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六课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教案.docx
18页部编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6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教材分析《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是《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负担”中的第三课根据课程标准“我的家庭生活”的第二条“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而编写本课由“我的家庭贡献” “我也有责任”两个话题构成,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家人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作为孩子,我们对家庭也要有自己的贡献家庭的事情大家都来做,作为家庭一员,孩子在家庭中也有责任,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承担这些责任、怎样才能做好教学目标1. 懂得子女作为家庭成员要为家庭的幸福美满贡献一份力2. 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3. 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中一员的责任,学会自理,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4.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培养学生做事有计划、用心、不畏困难的品质教学重难点1. 家庭的成员不分年龄大小在家庭中都需要做出贡献,在体会到父母的爱的基础上, 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2. 每一个人在享受着家庭的温暖的同时,也要为家庭生活的美满幸福出一份力量,乐意为家庭持之以恒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课时安排3.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准备1. 采访视频录制2. “金点子”卡片、合作评价表3. 课前准备: 画一画或拍一拍体现家人相互陪伴、 相互支持、相互关心的场景教学过程一、回顾引入回顾本单元前两课“少让父母为心” “这些事我来做”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课的学习主题 (板书: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二、家务擂台赛1. 播放采访视频,组织学生交流:看了视频之后,你有哪些感受?预设:( 1 ) 我一直觉得孩子对家里是没什么贡献的, 但是看了视频,我发现其实我们对家庭也是有贡献的 2 )没想到做家人的“贴心小棉袄” ,也是对家庭的贡献 3 )每个人对家庭的贡献不一样 4 )每个人对家庭都要有自己的贡献2. 小结: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很重要只有每个成员都对家庭做出贡献,我们的家庭生活才会更幸福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及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很重要,理解自己也能为家庭贡献力量,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认知与思辨能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 组织学生讨论:我对家庭的贡献有哪些?请以具体的事例来说一说4. 出示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5. 四人小组讨论并推选代表参与全班交流6. 全班反馈交流预设:( 1 )那天,我爸爸生病了,我和妈妈一起照顾爸爸。
爸爸吃药的时候,我给他递了水杯我还把那天的场景用画笔记录下来看,爸爸接过我递过去的水杯说,有了我的陪伴,他的病也好得快!( 2 ) 双休日的时候, 我陪爷爷去小区散步 爷爷走路走得慢,我也慢慢陪他走着,还经常提醒他:小心看路,慢慢走!( 3 )这张照片拍的是我和妹妹上周末,妈妈突然有事情要出去一趟妹妹哭着不让妈妈走,我就拉着妹妹,陪她一起玩7. 组织学生思考与交流从刚才大家交流的事情来看,你觉得作为孩子,我们对家庭的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板书:相互陪伴、相互支持、相互关心……)8. 组织学生交流:你能发现家人间相互陪伴、相互支持、相互关心的事情吗?特别是我们家中的哥哥、姐姐或者是弟弟、妹妹他们曾经做过哪些事情?预设:( 1 )学生交流的是家里大人的事例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说得太多 2 )学生交流的是家里其他孩子的事例教师应给予肯定,并引导全班学生关注自己家庭里其他的孩子的事例,这是本环节交流重点9. 活动小结:家人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就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作为孩子,我们对家庭也要有自己的贡献,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能与家人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望自己的生活,再现已有的经验,帮助学生整理零碎的、片段的记忆,并通过照片及画面分享生活典型事例,使“自身经验”与“他人生经验”得以碰撞、交流、提升。
三、我为我家出点子1. 组织学生讨论:作为家中一员,除了以与家人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对家庭做贡献外,我们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对家庭做出贡献?预设:( 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 )把自己的学习管好( 3 )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设计意图:基于以往的学习经验,通过讨论与交流,拓展学生思维,理性思考一个孩子在家庭中能做出的贡献,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2. 组织开展“金点子集赞活动”( 1 )呈现教材上的插图,讲解活动的主题 2 )下发活动作业纸,讲解规则:用画一画(写一写)的方式,为更好的家庭生活出点子3)每个同学将自己设计的“金点子”放在桌上,学生相互阅读并进行点赞(加上五角星)( 4 )点评获赞较多的“金点子”作业纸 5 )组织学生交流给某个“金点子”点赞的理由预设:①这个金点子,给家人的生活带去了方便②这个金点子,减轻了家人的家务负担,让家里变得更整洁 了③这个金点子,很有创意,让家里的来客觉得这个家里特别 温馨 6 )小结:尽管我们的能力有限,但是也能为家庭事务出主意设计意图:依托教材内容,并将教材活动做足、做丰满,运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开展全班“集赞”活动,在互动交流中,激发学生愿意参与家庭事务讨论,为家庭做贡献的情感。
3. 组织学生选一选,演一演 1 ) 小组合作选择一项任务或者根据自己家所面临的某一方 面问题,想想可以用哪些妙计解决,并演一演 2 )小组表演并评价 3 )小结:我们孩子是维系家庭成员亲情的纽带运用创意为我们的家庭事务出主意,并尝试着将我们的妙计转化为行动,这也是我们作为孩子对家庭的贡献 (板书:创意 行动)设计意图:创设体验活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被激发的情感与实际的行动联系起来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成为维系家庭成员亲情的好孩子四、总结1. 请学生说说这节课的学习收获2. 教师总结:我们年龄虽小,但是也能与家人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陪伴,也能为家庭事务出主意、做事情,从而做出我们的家庭贡献在为家庭做贡献的过程中,其实还离不开两个字“责任”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一课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牢记课堂上的收获,并在课后积极践行第二课时教学准备1. “家务承诺书”以及“家务记录表” 2. 活动作业纸:我的( )责任书,彩色纸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回顾上节课内容,呈现课题 (板书: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二、我也有责任学习环节 1:听故事,思考与交流1. 出示思考的问题:( 1 ) 故事中金轩承担的家庭责任是什么?他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吗?从哪里看出来?( 2 )金轩爸爸所说的“负责任的精神” ,你是怎么理解的?2. 播放故事。
3. 学生交流4. 小结:金轩决定承担照顾金鱼的家务活并很好地尽到了他的责任就像在文中说的,他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对与爸爸之间的约定负责,对金11鱼负责并且负责到底这就是“负责任的精神”(板书:责任、负责任的精神)设计意图: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开始教学,通过听故事、聊故事等活动,拉近学生与本课教育主题的距离学习环节 2:联系生活,讨论与合作1. 教师过渡: “家” 是一个特别的地方, 这里有爸爸妈妈这样的大人,也有金轩一样的小孩在家庭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承担一定的家庭事务,因此需要有负责任的精神,坚持负责到底如果没有负责任的精神,我们的家庭生活会是怎样的一种状态?2. 出示插图: 请学生说说感受并猜猜他家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预设:( 1 )可能是因为家长承担所有的家务,但因为某种原因,就没有时间整理了 2 )可能是因为有些家务是孩子承担的,但做了一段时间嫌麻烦,不愿再做了 3 )可能在这个家,谁也不愿干家务 4 )可能是他们的家务劳动根本没有合理的分工,谁负责也不清楚5)他们家的成员缺乏“负责任的精神” o3. 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交流:我家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吗?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4. 小组讨论:为什么在家庭生活中需要这种“负责”精神?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说你的理由。
5. 全班交流预设:( 1 )有了“负责”精神,我们的家庭生活才会幸福我们家要是请客,客人走了之后,爸爸妈妈和我都是一起干活的,每个人都要负责一块家务活 2 )有了“负责”精神,每个人才能把自己承担的家务劳动做好例如我在家负责每天倒垃圾,妈妈负责烧饭做菜,爸爸负责洗碗,这样家里就不会乱套了6. 小结:的确,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家庭责任承担大人要尽责,作为孩子,我们也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如果缺乏“负责任”的精神,仅凭一时兴起而承担一些家务,过13段时间就不管、不做,那么我们的家庭生活就会变得很糟糕设计意图:猜测插图发生的原因,结合过往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理解“负责精神”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三、我的“负责精神”学习环节 1:谈谈负责的精神1. 教师过渡:这段时间我们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承担了什么责任?2. 组织学生结合在学习第 5 课《这些事我来做》 时写下的 “家 务承诺书”交流自己这段时间在家庭生活中承担的责任预设:扔垃圾是我承担的家庭责任摆碗筷是我承担的家庭责任3. 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责任承担及完成情况记录,谈谈自己的负责精神 1 )小组交流:你坚持完成这些家务了吗?你从中感受到了 自己的负责精神吗?( 2 )全班分享。
3 )评价反馈预设:对自己的负责精神感到满意的同学,结合大队部雏鹰争章活动颁发“负责任奖章” 4. 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与交流,我们每一个人都重温了自己的“家务承诺书”及“家务完成情况记录表” , 很多同学都在坚持完成这项家务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己的负责精神,真的很棒!有了为家庭负责的精神,我们就会处处为家庭着想,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会认为家庭事务只是大人的事情有了为家庭负责的精神, 我们就会坚持完成自己的家庭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得到不同的收获设计意图:联系第五课的内容,回顾与交流自己承担家务劳动的实况,感受自己的负责精神同时,结合学校大队部雏鹰争章活动,采用奖章激励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家庭责任意识学习环节 2:谈谈负责的收获1. 组织学生听阅读角故事 《童年小事》 , 讨论: 主人公坚持完成了自己的家庭责任,他从中收获了什么?2. 教师随机采访班里“负责任奖章”获得者:说说自己在尽责过程中的收获3. 小结:富有负责任的精神对自己带来的是成长,对家人带来的是温暖,对家庭带来的是自己的一份贡献因为,有了为家庭负责的精神,我们就会处处为家庭着想,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会认为家庭事务只是大人的事情。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与总结,再次帮助学生理解“负责精神”对自己、对家庭的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