,尤其是现在中日争端再起,钓鱼岛事件更是激发了国人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爱国精神作为新一代的你们更是要将这种民族精神传承与发扬下去,这样才能担起国家的未来!四、 布置作业课堂作业1、 模仿下面的句式写一段话,赞美你喜欢的花儿或其它事物我爱……,我爱……,我爱……,然而,我更爱……2、 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PPT展示荷花图片师:一边看一边想,如果用四字词语来形容荷花,你会怎么形容?1、生反馈2、说一说3、写一写五、板书设计葡萄梧桐菊花 热烈茂盛傲霜斗雪,不畏强暴黄叶飘零 寒霜中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