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doc
11页四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本册教材共5个单元,典型的实验操作有个,其中,演示实验个,学生制作实验个,学生分组实验个第一单元 热胀冷缩 1课 温度计的秘密实验1:自制温度计 实验类型:制作实验【制作材料】找一个盛过青霉素的小瓶,准备一支用完了的透明针管中性笔芯(含笔尖密封的塑料帽)和一杯茶水制作方法】1.把针管笔尖从橡皮瓶盖下部穿向上部(可用铁圆规脚先打一个小孔,但要确保笔芯与瓶盖密合),套上密封塑料帽2.把茶水倒一些到小瓶内盛满,滴一滴红墨水或蓝墨水将水染色3.盖上插有笔芯的橡皮瓶盖,并盖紧,以保证密封性,注意不要弄湿桌面自制温度计就这样做成了4.然后,将小瓶先放入预制温度的热水里,后放入预制温度的冷水里,观察到的水柱变化范围,划上相应刻度,根据两次温度差值均分标记范围的刻度,这样一个简单测量温度的温度计就制作成功了实验2: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内容】: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目标】:探究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准备】:烧瓶、胶塞、细玻璃管、大烧杯、红色水、热水、冷水、醋、酱油、白酒等实验过程】:1、将烧瓶内装满红色水,用中间插有细玻璃管的胶塞塞紧瓶口,红色水就升到细玻璃管中,在红色水液面处做一记号。
2、将装置好的烧瓶放入盛热水的大烧杯中,过一会即见玻璃管内液面上升,超过原液面的记号,说 明瓶内红色水受热后体积膨胀了3、将此瓶放入冷水中,过一会即见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说明瓶内红色水遇冷后体积 收缩了 4、同样,将此烧瓶换装醋、酱油、白酒等,用同样的实验方法,所得结果相同,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可归纳出: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建议】:1、实验的液体一定要装满烧瓶2、实验时一定要垂直轻轻地提起或放入实验注意事项】:1、玻璃器材要轻拿轻放,以免打碎伤手2、大烧杯倒热水时先均匀受热,并倒至三分之二处为宜3、实验时,时刻注意卫生和安全4、实验结束后及时倒出实验液体并清洗整理实验器材2课 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实验名称:固体热胀冷缩实验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材料】铁垫圈一个、木板、小钉两个、酒精灯、镊子、冷水、烧杯实验方法】1.在木板上钉两个小钉,便两钉间的距离正好通过铁垫圈2.加热前,观察铁垫圈确能从铁钉间通过3.将铁垫圈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4.观察加热后铁垫圈能不能从两钉间通过5.将铁垫圈在冷水里浸一下,观察能不能从两钉间通过注意事项】1.垫圈最好是铜的,直径要大一些2.两钉间距要恰好通过铁垫圈,缝隙越小越好。
第二单元 岩石的科学4课 做个岩石百宝箱实验名称:做个岩石百宝箱实验类型:制作实验【实验目的】制作岩石标本实验材料】木板、三合板、采集的各种岩石、标签纸实验步骤】1.用木板、三合板等制作一个标本盒2.将采集或收集来的岩石洗净,加工成适当大小3.将选择好的各种岩石装入盒内,贴上标签,留作标本6课 岩石的风化实验名称:温度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温度对岩石的影响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镊子、小块岩石、烧杯、冷水实验步骤】1.用镊子夹住一小块岩石在酒精灯上烧一会儿,然后立即把它放入冷水中,观察有什么变化2.照上述方法反复做几次,观察这块岩石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岩石的表面出现裂缝,而且裂缝越来越大,甚至一块块往下掉碎石屑实验结论】当岩石受热时,体积膨胀,由于岩石从表面到内部受热程度不一样,因此整块岩石各部分的膨胀程度也就不同当岩石受冷时,体积收缩,同样,由于从岩石表面到岩石内部冷的程度不一样,整块岩石各部分收缩的程度也不同时间长了,岩石各部分总是胀缩不均,内部结构就会受到破坏,产生裂缝,甚至脱落下碎石屑 第三单元 土壤与植物 7课 土壤里有什么实验名称:土壤成分分析实验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土壤的成分。
实验材料】烧杯、量筒(或试管)、铁架台、酒精灯、滴管、铁盘、铁网、一小块土壤实验步骤】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或试管)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观察出现什么现象?3.用滴管取上层清液滴在玻璃片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有什么现象发生?闻一闻,有什么气味?【实验现象及结论】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会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里含有空气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或试管)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会发现土壤分层沉降,下层是粗粒的砂,上层是很细的粘土这说明土壤中含有颗粒较大的砂和很细的粘土3.烧干水后,发现玻璃片上就会有一些“脏”的痕迹说明土壤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例如盐类8课 土壤的种类实验名称:土壤性质实验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三种土壤的特点实验材料】砂质土、壤土、黏质土,去底塑料瓶、纱布、玻璃杯、支架实验步骤】1.把三个同样大小的去底塑料瓶用纱布扎好口,倒放在支架上,并分别加入同样多的砂质土、壤土、黏质土2.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实验现象】砂质土渗水最快,粘质土渗水最慢,壤土渗水适中。
停止滴水后,盛砂质土的瓶子内剩下的水最少,盛黏质土的瓶子内剩下的水最多,盛壤土的瓶子内剩下的水适中实验结论】砂质土:渗水快,保水性能差壤 土:渗水中,保水性能中黏质土:渗水慢,保水性能好9课 土壤与植物实验名称:土壤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实验类型:演示实验【实验目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实验材料】砂质土、壤土、黏质土,花盆、豆苗实验步骤】1.在三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分别加入同样多的砂质土、壤土、黏质土2.同时栽入三棵生长情况相同的豆苗,同时浇同样多的水3.一周后,观察豆苗的生长情况实验现象】壤土中的豆苗生长得最好,砂质土中的居中,黏质土中的最差实验结论】土壤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也不同豆苗适于生长在壤土中10课 保护土壤实验名称:水土流失实验实验类型:演示实验【实验目的】探究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实验材料】两块木板,上面铺着同样厚的土,一块没有植物,一块长有青草;喷壶;量筒;烧杯实验步骤】1.两块木板,上面铺着同样厚的土,一块没有植物,一块长有青草,把两块木板倾斜相同的角度2.同时用喷壶浇同样多的水用烧杯把流下的水收集起来3.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有草覆盖的木板上流下来的水比较少,而且比较清;无草覆盖的木板上流下来的水比较多,而且比较浑浊。
实验结论】水、土、植物是互相依存的,植物可以保护土不被水冲走,同时也使水不致流失,有了土和水植物才能生存没有植物的保护,土容易被水冲走,同时也使水流失;没有了土和水,植物也不能生存第四单元 光与我们的生活11课 认识光实验名称:光的传播实验实验类型:分组实验方法一:【活动目的】研究光的传播路线活动材料】三张硬卡纸、蜡烛、小刀活动过程】1.用小刀在三张硬卡纸上分别刻出一个小孔2.点燃蜡烛,放在桌子的一端3.将三张硬卡纸放在人的眼睛与蜡烛之间,想办法固定住4.调整硬卡纸,想办法看到蜡烛的火苗实验现象】只有当人的眼睛与硬卡纸的三个小孔、蜡烛在一条直线上时,才能看到蜡烛的火苗实验说明】光沿直线传播方法二:【活动目的】研究光的传播路线活动材料】水槽、水、激光灯、牛奶活动过程及发现】在水槽中加上水,用激光灯从水槽的一侧通过水照向另一侧,发现激光灯在水中留下了一束笔直的光束如果看不清楚,可以向水中加入一些牛奶,再用激光灯照,这时,在水槽中会看到一条很清晰的笔直的光束实验说明】光沿直线传播12课 玩镜子实验名称:凹面镜里的颠倒世界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材料】凹面镜,大卡纸,桌子实验步骤】1.在窗户边的桌子上放一面凹面镜,让镜面对着窗户。
2.把卡纸放在凹面镜的斜对面(可以选取几本书或支架使卡纸立起来),调整凹面镜与卡纸的位置,我们将在卡纸上看到窗户清晰倒立的影像这是为什么呢?【实验分析】光线落在凹面镜上发生反射,由于凹面镜不能像平面镜那样呈现水平面,因此所有的反射光线组成的影像与入射光线的景象刚好相反,落在卡纸上就形成颠倒的影像 13课 筷子“折”了实验名称: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材料】透明的玻璃杯,白色的薄纸,剪刀,尺子,彩笔,手电筒,水实验步骤】1.把纸剪成“长等于杯的周长、宽等于杯高”的长方形;将纸右半涂黑,在涂黑部分竖着刻一条直缝把纸贴在杯的外壁2.让手电筒光的光通过直缝射入杯内,从缝的对面观察,光射在杯壁的什么位置?在杯壁的白纸上做个记号3.在杯内倒入水,不改变光射入的方向,观察光射在杯壁的位置是否有变化?【实验分析】倒入水后,光点的位置会偏移,原因是倒入水后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注意手电筒的光线不要垂直射入,否则不会发生偏折 硬币升高准备一只空杯,投入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你的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杯子和你的头的位置不变,慢慢向杯中倒水你居然可以看到硬币了这和把一根筷子插入水中,筷子看上去变得向上弯折是同样的道理,都是由于光线从一种物质(水)进入另一种物质(空气)时发生了折射,折射光射入眼里,在我们视觉上感觉是杯底的位置升高了一点,你就看到硬币了。
14课 彩虹的秘密实验名称:自制彩虹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材料】清水、脸盆、平面镜等【实验方法】让我们选择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正当太阳斜射的时候,把一凳子放在门口阳光下,把一只盛有清水的脸盆放在凳子上拿一块长方形镜子,与水平面成30°角放进脸盆,这时阳光透过水面正好照到镜面上,再由镜面把阳光透过水面反射映照在室内白色的墙壁上这时在墙上会出现一条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光带,跟天空的彩虹一样美丽15课 飞旋的陀螺实验名称:三色光的混合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材料】直径约10厘米的硬白纸板,彩笔,针,1米长的细绳,【实验步骤】1.把硬纸板分成相等的三部分,并分别用彩笔按顺序涂成红色、绿色和蓝色2.在圆心两侧小心的各打两个孔,两个孔相距2厘米3.用细绳穿过两个孔,把绳的两端系在一起4.使盘两边的绳的长度相等,转动圆盘使绳索绷紧当圆盘快速旋转时,你看到了什么颜色?【实验分析】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它们混合后就会出现白色,当圆盘快速旋转时,由于视觉暂留的效应,就会让三种光混合在一起,成为白色 第五单元 我们的家园——地球18课 地球上有什么实验名称:观察地图和地球仪的发现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地图和地球仪发现地球的表面有什么[实验材料] 世界地形图、地球仪[实验过程]1.观察地图及地球仪,发现蓝色的表示海洋,黄褐色的表示陆地;地球的表面积很大,有5.1亿平方千米;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
2、地球陆地上各式各样的地形、地貌、山峰、高原、平原、沙漠、丘陵、盆地等3.通过观察发现地球仪上有经线、纬线、赤道、五带分布20课 苹果为什么落地实验名称:模拟苹果落地的实验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模拟苹果落地现象的实验,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