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微生物复习重点答案.pdf

17页
  • 卖家[上传人]:精****源
  • 文档编号:291728684
  • 上传时间:2022-05-1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23.06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微生物的种类与特点细胞类型特点(细胞结构)种类非细胞型微生物无典型细胞结构,在活细胞内增殖病毒原核细胞形微生物仅有原始的核,缺乏完整细胞器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核细胞形微生物有真正的核,有完整的细胞器真菌2.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大小:测量单位为微米(m )形态:球菌、杆菌、螺形菌3.G+、G-菌细胞壁的组成及其医学意义G菌与菌细胞壁的不同点及其医学意义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差异细胞壁强度较坚韧较疏松厚度2080nm 1015nm 肽聚糖(分子结构)三维立体结构二维结构(厚度)厚(1550 层)薄(12 层)磷壁酸有无外膜无有意义染色性紫色红色菌体抗原磷壁酸特异多糖致病性磷壁酸(吸附作用)脂多糖(内毒素)对破坏肽聚糖或抑制肽聚糖合成的药物敏感不敏感4. 链霉素、红霉素、青霉素、溶菌酶的杀菌机制链霉素: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作用于细菌核糖体的30S 亚单位)红霉素: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作用于细菌核糖体的50S 亚单位)青霉素: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详见P15)溶菌酶: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破坏1,4 糖苷键)5. 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医学意义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7 页 - - - - - - - - - (1)荚膜:意义有:具有抗吞噬作用,是细菌毒力因素之一;具有抗原性,可用于细菌的鉴定和分型;抗有害物质的损害;黏附作用变异链球菌。

      2)鞭毛:其意义: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临床上以动力试验鉴别细菌;具有抗原性,可用于细菌的鉴定和分型;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3)菌毛:分为:普通菌毛:具有黏附作用,与致病性有关;性菌毛:与遗传物质的传递有关4)芽胞:其意义:抵抗力强(医学上以杀灭芽胞为灭菌的标准);细菌的鉴别6. 细菌的代谢产物(分解、合成)及其医学意义细菌的代谢产物包括分解代谢产物和合成代谢产物其临床实际意义:(1)与致病性有关的代谢产物(2 分)毒素:外毒素: G+ 菌产生,毒性强,蛋白质内毒素: G-菌产生,毒性弱,脂多糖侵袭性酶热原质 (pyrogen) :LPS,大多为 G-菌产生(2)与治疗有关的代谢产物:抗生素和维生素(2 分)(3)与鉴别细菌有关的代谢产物: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生化反应:糖发酵试验、靛基质试验、硫化氢试验、尿素酶试验)和色素(2 分)7.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充足的营养物质适宜的酸碱度合适的温度必要的气体环境合适的渗透压8. 厌氧菌为什么必需厌氧培养 A. 缺乏氧化还原电势高的呼吸酶:如细胞色素和细胞色素氧化酶 B. 缺乏分解有毒氧基团的酶 1. 缺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和触酶 2. 缺乏过氧化物酶9. 细菌的生长方式、生长速度、生长曲线四期生长方式:二分裂生长曲线:在合适的培养基及适宜的温度下,细菌的群体繁殖可呈规律性,以细菌的对数为纵坐标,生长时间为横坐标,画的的曲线叫细菌生长曲线(2 分) ,分人为分四个期:(1)迟缓期:即最初的一段时间。

      细菌代谢活跃,胞浆内积聚了足够量的酶、辅酶和中间代谢产物,但不分裂繁殖1 分)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7 页 - - - - - - - - - (2)对数期:是细菌分裂繁殖较快的时期进入对数期,细菌的菌数以几何级数增长此期细菌的形态、染色性及生理活动都比较典型,对外界环境的影响较为敏感1 分)(3)稳定期:此期细菌的繁殖数与死亡数几乎相等,故活菌数保持稳定在这个时期中,细菌的形态和生理活动可出现变异1分)(4)衰退期:此期细菌的繁殖慢,活菌数减少,死菌数超过活菌数细菌形态出现衰退形,细菌的生理活动也趋于停滞1 分)10 细菌在固体、液体、半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光滑型菌落、粗糙型菌落、黏液型菌落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混浊生长、沉淀生长、表面生长(菌膜)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有鞭毛的细菌沿穿刺线呈羽毛状或云雾状混浊生长,无鞭毛细菌只能沿穿刺线呈明显的线状生长11. 消毒、灭菌、无菌和无菌操作。

      1消毒: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与方法2灭菌: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3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生长进入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12. 湿热效力大于干热的原因在同等温度、作用时间下,干热灭菌比湿热灭菌效果好!(3 分)因为: 1 微生物蛋白质的凝固所需温度与其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越大,凝固所需的温度越低,故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变性3 分)2 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传导快,可使处理的物品深部也能达到灭菌所需的温度3分)2 湿热的蒸汽有潜热效应,可加速温度的提高3 分)13. 常用的热力消毒灭菌法所用的方法、效果及用途( 干烤、煮沸法、高压蒸气灭菌法) 种类方法效果用途干热干烤干烤箱,热空气160170oC 2h 灭菌玻璃器皿等耐高温的物品湿热煮沸法100oC510 分钟,沸水消毒饮水和食具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气灭菌器103.4Kpa(15 磅灭菌耐高温、耐湿物品(基础培养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吋2/1.05Kg/cm2) 121.3 oC1520分钟生理盐水、手术辅料等)14. 紫外线杀菌法的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

      杀菌原理:使DNA上相邻的 T 碱基通过共价键结合成二聚体,干扰DNA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死亡特点:穿透力弱,对皮肤、眼有损伤适用范围:适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15. 消毒剂的杀菌机制、运用及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杀菌机制(1)使菌体蛋白变性和凝固酚、醇、酸硷、醛类,重金属盐类(高浓度)2)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及代谢(破坏 -SH,酶失活)氧化剂、 重金属盐类(低浓度) 3)损伤菌细胞膜表面活性剂、酚类(低浓度)常用消毒剂的应用种类使用浓度用途石炭酸3%5%地面、器具表面、皮肤消毒乙醇70%75%皮肤、体温计消毒高锰酸钾0.1%皮肤、尿道、蔬菜、水果消毒红汞2%皮肤、粘膜、小创伤消毒硫柳汞0.1%皮肤消毒、手术部位消毒过氧乙酸0.2%0.3%塑料、玻璃器材消毒碘酒2.0%2.5%皮肤消毒新洁尔灭0.050.1%手术洗手、浸泡手术器械龙胆紫2%4%浅表创伤消毒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1)微生物的种类: 微生物对的各种不同的消毒灭菌的敏感性不同其敏感性高低排序大致如下: 真菌、细菌繁殖体、有包膜的病毒、无包膜病毒、分枝杆菌、细菌芽胞不同种或同种不同株间微生物内在的抗性相差也很大2)微生物的物理状态:消毒灭菌前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显著影响它们的抵抗力。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7 页 - - - - - - - - - (3)微生物的数量:微生物最初的数量越大,所需消毒时间就越长4)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种种消毒剂的理化性质不同,对微生物的作用大小各异5)温度:升高温度可提高消毒剂的钉菌效果6)酸碱度: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受酸碱度的影响7)有机物:环境中有机物的存在,能够显著影响消毒剂的效果16. 生物洁净技术17. 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毒性噬菌体:能在宿主菌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的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噬菌体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 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该种状态称溶原状态该噬菌体称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1 分)的噬菌体基因(2 分)称为前噬菌体18. 质粒的主要特征细菌常见的质粒质粒 DNA 的特征为: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1 分) 质粒 DNA所编码的基因产物赋予细某些性状特征(1 分) 。

      质粒可自行 / 人工丢失与消除(1分) 质粒可通过接合、转化或转导等方式在细菌间转移(2 分) 质粒可分相容性(compatibility)与不相容性( 1 分) 细菌常见的质粒:致育质粒( F) :: 与有性生殖功能有关 (1 分)耐药性质粒( R ) :: 编码细菌对抗菌药物或重金属盐类的的耐药性2 分)毒力质粒( Vi ): :编码与该菌致病性有关的毒力因子1 分)细菌素质粒:编码各种细菌产生细菌素1分)代谢质粒; ; 编码产生相关的代谢酶 (1 分)19. 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转化:是供体菌裂解游离的DNA片段被受体菌直接摄取,并将其整合到细菌的基因中,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1.5 分)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7 页 - - - - - - - - - 接合:是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质粒或染色体DNA )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1.5 分)转导:是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一段DNA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1.5 分)溶原性转换: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宿主菌染色体中获得了噬菌体的DNA片段,使其成为溶原状态时而使细菌获得新的性状1.5 分)20. 细菌的耐药机制(1)钝化酶的产生(2)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3)抗菌药物的渗透障碍(4)主动外排机制(5)其他:如细菌通过改变自身代谢逃避抗菌药物作用;又如休眠状态的细菌,或营养缺陷细菌都可出现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等21. 正常菌群及其生理意义正常菌群为寄居在正常人的体表和外界相通的腔道黏膜中的不同种类和数量及对人体无害而有益的微生物群 (1 分)正常菌群的生理学意义包括:生物拮抗、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抗衰老作用、抗肿瘤作用22. 机会致病菌致病的条件菌群失调正常菌群转变为条件致病菌的条件主要有:寄居部位改变;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菌群失调: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导致宿主某部位寄居细菌的种群发生改变或各种群的数量比例发生大幅度变化从而导致疾病称为菌群失调23. 全身性细菌感染类型细菌引起的全身感染是感染发生后病原菌或其代谢产物入血引起各种临床表现,其类型有:内毒素血症:毒血症:病原菌在局部组织生长繁殖,不侵入血液, 而细菌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液,引起全身症状。

      如白喉、破伤风1 分)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7 页 - - - - - - - - - 菌血症: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液,经血液到达某部位,但未在血液中繁殖如伤寒杆菌、脑膜炎耐瑟菌第一次菌血症1 分)败血症:细菌侵入血液并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如G+ 和 G-均可引起2 分)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引起败血症的同时,并通过血流播散,引起全身多发性的化脓性病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血症引起的多发性肝脓肿、皮下脓肿、肺脓肿等2分)24. 致病岛(毒力岛) ,细菌的毒力组成型分泌系统簇集存在的与细菌致病性相关的DNA序列称为致病岛或毒力岛黏附素荚膜侵袭力侵袭性酶侵袭素细菌的生物被膜细菌的毒力外毒素毒素内毒素型分泌系统是指细菌通过绒毛样结构与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形成一个孔道,细菌犹如分子注射器将分泌的蛋白直接注入宿主细胞内 25. 细菌生物被膜是由细菌及其所分泌的胞外多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