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备课第12单元.doc
7页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第十二单元 风雪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学写10个生字 2、学习一些朗读技巧,做到有感情的朗读(朗诵) 3、领略大自然的美好及给人们带来的幸福生活感受诗的意境,学习联想与想象 4、学习整理资料学习写个人总结 5、“开卷有益”让学生自己品味,培养学生多读自悟,品词赏句 重点难点:1、领略大自然的美好及给人们带来的幸福生活感受诗的意境,学习联想与想象2、学习整理资料学习写个人总结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观察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单元措施: 1.预计9课时完成教学 2.语文天地中“畅所欲言”的内容安排在主体课文学习中进行 3.鼓励学生自读、交流,联系背景资料理解课文,加强学生阅读水平和复述能力 瑞雪图 认知目标:学习生字词;能力目标:能流利朗读课文理解作者表达的喜悦之情学习本文抓住下雪前的天气变化和下雪时、下雪后的景色特点进行记叙、描写,并在描写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初步了解动静态描写 重难点:理解作者表达的喜悦之情学习本文抓住下雪前的天气变化和下雪时、下雪后的景色特点进行记叙、描写,并在描写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初步了解动静态描写 教学方法:讲读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词;能比较流畅的通读课文。
一、谈话引入课文 1、对于生活在南方的我们来说,在冬天是很难看到雪的今天,我们也来一起欣赏一下这美丽的雪景在看雪景前,我们先来阅读《雪》,了解雪花是怎么样子的2、生读《雪》看雪花和雪景的图片2、导入:四十几年前,在我国的胶东半岛上,下过一场大雪当时,正是自然灾害严重,农业欠收的时候,这时候下一场雪是多么的及时啊!著名作家峻青怀着异常高兴的心情写了一篇文章《瑞雪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1、 分析题目:雪后的壮美景色,表达了人们喜爱雪、赞美雪的感受和态度“瑞雪”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一)、学习字词 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指导重点词语二)、整体感知课文 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师总结: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4部分,一、下雪前;二、下雪时;三、下雪后;四、点题,赞扬雪景 板书: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赞扬雪景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指名读课文,思考:下雪前,天气有什么变化? 齐读课文,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抓住什么特点写?(来得快)(板书:骤然变冷) 三、 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二——四部分,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一、复习1、 生字词2、 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齐读课文,思考:这是一场怎样的雪?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1、 下雪中的景象是怎样的?课文是怎样把这场雪的“大”写出来的?2、 小组讨论3、 汇报下雪的情景是这样的“鹅毛……就白了只听见……压断了通过作者看到的和听到的写雪“大” (板书:下得猛)3、 找出这一段的的象声词,说说它们模拟了怎样的声音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师范读课文,生思考105页填空题:雪后的景色,先写( ),再写人;先写色彩,再写( );先写静,再写( );先写( ),再写近处 2、课文,找到写“景物、人物”“色彩、声音”“静景、动景”的句子,读给老师和同学听 3、1)、下雪后,又是怎样的景象?请自读第三部分思考:这一段的两个小节,写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板书:雪大、雪美、人欢)(1)“整整”(说明下雪时间长,雪下得大 指导朗读:语速慢、语气稍重(2)“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怎样写雪大? “嗬!好大的雪啊!”(两个感叹号突出作者看到大雪景象的惊叹 指导朗读:突出“好大”,惊叹的语气(3)从“罩”“厚厚的”“粉妆玉砌”整体感受雪大、景美。
整体写) 1)指名读 2)说说你对“粉妆玉砌”的理解?(用白粉打扮,用玉石砌成,形容雪后一片白色的世界 3)想不想亲眼看看粉妆玉砌的世界?先闭上眼睛,自己想象一下画面,——睁开眼睛出示画面:田野中、树林里、屋顶上、公园里的雪景图) 4)雪景美吗?(生:美)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 5)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练读、指名读、齐读) 6)说得好,读得也好老师送你们几个描写雪景的词语 银装素裹、白雪皑皑、洁白无暇、冰凝雪积) 你还能说出其他的词吗?(4)从(部分描写)树上积雪的静态描写、动态描写中感受雪大景美静态、动态) 1)(指名读、说)雪大、景美在什么地方?(找出有关词语) 2) 大家看——(出示柳树、松树积雪图)感受“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挂满、堆满” 小结: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玉树琼枝,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 指导朗读:亲切、喜爱之情 “簌簌地”“玉屑”“随风飘扬”“五光十色”(动态的雪景也很美 指导朗读:欢快、活泼 小结;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静态描写给人以幽静秀雅之感,动态描写给人明快热烈之感。
这一动一静使景物特征更加鲜明,使画面更加迷人 (5)感受“人欢” (出示图)下雪后,孩子们在干什么?(指名说) 他们可高兴啦!谁能读出高兴的语气?(指名读) 孩子的笑能把雪震下来吗?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表达喜悦的感情) 板书:人欢 作者抓住了雪大、景美的特点,给我们描绘出一个童话般的雪的世界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写,再到粉妆玉砌的世界中去尽情地遨游一番吧!(配乐朗读:生自练、指名读)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雪后的美景再一次浮现在老师的眼前四、总结:通过语速语调的轻、重、缓、急表现人们雪后的愉悦心情五、板书设计:第一天白天下雪前天气骤变、寒风刮来第一天夜里下雪时大雪分飞第二天白天下雪后粉妆玉砌、欢乐祥和六、作业设计:、1、 找出好词好句2、 感情朗读板书设计: 前:冷、云、风瑞雪图 中:大片大片 变白 簌簌 瑞雪丰年 后:雪大景美 人欢七、教学后记:下雪的早晨认知目标:掌握两个生字词能力目标:流利朗诵诗歌 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经历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重难点: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经历教学方法:朗读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欣赏了瑞雪图,体会了作者对入冬的第一场雪的赞美人们赞美雪,不同的人对雪的感受不同,又这样一位作家,他笔下的雪有别样的滋味让我们一起来品读二、 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三、 再读课文1、师: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课后第1题:诗人想到了夏天在树林里的小孩子天真活泼玩耍的情景2、自读第一小节,思考:诗人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3、慢慢地、静静地读一读诗歌,找出描写作者在下雪的早晨想到的诗句并细细的读一读4、教师范读 5、自读全诗思考:诗中描写的小孩是谁呢? 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表达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期盼儿童永远快乐,幸福6、指导朗读7、人们常常在冬天时想着夏天,夏天时想着冬天,你有过着类似的经历吗?四、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找出还有什么不懂得五、 试着背一背这首诗歌六、 教师总结学习情况七、 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八、板书设计:下雪的早晨——(想到)夏天的树林洁白的雪 小男孩世界多么静 天真、活泼九、教学后记: 语文天地12认知目标:积累本单元的好词佳句能力目标:1、巩固积累的方法。
2、通过开卷有益的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3、学写总结的方法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勤于观察、认真思考、善于想像的好习惯重点、难点:巩固积累的方法通过开卷有益的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学写总结的方法教学法:讲读法,背诵法教学课时:5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我的摘录笔记1、读一读2、再读画线的词,抄一抄二、多音字组词1、查字典做一做2、反馈3、齐读三、抄写好句1、读——抄——再读体会四、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第一句选自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意思是:雪花飞舞,就像忽然一夜间吹起了春风,千树万树的梨花盛开了一样第二句选自北宋诗人卢梅坡《雪梅》八、 总结第二课时:畅所欲言一、 看一看通过看录像等方式,留心观察雪花的形状、颜色、大小等,体会雪花的外形特点观察雪花飘舞的样子按顺序观察雪景,注意房顶上、树上、马路上、旷野中下雪后的不同景象二、议一议 抓住感兴趣的话题讨论二、 说一说说前理清思路,想好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说是重点说清某一封面的内容即可,注意描写顺序: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等四、教师总结学习情况第三课时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语文天地》。
二、讲授新课:(一)阅读短文《深山风雪路》1、 指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2、 思考:写了一件什么事?3、 在预习过程中,你对短文有哪些感想?说一说谈体会:写法:写出老吕的音容笑貌,又点出了他的历史经历找出写雪景的语句,以些衬托、暗喻老吕,表现老吕不畏寒冷,坚毅挺拔,尽职尽责的精神4、 指学生结合自己朗读的情况,说说阅读体会和感想说说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5、 集体交流,互相补充,点评三、 课堂小结:第四、五课时:写学期总结 1、学生看例文,说说它和我们平时见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总结:(1)内容比较单一;(2)没有对过程的描述;(3)分条列出 2、 指导总结的写法 专题总结和综合性总结 突出学期的概念 想一想,自己本学期在哪一方面或哪几方面进步最大,确定写的内容 分析自己为什么会有进步或做过哪些努力,取得了什么经验,分条列出 找出在此方面存在哪些不足或今后努力的方向,奋斗目标等 3、 写总结的格式 4、 动笔写总结 5、 交流自己的总结,6、 师生评议 7、评讲 8、教学后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