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材解说稿.doc
6页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小数不“小” 小中见大焦村镇中心小学贺丽娜小数不“小” 小中见大焦村镇中心小学 贺丽娜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不“小”, 小中见大,希望大家能与我一起感受小数的魅力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和大家谈一谈我对这部分教材的理解一、 理清内容结构,明其地位作用我们数学新教材现在讲究的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螺旋上升式的来编排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教材也经历了曲折的变化,在92年大纲中有一个注释:“如果小数分段教学,可以把小数的初步认识安排在前面的适当年级” 六年制义务教材就把“小数的初步认识”安排在第七册,2000年义务教材修订时,又去掉了 “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直到新课标的出台,要求在第一学段(1-3年级里)学生“能认、读、写小数”,我们才又一次在人教实验版教材三年级下册里第七单元看到了“小数的初步认识”的身影小数的初步认识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大部分内容为了更好的把握本单元的教学,我们就必须要了解小学阶段有关小数的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三位数的加减法,分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常用计量单位的认识之后进行学习的,我们都知道学生系统的学习小数是在四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所以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更重要的是它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把握编排特点,悟其编写意图实验新教材把小数的初步认识编排在三年级的下册有它的的优势首先(1)它符合数学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小数的认识是建立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之上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三年级上册刚刚学过的其次(2)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符合新的教学理念作为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有意无意的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小数教材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感受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明白数学源于生活但我认为这样编排也有小小的不足之处,因为三年级学习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在四年级系统学习小数时要再一次认识小学,并学习小数的加减法,这使我们在三年级教学时,教师很难把握教学的深度、难度,容易出现重复教学的情况所以要区分和把握好这个度,我们必须慎重的领悟教材编写的意图在此我想联系四年级的教材,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我对教材编排意图的理解1)对于小数的认识:四年级对小数的认识是由让学生体验小数产生的意义而引入的,在动手测量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常常用小数来表示;而在三年级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是由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引入,直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感知生活中有大量的这样的数存在,这样的数就是小数。
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里有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表示其中的几份用分数怎么表示,写成小数是多少,在四年级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里也有这样的内容但是二者的重心明显不同:三年级教材只要求学生初步感知并理解十分之几用小数表示就是零点几、百分之几用零点几几表示不涉及数位的认识、计数单位与组成的认识四年级则不同,它要求学生归纳总结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十分之一是一位小数,百分之一是两位小数……另外它还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各个数位的名称及相应的计数单位和进率2)对于小数的比较大小:三年级课本中教学小数大小的比较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比较,如:比较跳高的成绩, 1.2米与0.9米;结合长度计量单位得到,1.2米表示的是1 2分米,0.9米表示的是9分米,所以前者大再比如;价格的比较,5.6元与4.7元,5.6元表示5元6角,4.7元表示4元7角,联系元角分知识得出前者大而在四年级,比较大小的重点放在方法上: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从高位比起,结合意义来比较3)对于小数的加减法:三年级小数的加减法如:1.2元-0.6元,则是让学生思考用1元2角减6角等于6角,6角用小数表示就是0.6元。
而在四年级的小数加减法中,要求学生把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并小结出计算法则,联系计数单位进行计算领悟了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也就随之确定下来,浮出了水面出示单元目标)单元教学目标:1. 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重难点)2. 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重点)3. 能联系具体情境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重点)不论是认识小数,小数大小比较还是小数的加减法都要求结合具体内容,具体情境或具体的量来进行,依据教材编排把小数的大小比较,加减法计算确定为本单元重点,而根据具体情境感悟小数意义,认读写小数则为本单元的重难点 确定了目标,教学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三、深研教学建议,活其教法学法金点子一:把握学习要求,联系实际教学本单元要结合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进行教学,在认识小数时要结合米尺、分数、人民币单位、长度单位来认识的要善于把学生积累的经验作为进一步学习的资源,而不是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来教学,正如奥苏伯尔所言:“让新知之舟泊在旧知的锚桩上”。
金点子二:调动已有经验,促进知识迁移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都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进行知识的正迁移在小数的大小比较时,虽然要求学生结合长度单位等具体的量来比较,但学生在比较时还是很容易看到,小数的比较实际上与整数比大小的方法是相通的,不自觉的把它迁移到小数比较中来,虽然学生对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还不了解,但对于学生的这种做法我们还是要予以肯定和默认,因为这也是在为四年级的系统学习积累经验金点子三:结合元角知识,放手探究算法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一个比较适合学生自行探究的学习内容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要有充分的估计教学时,应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计算,验证答案,并引导他们自己总结计算要点,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我们应当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出答案例如,进行0.8元+0.6元的计算是,学生把0.8元改写成8角,把0.6元改写成6角,相加以后得到14角,再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1.4元或者用小数直接计算,因为数据比较小,学生不用竖式直接口算出答案也是可以的总之,在做好三年级小数教学的同时,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为四年级的学习做好铺垫,是我们的责任。
小数不“小”,小中见大,区区一个小数的认识,教材的编排却也“费尽心机”,可见,我们只有静心潜心研读教材,才能真正驾驭教材之舟,稳步航行在知识的海洋中但愿我们所有的老师都能成为一名技术高超的舵手,带领着学生尽情领略数学海洋的无限风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