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分层作业初探.doc
4页初中物理分层作业作业分层,对教师的要求的较高在能力上,要求教师潜心研究教学、把握考试方向,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特点,教师必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关注每一学生的发展,制定分层的物理课后作业;在时间上,教师也要付出很多包括找题目、整理题目、修改题目、题目分层,打印题目,批改作业,评价学生每天的作业情况等等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一个很用心的教师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智力发展水平和能力,把一个班上的学生划分为3个层次,然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作业数量、难度和完成时间等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作业的层次、要求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相吻合,从而有效地使各层次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提高对应这3个层次的学生,设计3个层次的作业A层题:主要是面向后进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要做到下要保底,不降低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重点是培养学习兴趣,树立起学习自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变“要我做作业”为“我要做作业” B层题:主要是面向中等生既要求有一定的基础题目训练,也要提供提高能力的训练题目,使他们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跳一跳争取更大的进步通过作业设计激发学生继续向前学习的动力,能挖掘他们学习的潜力,C层题:主要是面向学优生。
在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重知识的加深和知识面的拓宽,适量布置提高性作业,注意侧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提倡一题多解,让学生挑战自我,得到成功的满足感1、按量分层 布置作业要严格控制课后作业的总量,初二学生的物理作业的时间尽量控制在15到25分钟左右完成、初三学生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完成为了巩固后进生的基础,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中等的学生能得到充分练习,激发他们继续向前学习的动力,能挖掘他们学习的潜力;让学习优秀的学生获取更多发展的空间,培养他们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自我挑战笔者设计了三个层次量的作业,把中等生的作业作为一个标准,后进生的作业在此基础上去掉稍难的题目,注重巩固基础优等生在中等生的基础上,选做基础,增加难度更大的题目三个量符合三个层次的学生,使三个层次的学生通过做作业后有明显的成就感、对学习物理更有信心、对物理学科更有兴趣例如:针对《机械功》的知识,从量上设计了一个分层的课后作业:A层题:1——5B层题:1——9C层题:7——101、做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2、做功的公式: ,功的单位是 。
3、如图1,将两只鸡蛋举高1米,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A. 0.01J B. 0.1 J C. 1 J D. 10 J4、如下图所示,在这些实例中,其中力没有做功的是( )A叉车举物 B用力搬石头没搬动 C马拉动圆木 D直升机吊起重物5、用80牛的水平力推一箱子在水平面上前进6米,则推力做功多少焦?6、用20牛的水平踢力将水平地面上重30牛的足球踢出,球在水平方向运动5米,踢力做的功是:( )A.100焦 B.150焦 C.250焦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7、人用60牛的水平推力使一个质量为20千克的物体沿水平地面前进了5米,放手后,物体继续滑行了1.5米,则此人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焦?8、某人拉着重100牛的物体在水平路面上以0.5米/秒的速度匀速前进,1分钟做了600焦的功,求拉力的大小拓展:9、力拉着质量为3千克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一段距离,小车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力是小车的重力的0.3倍,拉力做的功是8.82焦,求小车通过的距离10、如右图用水平拉力F将物体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牛,物体A向左运动的距离为40厘米,不计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求拉力做的功通过本次《机械功》的分层作业,后进生知道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做简单的计算题;中等生理解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做稍难的计算题;优等生既夯实了基础,能力得到了提高2、按难度分层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在作业难度上,必须有所区分对后进生布置一些通过翻书就能找到答案、依样画葫芦的题目让他们做,以便他们熟悉最基本的知识对中等生要加强基本训练、夯实基础知识,注重布置一些有所提高、程度适中的题目去做,逐步提高他们的解题水平;给学优生可布置一些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需要独立思考的题,布置一些发散求异的题针对三个层次的学生分为:A层题的基础题、B层题的中等题、C层题的提高题 以初三的“串并联电路特点计算”为例:A层题: 1.一小灯两端电压为3伏,通过它的电流为0.3安求:(1) 小灯的电阻2) 1分钟内通过小灯的电荷量B层题: 1.如图所示,电阻R1为30欧,电键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2安;电键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6安求:(1)电源电压;(2)电阻R2的阻值C层题: 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Ω 2A”字样,闭合电键S,求:(1) 当滑片P在最左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2) 当滑片P在最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通过这样分层的电学计算题的几轮训练,A层学生能拿到更多的基本分,及格人数大大提高;B层学生“跳一跳”,能挤入优秀的行列; C层的学生既夯实了基础又提高了能力,提高了班级的优秀率每一位学生通过努力有了相应的提高3、作业形式多样化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知识基础的差异性,多样的形式能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不同形式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A层题:阅读类为了巩固后进生的基础知识,经常把每一单元的知识点整理好,要求学生自己消化有时也会印发一些有关知识点的拓展知识,让他们阅读,开阔他们的知识面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后,我们了解了三位科学家及各自的理论,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生平,印发了一些资料,要求学生自行阅读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不断进取的火花即被点燃从中感悟到了科学家们创造知识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情感意志有效地落实了三维目标 B层题:想象类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为了提高中等学生的语言使用和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
如:在学习完“重力”以后,要求运用重力的知识,我布置了一个小作文题目:假如没有重力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同学们举了很多形象的例子,发挥了无限的想象,展现了一个个“没有重力”的杂乱无章的世界通过这次写作,我发现在以后的练习中,碰到“重力的方向”之类的题目,基本没什么同学错了,作业的准确性提高了不少C层题:① 辩论赛为了提高优等生的思辨性,有时在课上展开“辩论”的环节如:上完“摩擦力”以后,我让优等生课后准备一个辩论赛:摩擦对我们是有利还是有弊?通过课后充分的准备,第二天课上大家各抒己见,其他学生不时地补充,思想的火花不断地碰撞,大量的例子涌现出来活跃的课堂气氛史无前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了物理课的乐趣,激发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让他们在辩论的过程中明白摩擦有利也有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效达到了教学目标②制作类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知识的应用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了培养优等生的实践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学以致用的本领,我设计了动手小制作的课后作业如:在学好《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以后,要求学生利用两个一次性杯子、细线,制作一个土,与另一个人合作,一人对着纸盒讲话,另一人把纸盒贴在耳朵上,体验声音的传播。
利用这样的创新物理作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