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数应用题的教学策略1.doc
6页分数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威远县严陵镇河北街小学校 李凌威远县严陵镇中心学校 王志伟 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是六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历来就是学生很难逾越的学习鸿沟在教学过程中,我越来越体会到分数应用题的教学目标不简单是要求学生会解答几道分数应用题,更多是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的应用意识,让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基于这种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教学策略,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一、 整合教材,对比教学俗话说,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小学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人教版)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分别安排在二三单元,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安排的:在分别学习完分数乘除法意义和计算后,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整合在一起学习在教学中,我体会到这样安排在很大程度可以避免学生进行机械重复地模仿学习,进而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使抽象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大大缩短了学习时间,可以说是事半功倍二、分步教学,化难为易,水到渠成可以说,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在教学实践中 ,我采用分步教学,分阶段训练的教学策略。
第一步,让学生理解掌握分数乘除法一步应用题的特点和解答方法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一些整数加、减、乘、除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第二步,让学生理解掌握分数乘除法两步应用题的特点和解答方法根据班上的教学情况,再加以适当拓展在每一步教学中,加强六项解题技能的培养,概括为六个字:读、找、画、写、列、算,这六项解题技能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强化训练在第一阶段,重点训练学生读、找、画、写的能力,就是要提高学生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分析问题的意识;第二阶段,重点训练学生列和算的能力第一阶段的学习一定要落实,让每个学生都必须具备这四种能力;只要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第二阶段的训练就迎刃而解了下面谈一谈每一步的教学策略1) 学会读题读题的训练,应该说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还是应该强化训练学生分析条件和问题的能力,具备条件和问题意识在这里不再累赘2) 学会找单位“1”的量关于单位“1”的问题是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核心问题,是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区别于其它应用题的标志要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必须学会找单位“1”的量在讨论找单位“1”的量的方法之前,应该让学生深刻理解分率这一概念。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通过举例、画图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分率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反映的是两个数的倍比关系,而不表示具体数量的多少,在形式上没有单位;而具体数量是表示实际大小的一种量,在形式上有单位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经常比较诸如以下的问题:在下列语言环境中,和m有何区别?① 第一根绳子的长度是第二根绳子的②一根绳子的长度是m同时,更应该要求学生自己举例说明分率与具体数量的区别,举例说明问题是小学生必备的一种思维能力在理解分率时,一定要训练学生通过重点句和上下文来说明这个分率表示的是哪两个量的关系,就是说谁等于谁的几分之几在这里我强调的是“等于”,更加强化了这两个量的关系,这样说使学生感觉更直观,更感性,更亲切同时,让学生学会找“等于”的同义词,其中有“是”、“占”、“相当于”等在深刻理解了分率这一重要概念的基础上,再根据分率去找单位“1”的量,就是说先让学生找出分率,根据分率与单位“1”的表达方式,再找到单位“1”的量在教学过程中,要举例说明分率与单位“1”的表达方式,并通过强化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几种常见表述方式,能够正确快速地找出单位“1”的量在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叙述方式,仅供参考。
①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② 仓库里有一批货物,运出水结成冰之后,体积增加③ 海尔电脑现在的售价比原来降低了六年级男生比女生多④像出勤率、优生率、成活率……,扇形统计图中的百分率,都是把总数作单位“1”的量⑤像节约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增加百分之几,提高百分之几,打折,都是原来的数量(如原计划)作单位“1”备注:文中画横线的是单位“1”的量其中第二项的两个例子的表达方式都是承前省略单位“1”的量,要让学生学会联系上文找出单位“1”的量3)学会画线段图要求学生学会画线段图,是基于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在数形结合中形成思维合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无形时少直觉,形无数时难入微,学生在画线段图过程中,使形象思维、动作思维和抽象思维达到了和谐的统一,互相补充,共同发展因此,提高学生的画图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画图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以下教学策略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单位“1”的量的线段图,然后根据分率,画出对应的比较量,同时简略标明相关名称和数据在这里,要让学生理解哪些是部分与整体相比较,只画一条线段;哪些是两种不同数量相比较,要画两条线段通过线段图,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理解比较量、单位“1”的量和分率的对应关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能正确写出数量关系式根据题意和线段图,能正确写出分率的数量关系式,这是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必备的数学能力数量关系式的基本格式:单位“1”的量×对应的分率=比较量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只要前面的工作落实,学生都能正确写出数量关系式;这项要求简练明确,易于操作,但贵在坚持,方可熟能生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5)能正确列式解答这一步完成列和算的任务只要前面的分析到位,这一步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对于分数乘除法一步应用题,学生根据线段图和数量关系式,可以说都能顺利解答对于分数乘除法两步应用题和更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若单位“1”的量已知,学生根据线段图和数量关系式,解答起来也不成问题;若单位“1”的量未知,有些学生就会思维混乱,不会解答我的对策是要求这部分学生充分利用线段图,根据量率对应的思想,段图上找出具体数量的对应分率,然后用具体数量除以对应分率求出单位“1”的量;并通过有针对的训练,强化这种意识和分析方法总之,分数乘除应用题的教学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