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 高考古诗词鉴赏四大高频考点及答题模板.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89984652
  • 上传时间:2023-04-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0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诗词鉴赏四大高频考点考点一品味诗歌的语言一、品味关键词(炼字)高频考点1.“诗眼”2.动词3. 形 容 词 ( 包 括色彩词)4.副词特点及作用揭示作者情感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动态之美将抽象的景物具体化、形 象化能体现动作的情态和人 物心理的变化,也能表现 某种状态的程度示例【例】张继《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愁”为诗眼,表达了诗人 的乡愁例】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好” 为诗眼,既扣诗题“喜雨”的“喜”,又统领全 诗【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穿”字化静为动, 写出了乱石的陡峭、尖锐;“拍”字运用拟人手 法,写出了江流湍急的气势;“卷”字表现了江 涛冲击堤岸后形成浪花的力度三个动词形象生 动地描摹出赤壁山势的险要高峻和水势的汹涌 澎湃,展现了古战场雄壮的画面例】李白《菩萨蛮》“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 急”,“空”字意思是白白地,将诗人苦苦等待 而没有结果的孤寂和惆怅表现出来,使主题更加 鲜明【例】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 成灰泪始干”,“方”“始”表现了生命尽头透 出的一股执着与坚韧的精神力量。

      5.数量词古诗中的数量词,多是虚 【例】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三千 指、泛指,实指的少,并 丈”运用夸张修辞,突出了作者忧愁之深 且这些数量词常常采用夸张、对比和比拟等修辞手法6.叠词 具有强调作用,能使描写 【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更加生动形象,使感情更 加绵密曲折,在形式上形 成节奏感与韵律感,富有 音乐美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写词人内心空虚, 若有所失;“冷冷清清”写处境的孤独,形单影 只,无人相伴;“凄凄惨惨戚戚”则极言心情之 悲怆七组十四个叠字,形象、细致而深入地表 达了词人在遭受深痛剧创后的愁苦之情,为全词 奠定了悲苦愁绝的感情基调1【设问方式及答题要点】①这首诗中某个字,你认为用得好不好?为什么?②同一诗句在不同版本中某个字不同,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设问方式答题要点③某联或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④品味作品某字,并加以简要分析⑤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子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二、赏析关键句(炼句) 【设问方式及答题要点】高频考点设问方式答题思路/角度1.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 ①某一句/一联是什么意思? ①简析句意;息的语句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 ②本诗某一句 /一联为喜悦 / 悲伤之语,为什么? ③作者为什么说“……”?请 结合词的下片分析②结合文意赏析; ③分析作用、主旨、情感2.对某个句子进行赏析请结合全诗,对某一句/一联 ①结构上:关注位置(开头、中间、进行简要赏析结尾);②内容上: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 抓住最突出的一点 (语言、手法) 简析;③点出该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比较哪一句更好 ( 或哪 个版本更好)诗中“……”一句,有的版本 ①明确回答自己认可的对象 写作“……”你认为哪一句 ②抓手法,分析内容(语言、表达)更妙?为什么?和结构等方面的作用如是写景 句,就勾勒其描绘的画面;如是 抒情句,就写出其能更好地抒发 的情感③确定比较点,强调认可答案的 优处也可以适当分析相比较句 子的不足)4.炼有特殊句式的语句诗中“……”句式很有特点, ①明确诗句的句式特点→②分析 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其 句式特点(倒装、叠词、省略等 )妙处。

      →③从内容、结构等方面分析效 果2三、赏析语言风格【设问方式】①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②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语言艺术答题提示】这类题,不是揣摩个别字词和单个句子所运用的技巧,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 言风格答题思路】从诗歌种类入手一般而言,诗庄,词媚,曲谐从作者入手不同的诗人语言风格不同,同一诗 人不同时期作品的语言风格也不同例】李清照《如梦令》作为前期的作品,语言清新自 然;《声声慢》作为后期词作,语言沉郁婉转从诗中的意象、意境、语言力度入手 【答题模板】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列例证:结合诗中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考点二鉴赏诗歌的形象【诗歌形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含意象、意境)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含意象)一、鉴赏人物形象(一)鉴赏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例】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全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参考答案]塑造了一个意气风发、武艺不凡的狩猎将军的形象二)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1)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形象。

      标题往往有极强的暗示性,如标题含有“怀古”, 就暗示了一个抒发个人情感的作者形象和借古讽今、借古伤今等情感表达注释往往为形象3的理解与分析提供重要的参考2)赏景物(意象),分析形象抓住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意象来分析形象景物描写能 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是人物心境的流露3)抓描写(肖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探寻人物 的形象特点4)析典故,分析形象分析诗歌中引用的典故或他人词句,理解作者借他人(事)来比 况自己二、鉴赏景物形象(含意象、意境)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需要注意的是,诗中的景物作为“意象” ,已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诗中多个意象的组合, 已营造出某种意境因而,对诗中景物形象的赏析,不能只停留在景物的形态等外部特征上, 还应揭示出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答题思路】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答题时,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调”是 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三、鉴赏事物形象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所谓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这 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托物言志”是其常 用的表达技巧明确“物”的特征,找出“志”的内容,是鉴赏事物形象的两个关键要素分析思路】提炼缩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住物与志 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考点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诗词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技巧来表现,因此,从表达技巧入手,思考作品 所用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鉴赏诗词1.表现方法2.修辞手法诗词的表现手法很多,如赋、比、兴,虚实结合,用典,联想,想象, 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抑扬,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 于景,托物言志等例】《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 “兴”的手法写相思之情,由鸟及人比喻、借代、对偶、夸张、比拟、排比、设问、反问、顶真、回环等 修辞手法常用于古典诗词里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大胆的夸张,把瀑布一泻千里,末势犹壮的气势呈现在读者面前。

      【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运用借 代,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 凋零写作中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常见于诗词中,43.表达方式鉴赏时须注意例】陆游的《书愤》:“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 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用记叙的方式回顾自己亲临抗金前 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例】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前两联则用描写的表达方式,首联“闲 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描写李凝居处周围的环境,颔联“鸟宿池边 树,僧敲月下门”描写月下的幽静例】元稹《菊花》后两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则 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表明作者爱菊的原因,从而突出渲染了菊花的 高洁气质,赞美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设问方式】①诗歌中运用了哪些 (种)修辞手法 ?/何种表达技巧 ?/本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是 什么?②品鉴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写作特色或艺术特色)③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诗歌(或某个诗句)④诗歌的丰富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做简要分析 ⑤这首诗歌是怎样表现(抒发)情感的?⑥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诗歌(或指定的诗句)。

      ⑦某种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艺术构思方面、选材剪裁方面)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或作用、好处、意义)?【答题思路】角度内容、主旨、情感角度位置角度具体分析从句子内容出发,兼顾它在全诗中的表情达意作用表达技 巧角度一般而言,效果与手法密不可分首先要看句子在表达上有无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然后 根据表达特点去分析其表达效果如句子是借景抒情,其效果就是抒情含蓄,意味深长;如 句子是虚实结合,其效果就是拓宽诗境,表达更为深广等 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 (主要指绝句的第三句、律诗的第三联、词的中间 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或以景结情【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 样的感情【答题模板】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或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借物抒情、寓情于物等)+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达到的效果(作用、好处、特点) ②表现手法(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动写静、以静写动、动静结合、由虚入实、虚实相生、 欲抑先扬、先抑后扬、正面衬托、对比反衬、比兴、联想、想象、托物言志等)+诗歌中的具 体运用+达到的效果(作用、好处、特点)。

      ③修辞手法(比喻、对比、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双关、互文、叠5字等)+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这种手法达到的效果(作用、好处、特点)④行文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铺垫、起伏、悬念、衔接、照应等)+在诗歌中的具体运 用+这种手法达到的效果(作用、好处、特点)⑤材料取舍(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繁简有致等)+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这种手法达到的效果 (作用、好处、特点)考点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设问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My first class 复习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Hello复习课件.ppt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5长横 |通用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5.撇|人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7课 悬针竖 湘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15《 边学边用 巧识字形写美汉字》湘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2.执笔与姿势 |湘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全册6 通用版.docx 三年级上册 英教案 Module 7 Unit1 What's this 外研社(三起).docx 三年级上册 美术 教案 第11课《各式各样的鞋》人教新课标(秋).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9课 捺的练习》 粤教版.docx 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连续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2课 姿势与执笔》西泠版.docx 三位数加减法(问题解决 例3)(教案)2025-2026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西师大版.docx 三年级上册 美术教案 - 第11课 《各式各样的鞋》人教新课标.docx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三年级上册 数学教案六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苏教版).docx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教案)2025-2026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西师大版.docx 三年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docx 三、投掷 纸球投准(教案)2025-2026学年体育与健康四年级上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