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平行四边形.doc
2页教学章节第16课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教学内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教学年级9年级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在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的基础上,能够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判定方法,解决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四边形存在性问题.2. 经历例题探究过程,初步理解求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存在性问题的一般思路.3. 通过学习,再次感受分类讨论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在问题中的引用,进一步提高对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教学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存在性问题的一般步骤及几种常见方法.教学难点 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四边形存在性问题进行分类讨论的标准教学课型复习课教具准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电子白板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一、 聚集考点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A(0,0) B(1,3),D(5,0),(1)你能得出点C的坐标吗?二、考点互动讲练1、考点母题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x1,y1) B(x2,y2) C(x3,y3) D(x4,y4),AC与BD交于点E,点E的坐标(x,y),说说这些点的坐标有哪些关系3、方法总结结论: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的对角顶点的横(纵)坐标的和相等。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相邻顶点的横(纵)坐标的差相等考点二、1、考点母题 2、变式训练3、方法总结 1.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直接在这个数的前面加上负号,有时需要化简得出.2.解有关绝对值和数轴的问题时常用到字母表示数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3.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只有0;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0和正数(即非负数);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三、变式训练如图,抛物线y=14x2-32x-4与x轴交与A,B两点(点B在点A的右侧),与y轴交于点C,连接BC,以BC为一边,点O为对称中心作菱形BDEC,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设点P的坐标为(m,0),过点P作x轴的垂线l交抛物线于点Q.(1)求点A、B、C的坐标.(2)当点P段OB上运动时,直线l分别交BD,BC于点M,N.试探究m为何值时,四边形CQMD是平行四边形,此时,请判断四边形CQBM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当点P段EB上运动时,是否存在点Q,使△BDQ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四、变式训练如图,三角形ABC是以B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点A. C分别是一次函数y=−34x+3的图象与y轴、x轴的交点,点B在二次函数y=18x2+bx+c的图象上,且该二次函数图象上存在一点D使四边形ABCD能构成平行四边形。
1)试求b、c的值,并写出该二次函数表达式;(2)动点P从A到D,同时动点Q从C到A都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问:①当P运动到何处时,有PQ⊥AC?②当P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PDCQ的面积最小?此时四边形PDCQ的面积是多少?五、中考课堂议练(超越中考p68,2,3)六、课堂小结 作业:超越中考自主训练p70,5独立完成,小组订正独立思考完成,师生共评二次函数是中学数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中考中多以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形式出现,求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存在性问题的几种常见方法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另外,命题者也会利用分析归纳、总结规律等题型考查考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