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墓床 《顾城的诗》语回1.doc
4页墓床——顾城类 别诗歌时 间20世纪90年代以后墓床是顾城20世纪90年代以后最优秀的诗篇,整首诗安详、平静,仿佛一个看透世事的老人在喃喃低语,然而这更像无情的谶语,揭示出了诗人内心的厌倦以及因厌倦而招致的结果顾城1956-------1993一、作者简介 1)籍贯:中国北京2)民族:汉族3)逝世年月:1993年10月8日4)称号:童话诗人5)主要成就:朦胧派代表人物6)代表作:《一代人》《英儿》《黑眼睛》《白昼的月亮》……7)诗歌特点:纯真无瑕、扑朔迷离,童真与质朴中又带有成年人的忧伤8)家庭成员:父亲顾工,姐姐顾乡,妻子谢烨儿子顾三木(小木耳)三、《墓床》创作背景:1:创作于1988年一月(新西兰)2: 选自《顾城全集》 第四十六卷3: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墓床——顾城①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②松林中安放着我的愿望下边有海,远看像水池一点点跟我的是下午的阳光人时已尽,人世很长我在中间应当休息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思想感情:1.乐观2.顺境中不沉醉,逆境中不气馁3.关爱生命,珍惜生命4、做自己5.享受生活1.不同于别人的对死亡的看法,有生就有死,他客观地揭示了生命的客观规律,使人读了以后对死并不感到畏惧和悲伤,而是冷静的去认识它,认识到那是生命的归宿。
2.他的诗充满幻想,在地球上看是大海,从天空俯瞰就如水池了,正如生命,大了看可如太阳一般,小了说也可如烛火把安放灵魂的地方描述成圣洁的地方,他的灵魂还有下午的太阳来守望,斑驳的阳光洒落在松林里,那是怎样一幅安静和谐的图画!人生看似很短,而人在世间所经历的事很绵长,感慨:我已走到人生的中段,觉得累了就该休息一下字里行间都流露了诗人对生活的厌倦,他是不属于这嘈杂世界的精灵,他才选择奔向美好的疆界他为自己活着,纯粹的为着自己,说“树枝低了”也好,说“树枝在长”也好,由人家去说吧可能会有人说,死亡—只是对现实的逃避,然而,他们却忘记,生,卑微的,违背自己真心的生,又何尝不是对死亡的逃避?我这样说,并不代表我觉得求死是一件好事,只是想要为这永远如孩子般圣洁的灵魂,祈得安宁和尊重 顾城是浪漫唯美的童话诗人,但其赤子之心容易被现实的残酷摧毁,所以他的作品通常以凄清阴暗的主题为描写对象,但在诗歌中还是构建出充满幻想和童话性的精神王国,闪烁着自然与童真的圣洁之光 墓地通常给人给人阴森恐怖的印象,顾城以墓床为题,居然写得唯美而充满诗意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诗中第一句即点明了绝望之后的澄明心境。
死亡在大多数人看来是可怕的,但面对这即将到来的永逝,顾城却显得平静安详,仿佛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围绕着墓床的是一片松林,郁郁葱葱,全无苍凉之感,我将在这里长眠,但墓床中的我还怀着愿望下边有海,远看像水池”,墓床临海,颇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意境,反应出顾城的宇宙观和开阔的心境下午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森林,投射在墓床上,一切景物静谧而和谐,没有任何狂喜和悲伤,仿佛午后的林中漫步一样清新自然死亡在这里似乎不是可怕的事情,只是漫长生命中的一个中转站这一世的时已尽,但人世不会因此而停止,在死亡中得到暂时的休息之后,又将奔向下一世的人时中墓床外的流言蜚语应经是上一世的事,也不再对奔向下一世的我产生任何影响了这反映出顾城的生命观,不同于海子的“倾心死亡”,死亡在于顾城也许没有像海子呢杨深刻的意义,无非是生命中的一个过程,也不代表这生命的终结向死而生,死而后生”,在顾城的生命观里,死亡即意味着重生这里充满了顾城对人生秉性和命运的丰富体味,和他对死亡和生命的哲学与艺术的更深层次的理解顾城的诗是唯美梦幻的,充满了对童心和唯灵的推崇和向往他用海子一半的清澈目光打量世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童话王国诗中“松林”“海”“阳光”等意象的选择是其诗歌达到饿了清新和谐,天人合一的意境。
是原本沉重阴冷的主题变得温暖而轻快,静谧而辽远四、课文总结1)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1.乐观2.顺境中不沉醉,逆境中不气馁3.做自己4.关爱生命,珍惜生命5.享受生活2)关于朦胧派!(1):简介 朦胧派诗人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2):精神内涵一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3)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北岛-----------------《回答》舒婷----------------《致橡树》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顾城-----------------《黑眼睛》江河----------------《从这里开始》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人》啊,我是一座小城,一座最小的城,只能住一个人,只能住一个人,我的梦中人,我的心上人,我的爱人啊————《我是一座小城》期待一种永恒,即使伤痕,也奋不顾身五、拓展1)顾城作品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远和近》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2):主人公现状英儿: 移居澳大利亚,今年二月份死于鼻咽癌小木耳: 在顾城曾执教的奥克兰大学读书谢烨:世人给予更多的是同情顾城:人品褒贬不一,作品世人称赞3):附顾城遗书(木耳篇) 你将来会读这些话,是你爸爸最后写给你的我本来想写一本书,告诉你我为什么怕你、离开你、爱你你妈妈要和别人走,她拆了这个家,在你爸爸悔过回头的时候,她跟了别人木耳,我今天最后去看你,当马给你骑,大家都开心可是我哭了,因为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见你,别怪你爸爸,他爱你、你妈妈,他不能没有这个家再活下去 木耳,好孩,你的日子长呢,留给你的屋子里有你爸爸画的画,124号你爸爸想和你妈妈和你住在那,但你妈妈拒绝三木,我只有死了愿你别太像我爸爸顾城4):探讨顾城的形象 天真 任性 爱自己 自私 单纯 产幻 童真 思想不成熟有着“末世纪”的忧郁,偏执总是幻想着“乌托邦”式的世界“神经质”的诗人综述:顾城的死是一种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