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卷1新版沪教版.docx
8页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第4章卷1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泄漏,车厢里充满了汽油味,这时应该采用的应急措施是( )A.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汽B.打开所有的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C.让车内的乘客集中到车厢后部D.开灯查找漏油部位【解答】解:A、汽油难溶于水,洒水不会溶解汽油蒸气,故A错误.B、打开车通风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它达不到着火点,严禁一切烟火可防止汽油的温度可燃达到着火点,疏散乘客能使乘客摆脱险境,故B正确.C、为防患于末然,在汽油还没有燃烧时要紧急疏散,而不是让车内的乘客集中到车厢后部,故C错误.D、车厢里充满了汽油的气味说明车厢中有汽油蒸气,汽油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电火花会发生爆炸,而开灯时可能产生电火花,故D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20g,在点燃的条件下,让它们充分反应后,生成9g水,则原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的质量可能是( )A.8g B.12g C.11g D.无法确定【解答】解:设生成水9g,消耗氧气的质量是x,消耗氢气的质量是y,2H2+O22H2O4 32 36y x 9gy=1gx=8g所以氢气的质量是20g﹣8g=12g(此时氧气相对于氢气不足),或者氢气的质量是1g(此时氧气相对于氢气过量).故选B.【点评】注意氧气是否全部参加反应,因此要先计算恰好反应时氧气和氢气的质量,然后计算氢气的质量.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5417200反应后的质量(g)1002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全部反应完B.x为79C.参加反应的丙物质的质量为20g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解答】解: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甲、乙、丙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分别反应的质量是54g﹣10g=44g,17g,20g﹣2g=18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丁是生成物,生成:44g+17g+18g=79g,该反应由三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由以上分析可知:A、甲物质反应的质量为44g.故A错误;B、丁原来的质量为0,生成了79g.所以,x为79.故B正确;C、参加反应的丙物质的质量为18g.故C错误;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对相关量的分析与判断,并进而对反应的类型及质量关系进行探讨.4.让4g 氢气和16g 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 )A.12g B.16g C.18g D.20g【解答】解:由化学方程式2H2+O22H2O能够可知:每有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即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和生成的水质量之比=1:8:9,因此2g氢气与16g氧气反应生成18g水,2g氢气剩余.故选:C.【点评】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即质量守恒定律.在这里要注意“参加反应”这四个字的含义.5.碳在氧气中燃烧,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8g碳和14g氧气反应生成22g二氧化碳B.12g碳和10g氧气反应生成22g二氧化碳C.11g碳和11g氧气反应生成22g二氧化碳D.3g碳和14g氧气反应生成llg二氧化碳【解答】解:由化学方程式C+O2CO2能够可知:每有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化合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即参加反应的碳、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之比=3:8:11A、不符合各比例关系,则8g碳和14g氧气反不能生成22g二氧化碳;故错误.B、不符合各比例关系,则12g碳和10g氧气反应不能生成22g二氧化碳;故错误.C、不符合各比例关系,则11g碳和11g氧气反应不能生成22g二氧化碳;故错误.D、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符合各比例关系,3g碳和8g氧气反应能生成llg二氧化碳;故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即质量守恒定律.在这里要注意“参加反应”这四个字的含义.6.下列灭火方法错误的是( )A.房屋着火用高压水枪喷灭 B.煤气着火用灭火器喷灭C.电源着火用水浇灭 D.炒菜时着火用锅盖盖灭【解答】解:A、楼房着火用高压水枪浇灭,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一下灭火,故正确;B、煤气着火用灭火器喷灭,故正确;C、电源着火不能用水浇灭,以防触电,故错误;D、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是隔绝空气灭火,故正确.故选C.【点评】灭火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一下、隔绝空气(氧气)灭火、撤离可燃物灭火.7.下列事实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2g食盐溶于10g水得到12g食盐水B.5g水加热蒸发得到5g水蒸气C.1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氯气点燃后生成2体积氯化氢气体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增加【解答】解:A、2g氯化钠溶解在10g水中,形成12g食盐溶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选项错误;B、水变成水蒸气,虽然前后质量相等,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不属于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范围,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选项错误;C、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是化学变化,但反应前后物质体积并不存在守恒,所以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D、白磷在空气中灼烧时,磷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参加反应的磷、氧气的质量之和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相等,因此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大于反应的磷的质量,所以一定量的白磷在空气中灼烧后,质量变大,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选项正确;答案: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8.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正确意义是( )A.氢原子和氧原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分子B.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后生成2份质量的水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D.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元素【解答】解:A、氢原子在反应时与氧原子结合成为水分子,故此选项错误;B、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水,不符合反应时物质的质量比,反应时的质量比(2×2):(16×2)=4:32,故此选项错误;C、属于宏观描述化学反应,说法正确,故此选项正确;D、水中含有两种元素,水元素是不存在的,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含义方面的知识,应明确化学反应方程式所表示的宏观与微观意义.9.将含有15gA、10gB、9gC的粉末混合物充分加热,发生化学反应后,A剩余3g,B增加到25g,C已消耗完,并有气体D放出,则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变化的比值A:B:C:D为( )A.5:4:3:2 B.4:5:3:2 C.3:2:4:5 D.2:3:5:4【解答】解:9gC全部消耗、15gA剩余 3g,说明该反应中C、A两物质为反应物,B、D为生成物,10gB物质充分反应后增加到25g、同时增加一种新物质D,说明C、D两物质为该反应的生成物,反应可表示为A+C→B+D;并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道生成D物质的质量=(15﹣3)g+9g﹣(25﹣10)g=6g;因此,该反应中生成物A、B、C、D质量比为12:15:9:6=4:5:3:2.故选B.【点评】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减小的为反应的反应物、质量增加的为反应的生成物,据此完成反应及反应中物质质量关系的判断是此类问题常用的方法.10.化学方程式为aC2H6+bO2═mCO2+nH2O,下述各式物质间系数关系正确的是( )A.2m=a B.3n=2a C.3n=a D.2b=2m+n【解答】解:反应物的分子中含有2a个C原子、6a个氢原子、2b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含有m个C原子、2n个H原子、(2m+n)个氧原子.A、根据反应前后碳原子个数不变,可得2a=m,故选项错误.B、根据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不变:6a=2n,则3a=n,故选项错误.C、根据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不变:6a=2n,则3a=n,故选项错误.D、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变,可得2b=2m+n,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下列混合气体点燃时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甲烷、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空气C.氢气、氧气 D.天然气、空气【解答】解:A、甲烷属于可燃性气体、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缺少助燃性气体,故不会发生爆炸;故A正确;B、一氧化碳属于可燃性气体、空气中含有氧气属于助燃性气体,所以点燃后达到爆炸极限就能发生爆炸,故B错;C、氢气属于可燃性气体、氧气属于助燃性气体,所以点燃后达到爆炸极限就能发生爆炸,故C错;D、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空气中含有氧气属于助燃性气体,所以点燃后达到爆炸极限就能发生爆炸,故D错.故选A.【点评】点燃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或空气)的混合物都有可能发生爆炸.12.(3分)硝酸铵可发生如下反应:2NH4NO32N2+O2+4X,则X为( )A.H2 B.H2O C.H2O2 D.HNO3【解答】解:由“反应:2NH4NO32N2+O2+4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可知:反应前:氮原子为4个,氢原子为8个,氧原子为6个;反应后:氮原子为4个,氧原子为2个,则4X中含有氢原子为8个,氧原子为4个,故X的化学式H2O故选B.【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掌握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的方法.13.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3H6O3+3O2═3CO2+3H2O B.C3H6O3+O2═CO2+H2OC.C3H6O3+3O2═3CO2↑+3H2O D.2C3H6O3+5O2═6CO2+6H2O【解答】解:A、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检验:元素种类反应前后相同,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反应前后相等,知此反应正确,故A正确;B、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检验,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反应前后不相等,故B错误;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生成物中便不用标注气体符号,故C错误;D、用“定一法”,把C3H6O3的计量数定为“1”,则按顺序配平“C→H→O”,故可知A正确,而D错误,因为氧元素的原子个数反应前后不等,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技巧步骤;了解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与技巧.14.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也可用在玻璃仪器上标注刻度及文字.氢氟酸与玻璃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SiO2+4HF═X↑+2H2O,关于物质X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含有氢元素 B.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 D.X是一种氧化物【解答】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O2+4HF═X↑+2H2O,可知: 反应前 反应后Si原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