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的学习习惯比成绩更重要.doc
5页好的学习习惯比成绩更重要商丘市示范区贾寨镇希望小学 曹庆敏“习惯”一词,在《新华字典》中被解释为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行为;《现代汉语词典》中则被解释为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辞海》里对“习惯”.—词有两种解释:①由于重复式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②指经过不断实践,已能够适应新情况 孩子入学以后,学习成绩最牵动父母的神经,尤其是开始的一两年最令他们伤神费力一种普遍的观念是,开始一两年的成绩会决定孩子日后的发展因此,当哪个孩子期末考试后带回一张不甚理想的成绩单,做父母的就会愁眉不展,心里如同存了一块病有些父母焦虑不变,有些父母反应强烈学校老师和社会上的通行观念,也有形无形地给做父母的心理上施加这种压力事实上,这些做父母的,都或多或少地忽略或者忘记了自己做孩子时的经历,这当中不乏一些事业有成的父母,而在少年时代的他们,也并非门门功课都优秀,有些甚至还不如孩子们现在的学习成绩呢那么是否可以说,孩子最初的学习成绩无关紧要呢?完全不是,相反,这是人一生当中非常重要的知识启蒙时期许多父母只是基于一种社会压力而不得不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譬如,目前流行的升学过程即是以考试成绩决定孩子的三六九等。
每个做家长的都希望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优于他人,从而考上好的小学、好的中学,以至将来考上名牌大学,这也便奠定了孩子一生的“成功”基础实际上,这里面存在着许多误解不能否认,学习成绩在很大程度上确实反映了孩子的智力和能力但是它在另外一个方面却忽视了一个同样重要的因素,习惯的养成习惯与孩子的成长有何关系呢?英国哲学家、教育理论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他还把幸福归于自己的习惯我国的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老人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两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些“最重要的东西”有很多都是我们所说的良好习惯高尔基曾经说过“爱护子女,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然而,会教育子女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它需要才能和广泛的生活知识所以说爱,也要讲科学也要有理性,爱,绝不能溺爱,不能宠;爱,也应该有限度。
如果儿童任性心理长期得不到纠正的话,会妨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的正常发展因为任性会导致人无法正确认识和判断事物,个性固执不明事理,妨碍生活能力的发展,不善与人交往,难以适应环境,不被别人接受而陷入孤独,经不起生活的考验和挫折,对孩子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严重的还会由于易冲动而犯罪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任性家长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处处按要求做,孩子就能自觉地和大人保持一致一旦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干什么就都有规矩,不会随意提出特殊要求父母们在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不佳时所流露的表情,给孩子造成相当大的精神压力,同时学校的那种所谓的“学习风气”更把孩子搞得晕头转向有些脾气暴躁的父母用责骂惩罚的方式对待孩子,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孩子心理上的沉重感而一些有经验的父母会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探讨成绩不佳的原因,一边分析一边商量如何加以解决,这使孩子感到亲切,无所顾忌地谈他所遇到的问题父母正是在这当中发现一些问题的症结所在另一个给予父母的忠告是:在上学初期,好的学习习惯应当是最重要的,而习惯的培养,父母必须利用好一年级的“黄金时期”据报载,有个男孩粗心得很,在家举臂抬腿不是打翻了壶就是碰掉了碗,做作业也丢三拉四、马虎草率,他妈毫无办法,就规定一切不许他动手,并向老师诉苦。
老师说:“孩子有缺点要做针对性锻炼,但什么都不让他干不行一天,老师上课忘了带眼镜,就对他说:“我的眼镜忘了带了,看不清课本上的字,请你帮我拿来,但千万别摔坏了!”这个学生知道老师离不开眼镜,小心翼翼地取了回来又一次,老师故意分配这个孩子:“我口渴了,请帮我倒杯水来,注意别洒了!”于是一杯水轻轻放在老师面前经多次训练之后,孩子改掉了粗心大意的毛病,养成了细心办事的良好习惯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禁止用打骂训斥等手段北京通县的一个女孩,其父母只抓智育不管其他,而且采用训斥、打骂等手段对待她,致使这个孩子变得神经质,每句话重复七八遍,听见爸爸妈妈的话就浑身发抖,拿起书本手抖得更厉害,后来送到通县二中一位很有经验和办法的老师家,老师把她当亲生女儿那样亲近,说话和颜悦色,还常亲呢地抚摸她,并通过语言环境让她放松,这位老师常常鼓励她:“你能行!”经过儿个月的教育训练,孩子改了这种非常状态,逐渐正常 还有—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要尽早着手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陈鹤琴先生说过:“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
幼儿及儿童时期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对任何事都感兴趣,愿意学习,亦乐于听从父母的教导,可塑性强,培养其良好习惯往往事半功倍因此,这一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当然这个时期若养成不良习性也将形成定势,以后难以改变正如马卡连柯说的:“再教育需更大的力量,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更高的忍耐一个人要摆脱陈规旧习,确实比建立新规和习惯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另外,良好习惯从小养成后几乎终生受益教育是讲求效益的,因此,我主张从小养成良好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