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仙桃市电大附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0页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仙桃市电大附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表示染色体移向两极状态的是( )参考答案:A 2. 胚胎干细胞的特点是( )A.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大,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B.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C.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小,核仁不明显;在功能上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D.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大,细胞核小,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参考答案:B略3. 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首次用羊的体细胞(乳腺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一只小母羊,取名“多利”,这一方法被称之为“克隆”,以下四项中与此方法在本质上最相近的是A.将兔的早期胚胎分割后,分别植入两只母兔的子宫内,并最终发育成两只一样的兔子B.将人的抗病毒基因嫁接到烟草DNA分子上,培育出具有抗病毒能力的烟草新品种C.将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D.将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待受精卵在试管内发育到囊胚期时,再植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试管婴儿”参考答案:A4. 需氧呼吸过程中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分布在哪里?A.线粒体内膜 B.细胞溶胶C.线粒体基质 D.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参考答案:D5.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凡是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的生物就一定是自养生物B.原核细胞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C.真核细胞中的细胞骨架都是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D.细胞质基质中含有多种酶,是许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参考答案:C略6. 研究发现:①Graves病的发病原因是患者所产生的某种抗体与Y激素受体结合,使甲状腺细胞持续被激发,产生高水平X激素(如图所示);②寡核苷酸UDP能够减弱Graves病症状。
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判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Graves病属自身免疫病B.图中Y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C.UDP可能能够抑制浆细胞分泌该种抗体D.患者血液中Y激素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水平参考答案:D7. 从理论上说,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其花粉培育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长成的植株均自交,所得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3/16 B.1/4 C.1/2 D.0参考答案:B8.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过低导致其生长受抑制B.生长素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C.赤霉素能促进果实成熟而脱落酸能抑制种子萌发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而乙烯能促进细胞生长参考答案:B略9. 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在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A.单纯扩散 B.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 D.渗透参考答案:B10. 烧伤、过敏等情况下,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会异常增高,此时不可能发生( )A. 血浆蛋白随液体渗出毛细血管B. 细胞间隙液减少C. 血浆渗透压下降D. 淋巴液增多参考答案:B【分析】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组织水肿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内液浓度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水渗透到组织液引起水肿现象。
如(1)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致组织液浓度升高2)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时,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3)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下降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4)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详解】人体发生烧伤、过敏等情况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导致血浆渗透压相对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使组织液从组织细胞和血浆中中吸收水分,最终导致组织液增多,形成组织水肿,组织液渗透进入淋巴后使淋巴液也增加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11. 在做分离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实验中,加入刚果红应该在( )①制备供养基时②梯度稀释时③倒平板时④涂布时⑤长出菌落时.A.①③ B.②⑤ C.③⑤ D.④⑤参考答案:C【考点】I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I9: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及其应用价值.【分析】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①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②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解答】解: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过程: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意在强化学生对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的识记与理解. 12. 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
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参考答案:A13. 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参考答案:B14. 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暂时间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 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 B.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 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 D.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参考答案:C略15. 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下: 离子K+Na+Mg2+Ca2+NO3-H2PO42-SO42-Zn2+培养液浓度( g/L )110.251210.251其中花卉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 ) A. Ca2+ B.SO42- C.Zn2+ D.H2PO42-参考答案:C16. 下列为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用于培养的细胞大都取自胚胎或老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B.将所取的组织先用胃蛋白酶等进行处理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C.在培养瓶中要定期用胰蛋白酶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制成悬浮液D.动物细胞培养只能传50代左右,所培养的细胞全部衰老死亡参考答案:C17. 下列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是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B.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A细胞受损C.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D.人体的免疫功能越强身体越健康参考答案:C18. 下图是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效(b)和DNA分子数(c)的统计图。
下列解释肯定不正确的是 A.①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B.①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高C.间期用②表示最恰当D.③表示细胞分裂完成参考答案:C19. 将大白鼠从25℃移至0℃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A. 耗氧量减少,立毛肌舒张B. 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C. 耗氧量减少,心率变慢D. 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参考答案:B大白鼠是一种恒温哺乳动物,当它处于低温环境时,常常通过增强呼吸作用的强度来加强热量的产生,另一方面它又通过体表血管的收缩来减少热量的散失而呼吸作用强度的提高必然引起其耗氧量的增加,A、C错误;B正确;大白鼠是一种恒温动物,外界环境温度改变时,其体温不变,D错误20. 在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参考答案:B21. 某同学在做色素分离实验过程中,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在吸水纸上得到四个同心圆,试问同心圆的最外层色素圈为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叶黄素 D.胡萝卜素参考答案:D22. 真核细胞具有一些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下列不属于此类结构的是A.单细胞变形虫的细胞膜向外延伸 B.线粒体的嵴C.胰腺细胞的内质网 D.叶绿体的基粒参考答案:A23. 某条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78,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如考虑终止密码子,则编码该多肽的基因长度至少是( )A.75对碱基 B.78对碱基 C.90对碱基 D.93对碱基参考答案:D24. 卷舌是一种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假若在一个遗传平衡的群体中有36%的人不能卷舌那么在这个种群中,该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是 ( ) A.36% B.40% C.72% D.60%参考答案:B略25. 下列关于兴奋的传导和传递,叙述正确的是A.反射弧中神经冲动可双向传导 B.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引起突触后膜兴奋C.神经冲动的产生与钠离子有关 D.突触后膜上的每种受体均可以和多种神经递质结合参考答案:C 26. 小麦麦穗基部离地的高度受四对基因控制,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
每个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将麦穗离地27cm的mmnnuuvv和离地91cm的MMNNUUVV杂交得到F1,再用F1代与甲植株杂交,产生F2代的麦穗离地高度范围是35-83cm,则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A.MmNnUuVv B.mmNnUuVv C.mmnnUuVV D. MMnnUuVv 参考答案:D27.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参考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