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胡适的母亲.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j****
  • 文档编号:99939268
  • 上传时间:2019-09-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7.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胡适的母亲胡适的母亲冯顺弟(1873—1918),是绩溪县中屯人  出上庄,过杨林桥,东北行十里许,即到中屯顺弟的父亲是村里的农民,名叫冯振爽,小名金灶青年时参加过太平军,随军里的裁缝学得一手好裁缝手艺他平日勤耕苦作,农闲时便给人家做衣裳什物,为人勤俭正直,人称金灶官  金灶的妻子第一胎生下个女儿在旧社会,重男轻女,女孩子是不受欢迎的,而且农家更特别希望有劳动力因此,金灶给女儿取名“顺弟”,即含着顺下来生个弟弟的吉利意思果然第二胎生了个儿子,以后又接连生了两个女儿一家六口,生活虽然艰难,却也和睦亲爱,自有一种天然纯朴的快乐  但冯金灶心里总压着一块石头祖上传下来的老屋,在太平天国那几年的战火里毁坏了他发誓要重振家业,在那老屋的地基上建造一栋更大更讲究的新屋然而谈何容易!金灶夫妇苦做省吃,木料砖瓦还是一点也没有着落,没有钱!  顺弟年齿渐长,懂事也比一般人家的孩子早她长得——  圆圆的面孔,有一点雀斑,头发很长……面貌并不美,倒稳重得很,不像个庄稼人家的孩子  在家里,她上侍父母,下扶弟妹,手脚勤快,为人也贤慧,最得父母钟爱,村里人都说金灶修得了个好女儿顺弟也很体贴父母望着父亲梦想新屋而忧愁的面孔,她常恨自己不是个男子,不能帮助父亲劳动,赚钱,建新屋。

        顺弟16岁的这年春天,上庄的星五嫂来到中屯金灶家,给顺弟说媒,说的便是她家的大侄儿,人称“三先生”的胡传  这一年,胡传已经48岁了前妻曹氏死了十多年,儿女都已长大他在外边做官,没有个家眷实在不方便,所以打算续娶个填房  金灶夫妇听了星五嫂的来意,当下心里为难一来,怕攀不上做官人家,将来反让旁人笑话;二来,三先生比顺弟大32岁,又是填房,怕女儿不愿意;三来呢,三先生已有一大堆儿女,大女儿大儿子都比顺弟大好几岁,这样人家的晚娘不容易做,怕害了女儿一辈子因此,金灶便对星五嫂说,这件事须同女儿商量,把媒人打发走了  晚饭后,金灶夫妇把上庄三先生要娶填房,星五嫂来说媒的事,对女儿说知又说,做父母的也心里为难,要女儿自己拿定主意顺弟听了,低着头,半晌不肯开口,但心里却在紧张活动三先生她是见过的,人家都说是好人她想,做填房,可以多要聘金;前妻儿女多,又是做官人家,聘金财礼应该会更好看些这是她报答父母的好机会,可以帮助父亲建起他一生梦想的新屋于是,顺弟暗暗下了决心,应承了  八字开过去了,与胡传的八字合过了;礼单送过来了;二月订亲,三月迎娶,农家姑娘冯顺弟,便变成了上庄胡传家的官太太中屯冯家也造起了一栋新屋。

        婚后的第二年,胡传便把冯顺弟接到上海同住第三年冬天,生下一个男孩,这便是小胡适;不过那时还不叫“胡适”,而叫“儿”他是胡传最小的儿子,顺弟惟一亲生的一点骨血  小儿出世后刚满90天,胡传被调往台湾供职到一八九三年春天,冯顺弟便带着一家子,抱着小儿,去台湾投亲,在胡传做官的台南和台东,度过了将近两年的很快乐的团居生活那时已年过50岁的胡传,在公务之暇,剪一些红纸方笺,用毛笔端端正正写上楷字,教年仅20的冯顺弟认字他们两人又一起教刚过两岁的小儿也开始咿哑识字,父亲当教师,母亲既是学生又兼助教这老夫少妻稚子三口,享受到了人间最神圣的天伦之乐到离开台湾时,母亲认了近千字,小儿也认了七百多字  幸福是那样短暂,瞬息即逝,悲痛却来得那样突然,沉重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第二年,胡适母子刚离开台湾,回到绩溪故乡不久,就传来了他父亲胡传病死在厦门的噩耗这家庭的巨变和不幸,在胡适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最初的记忆:  这时候我只有三岁零八个月我仿佛记得我父亲死信到家时,我母亲正在家中老屋的前堂,她坐在房门口的椅子上她听见读信人读到我父亲的死信,身子往后一倒,连椅子倒在房门槛上东边房门口坐的珍伯母也放声大哭起来。

      一时满屋都是哭声,我只觉得天地都翻覆了!我只仿佛记得这一点凄惨的情状,其余都不记得了  胡适的母亲遭到这般沉重的打击,当时还只有22岁多两个月零17天,虚龄也只23岁!她在人生的途路上还刚刚迈开几步,刚刚尝到一点生活的甜蜜,便青年丧夫,做了寡妇,这是一个中国妇女的最大的不幸!而她又“以少年作后母,周旋诸子诸妇之间”,再加上家业中落,经济困窘,诚如她的儿子所说,“困苦艰难有非外人所能喻者”  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苦痛,莫过于许多亲人的相继死亡这23年间,仅婆家和娘家,共死去七个亲人:  1904年 三子胡洪死  1905年 父冯振爽死  1909年 妹冯玉英死  弟冯诚厚死  1915年 长女胡大菊死  长子胡洪骏死  1917年 长孙胡思明死  年纪轻轻的弟妹儿孙,这样接连死去,不断折磨着冯顺弟的精神和肉体其中以她弟弟的病和死,情状最为惨苦中屯流行血吸虫病她的弟弟诚厚,幼习药业,农忙时回家种田,感染上血吸虫病玉英妹死后不久,诚厚的病势转重,腹胀不消,又不忍让年老的母亲知道,便到上庄姐姐家来治病胡适的母亲服侍汤药,夜不解衣诚厚的病情却不见好转她恐怕弟弟有个三长两短,老母亲的暮年就更难堪了。

      听乡间传说割股可以疗病,一天夜里,她便焚香祷告天地,用快刀从自己左臂上割下一块肉来,煎在药里弟弟吃不下去,她又将肉烤焦,夹在锅巴中,让弟弟吃了姐姐如此至诚,但和愚昧相结合,自然不可能起死回生诚厚终于抛下年老的母亲,年轻的妻子,年幼的儿女,撒手而逝,只给人世间又增添一个寡妇,三个孤儿顺弟怎能不十分悲恸呢!  23年的寡居生活,漫长而痛苦,她居然熬过来了!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呢?就因为有她亲生的一点骨血——她惟一的儿子胡适只因为这点骨血,她含辛茹苦,把全副希望寄托在儿子的渺茫不可知的将来为了这点骨血的将来,她愿意忍受一切,献出自己的一切,并挣扎着熬过了23年! 儿子的将来应该是怎样的呢?她具体不知道,只是希望儿子学他的老子,能走他老子的道路她常对儿子述说他父亲的种种好处,叮咛说:  “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尽管她和丈夫只过了六年三个月零21天,她对胡传的思想事业也不真正了解,但她虔诚地崇拜丈夫,尊敬丈夫,爱她的丈夫,可以说是一个丈夫至上主义者胡传亲手写的那些红纸方字,她也终生保存着,视为她与丈夫、儿子三人“最神圣的团居生活的记念”。

      在她的心里,丈夫胡传简直成了一尊崇高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偶像而且,她又以虔诚唠叨的述说与叮咛,逐步在儿子的心里也树起了这尊偶像 为了儿子的将来,她管教很严她没有读过书,却千方百计地履行胡传的遗嘱,送儿子读书绩溪上庄一带,蒙馆学金很低,每个学生每年一般只送两块银元先生教起书来自然也不肯尽心,只教学生念死书,背死书,还动辄施以体罚这样,学生学起来没兴趣,便常常逃学胡适的母亲却与众不同,舍得在学金上下本钱据胡适回忆说:  我一个人不属于这“两元”的阶级,我母亲渴望我读书,故学金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了六块钱,以后每年增加,最后一年加到十二元这样的学金,在家乡要算“打破纪录”的了  因此一着,先生便对胡适另眼相看,特别优待,认真地为他讲书,把一字一句的意思讲得清清楚楚这使胡适得到莫大的好处他后来回忆说,他“一生最得力的是讲书”,正是他的母亲增加学金所得的大恩惠  胡适留学美国那几年,家中经济异常困窘几个哥哥闹着分了家胡适的母亲独立撑持门户,一切亲戚庆吊往来,人情南北,负担委实不轻,乃至靠抵当首饰过年,贫窘之状可见一斑恰巧这时,族中胡守焕因家庭败落,愿将《图书集成》一部大书减价出售胡适的母亲知道儿子想得到这部书,便借钱买下了。

      她宁肯自己遭受困窘,却仍处处为儿子设想,真可以算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的母亲  然而,在儿子的婚事上,她却很不开明她很早就为儿子包办订下了终身大事,也许是盼着早日抱孙子罢  到1918年11月,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人世的时候,虽然只活了46岁,心里却应该是感到宽慰和满足的了她的儿子已经学成归国,当了北京大学的教授,而且成了倡导文学革命的知名人物她感到遗憾的,可能是最后没有来得及抱孙子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生于上海幼年在故乡家塾读书,1904年随兄到上海,先后进梅溪学堂、澄衷学堂,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赴美留学,先入康奈尔大学农科,1912年转文学院,修哲学、文学1915年人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是杜威从此一生信奉杜威的实用主义1916年开始与在美同学讨沦白话文,最后写成《文学改良当议》,1917年1月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这是最早全面系统地提倡白话文的论文,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产生重大影响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新青年》编辑,1920年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五四运动以后,思想逐渐趋于保守1928年受聘担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

      1931年回北大任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32年5月创办《独立评论》抗战期间一直担任驻美大使1946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到美国,次年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图书馆馆长1958年回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中央研究院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为欢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结束时,因猝发心脏病逝世                                           胡适的父亲——胡传  文化大师胡适的父亲,大号胡铁花这当然不是古龙笔下的武侠名人、楚留香的好友胡铁花,而是中过秀才、当过知州的胡铁花胡适的父亲本名胡传,铁花是他的字他最后的官职是台东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地市级在清朝的台湾,这个官职不算小,但他更闻名于世的是诗才胡适曾谦逊自己不会写诗,《尝试集》那类白话诗也确不以文采见长但胡适的父亲胡铁花,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诗人胡传像  我读过他的一些诗,奔驰、狂放而富有生气——“仰视飞云天外起,酒酣愁听大风歌”,在万马齐喑的晚清,应该是踔厉飞扬的然而,在胡适绚烂的文学冠冕上,我们找不到他父亲的名字胡传不甘心做个文人,他前往京师寻找报国机会,又怀揣一封介绍书,走了四十二天,到达冰天雪地的吉林,面见钦差大臣吴大徵,要求随大清使节去解决中俄边界纠纷。

      吴大徵好奇地接纳了这个少年据说,吴大徵曾称赞胡传有治省之才,这也许是胡适的一家之言,但胡传却的确是个称职的地方官当时台湾刚刚建省,在朝廷大臣心目中是个瘴疠蛮荒的苦地方胡铁花却主动请缨,离开怀孕待产的妻子,来不及看一眼新生爱子,就踏上了茫茫海路  胡传到达台湾的时候,首任巡抚刘铭传的改革,已经人去政亡东海危机乌云般翻卷在上空,到处是不安谧的波涛胡传穷尽心血写下了第一部《全台兵备志》他一定又像勘察中俄边境那样,走进了台湾岛的森林、山峡、海口,踏遍了郑成功时代的城垛和荷兰人留下的赤莰城华严世界,任凭我,踏遍云山千叠……”然而在王朝末日,这只是一个文人的梦想  三年后,中日甲午战争打响,胡传征募兵勇、守卫台东,但他的剑还未出鞘,就被光绪皇帝割让台湾的诏书冻住了皇帝下旨:所有在台官员一律内渡,将台湾交接日本胡传拒绝奉旨,做了封建文人最大的反抗他四处奔走,募兵保台,又徒步行走到台南,衣衫褴缕,面见黑旗军老将刘永福,以书生之身要求参战我想,胡适身上那打破千年文字八股的躁动血液,就流动在他父亲喷薄的脉管中  胡传病倒了,被刘永福护送回到厦门,几天后死于时疫那是日军攻占八卦山的第二天作为《全台兵备志》的作者,他应该是最知道八卦山对台南战略意义的人。

      与其说他死于时疫,不如说他死于台湾陷落的可怕命运据说,胡传的家乡流传着他战死沙场的传奇,也许战死是胡传最美丽的神话他壮硕的身躯,停歇在南国的红色土地上,仿佛关于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中数学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单元复习课-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二第二学期.pptx 高中数学事件的关系和运算+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单元复习课-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复习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古典概型课件第一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频率与概率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事件的相互独立性+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平面与平面平行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第9章 统计复习课-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率的基本性质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事件的相互独立性+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教育集团董事长在教师节的致辞(尊享版).doc “双减”背景下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趣味化教学策略探析.docx 超越表面趣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真实情境创设与高阶思维培育的优化路径.docx 高中语文整本书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探究——新课标背景下的模式创新与能力培养.docx 新课标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反思与能力提升路径探析.docx 初中班主任在日常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实践路径与策略研究.docx 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实践路径探究.docx 基于真实学情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索.docx 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安全管理与操作规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