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工业节能减排任重而道远.pdf
3页:罐 机械工业节能减排任重而道远 中国能源研究会节能和企业能源管理委员会 ( 北京1 0 0 0 4 5 ) 渠时远 1 2 【 摘 要】介绍了 我国机械工业能源消耗现状、节能减排的成效,分析了机械工 业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 、潜力和面临的挑 战,并提 出对策建议 【 关键词l机械工业 节能减排 目 标对策 我国 “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 “ 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2 0 % 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 0 %作为耗能耗材的大户,机械工业已经成为 我国减少能源消耗的重要因素,节能减排任重而道远努力在自身生产过程中节约 能源和生产更高效率机械产品是机械工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机械工业是耗能耗材大户 1 . 机械工业能耗数量十分可观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产业规模大,自身生产能源消耗量多,已经 成为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机械工业历年能源消费情况见表1 和表2 所示 表1 机械工业能源消费量 ( 标煤) ( 单位:万 t , a ) 年份 2 O o o 2 o 0 1 2 0 0 2 2 0 0 3 2 0 o 4 2 0 o 5 2 o o 6 2 O 0 7 全国合计 1 3 02 9 7 1 3 49 1 4 1 5 1 7 9 7 1 7 49 9 0 2 0 3 2 2 7 2 2 46 8 2 2 4 5 6 6 9 2 6 5 4 8 0 工业合计 9 5 4 4 3 9 2 3 4 7 1 0 40 8 8 1 2 l 7 7 1 1 4 3 2 4 4 1 5 80 5 8 1 7 51 3 7 1 8 9 9 2 4 机械工业合计 4 4 3 3 4 7 7 9 5 3 5 7 6 2 3 4 7 2 8 8 7 6 7 5 9 1 0 8 1 0 2 1 4 占全 国比重 ( %) 3 .4 0 3 . 5 4 3 . 5 3 3 .5 6 3 . 5 9 3 .4 2 3 . 7 l 3 . 8 5 占工业比重 ( %) 4 . 6 4 5 . 1 8 5 . 1 5 5 . 1 2 5 . 0 9 4 .8 6 5 . 2 0 5 . 3 8 表2 机械工业单位GDP 能耗及节能量 。
项目 2 O 0 0 2 o o 1 2 ( x 】 2 2 o 0 3 2 O o 4 2 0 0 5 2 0 0 6 2 0 o 0 ~2 o o 6 能源消费量 ( 标煤 )/ Z r t 4 4 3 3 4 7 7 9 5 3 5 7 6 2 3 4 7 2 8 8 7 6 7 5 9 1 0 8 增长率 ( %) 7 -8 l l 2 . 0 9 1 6 - 3 7 1 6 . 9 1 5 _3 l l 8 .6 7 1 2 . 7 5 产值 ( 2 0 0 0 年价格)/ 亿元 1 8 8 4 7 2 0 6 9 2 2 2 7 4 1 3 1 3 3 7 4 2 8 6 8 5 2l 7 1 6 7 8 7 4 增长率 ( %) 9 . 7 9 9 .9 0 3 7 . 8 O 3 6 . 8 0 2 1 . 7 0 3 0 . 1 O 2 3 . 8 l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O . 8 0 1 .2 2 0 .4 3 0 . 4 6 0 . 2 5 O . 6 2 O . 5 4 单位产值能耗 ( 标煤) O.2 4 0 . 2 3 0.2 4 O . 2 0 0 . 1 7 0 . 1 5 O . 1 3 / ( ff 万元) 节能率 ( %) 4 . 1 7 . 4 - 3 5 1 6 . 6 7 1 5 . o 0 1 1 . 7 6 1 3 - 3 3 9 .7 l 节能量 ( 标煤) / 万t 2 0 7 . 2 2 7 3 2 6 1 2 8 6 1 O 4 3 1 3 5 8 7 4 6 6 G M 通用虮麓 w mv .t y j ~ .n e t 2 0 0 9 年 第4 期 表中数据表明: 1 )自身能源消费量较大,所占比重基本呈上升趋 势。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其产业规模大, 自身生产过程消耗的能源总量较多 ,2 0 0 7 年已经突破1 亿 t 标煤从2 0 0 0 ~ 2 0 0 7 年,其能耗 占工业能耗的比重 从4 . 6 4 %,上升到5 . 3 8 %;占全国总能耗的比重从3 . 4 0 % 上升N3 . 8 5 %所占比重基本呈上升趋势 2 )经济增长率大干能源消费增长率 ,能源消费 弹性系数基本上小于1 在2 0 0 0 ~2 0 0 6 年期间,能源消 费量从4 4 3 3 万 t Ire S , 煤 ,增) J N ~ U 9 1 0 8 万 t 标煤,年均增长 1 2 . 7 5 %,同期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 3 . 8 1%,能源消费弹 性系数为0 . 5 4 ,远远小于1 但机械工业近年来能源消 耗系数有所上升,给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带来了负面 影响 3 )单位产值能耗不高 ,基本呈下降趋势 ,节能 效果显著在2 0 0 0 ~2 0 0 6 年期间,单位产值能耗 ( 标 煤)从0 . 2 4 t / 万元,下降到0 . 1 3 万 t 标煤,年均节能率为 9 . 7 1 %,6 年节‘n— J4 6 6 万 t 标煤 ( 按定比计算),节能效 果显著。
4 )节能技术进步促进机械产品节能减排 火电设备制造业实现由亚临界参数向超临界 、超 超临界的升级,机组效率提高了2 %~5 %发展电力电 子技术,实现变频调速 ,节约了大量能量积极推广 节能变压器,开发了风机、水泵及压缩机等高效节能通 用机械产品,能源效率明显提高通过内燃机产品的技 术升级,内燃机产品技术水平和排放水平平均可达到国 际先进水平,可实现节油1 0 %发展大型化及技术先进 的冶金矿山、石油化工生产装备,包括8 0 0 万 t / a 钢铁联 合企业常规流程装备、高炉炉顶能量回收装置、1 0 0 0 万 a 的炼油厂设备、3 0 万 t / a 合成氨和5 2 万 a 尿素成套 装置、1 0 0 0 0 t / d 的干法水泥成套装备和大中功率拖拉机 等,发展余热利用技术、国产空分设备~ I L NG冷能利 用技术,促进了节能降耗减排 2 . 机械产品用能量大 目前电动机、变压器、风机和水泵等2 1 类机 电产 品的用电量占全国用电量的7 0 %;发电锅炉和工业锅炉 的耗煤量占全国年耗煤量的1 / 3 左右 ;内燃机消耗的油 料占全国油料的8 0 % 以上;通用机械耗电量约占全国用 电量的3 0 %~ 4 0 %。
机械产品用能量大 1 4 钏V'PcVW .t遵用y j x .n 期 二、机械工业节能潜力仍然较大 我国发电设备所消耗的燃煤为3 7 4 g , k w· h ,至少 比国外先进水平高5 0 多克 ,等于一年多烧1 亿 t 煤 2 0 0 7 年我国燃煤发电量为2 6 9 8 0 ~ L k W· h ,若l k W· h 发 电煤耗下降 1 g 标煤,即可节约2 7 0 万 t 标煤,加上新 建燃煤电站,如果采用先进技术降低煤耗,到2 0 2 0 年 发电用煤有可能减少3 亿~5 亿t 标煤 工业锅炉设计热效率一般为7 2 %~8 0 %,但实际 运行热效率只有6 5 %左右 ,而工业发达国家的燃煤 工业锅炉运行热效率平均为8 0 %~8 5 %,节能潜力为 2 5 0 0 万t 全国在用的各类电动机总容量约达4 . 2 ~ L k W,年 用电量约占全国用电量的6 0 %,大部分 电动机运行 效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低1 0 %~3 0 %,节能潜力为 4 0 0 0 万 t 内燃机是消耗石油资源的主要产品之一 ,耗油 指标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 0 %左右;通用机械耗电 量约占全国用电量的3 0 %~4 0 %,效率低于国际先进 水平。
以上事实说明,机械工业节能减排潜力仍然很 大 三 机械工业节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根据有关部门规划, “ 十一五”期间,机械工 业主要产品技术经济指标要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 平;重点耗能工艺单位产品能耗降低2 5 %; 材料利用 率提高5 %;机械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5 0 %;生 产过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 0 %针对上述 目 标 , 机械工业节能减排仍然面临严重的挑战 1 )机械行业 自身深层次矛盾,严重制约了产业 结构加快优化和升级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当前,机 械制造企业发展过度依赖实物需求收入的增长,软件 收入对行业增加值的贡献没有起到应有作用值得注 意的是,支撑近几年来机械行业超高速发展的相对低 廉的成本优势已发生变化 ,但相关机械企业却未进行 相应的结构调整,致使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缓慢,固 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产能扩张过猛,高端产品供不 应求,低端产品供过于求,行业振兴的主体弱而不 稳,规模和水平低 ,能源浪费,污染加重,随着国家 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机械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 盾已经 日益尖锐,迫切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2 )大部分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自主创新能 力不能适应结构升级的需要,核岛装备、燃气轮机、 抽水蓄能机组和大型风电机组等产品的竞争力不强, 电站铸锻件尤其是核电所需要的铸锻件、核级泵阀及 仪控系统严重依赖进 口,高档数控系统及数控机床、 高水平的低压电器、刀具和模具等关键产品技术水平 低,致使能源、原材料消耗和环境污染增加。
3 )总体技术水平落后 ,产品技术含量低,能源 利用效率低一是在绿色制造业、制造业与高新技术 广泛融合以及信息技术融入传统制造业等领域,远远 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二是成套设备生产能力弱,缺 乏具有系统设计、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制造 业企业三是品牌缺失由于缺乏商标支撑,特别是 缺少一批能与国外知名商标相抗衡、具有一定市场影 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商标,我国装备制造业至今 依然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低产值,高消耗 4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快 ,单位产 出的能耗和 钢材消耗下降缓慢不少企业过度依赖规模膨胀的粗 放增长模式 ,产能扩张过猛,同质化竞争严重,不但 加剧了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也导致机械工业的上 游行业不断涨价,进一步恶化了机械工业 自身的生态 环境 能 籀 GMI E n e r g y S p e c ia l I 4 )加强管理,将节能减排指标纳入企业 目标责任 和社会责任考核体系 2 . 推行绿色制造,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1 )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精神,引导企业 自主 创新,克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外延能力 2 )继续淘汰高能耗、落后的机械设备 3 )完善节能标准和节能法规。
加强节能技术、经 济政策和法规的研究,制定节能减排的标准,进行重点 技改项 目、企业示范 ,制定体制、财政 、市场准入政 策,加强节能减排检测 3 . 调整相关政策,实施促进节能减排措施 1 )积极发展相应标准的油品,大力推广新标准汽 车及内燃机 2 ) 加陕 发展节能机电产品, 扩大其生产和供应能力 3 )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节能减排产品的环境 ,加 大奖优罚劣的力度,强化节能激励机制,以经济手段推 进节能减排机电产品的推广应用 4 )按照 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要求,开展 典型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鼓励发展节能减排机械产 品的企业 5 )对铸造、锻压、热处理、内燃机、重机及轴承 等重点行业,开展节能减排及节材方面的调查研究,提 出节能措施 四 机械工业节能对策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