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人教版科学第4课时认识星座教案(一)打印版.docx
4页2023年六年级人教版科学第4课时认识星座教案(一)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2)从不同角度观察,星座图形也不同2.探究目标会制作“北斗七星”模型,并能对模型进行合理的推理和解释二、知识梳理1.在夜晚观星中,我们可以看到天空中有许多闪烁的星星这些星星绝大多数是太阳那样的 恒星 ,天空中众多的恒星组成了不同的 星座 2.为了 方便认星 ,人们把星星分成了群,划分成不同的 区域 ,根据它们的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者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这些天空中被人们划分成的不同区域就称为 星座 3.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统一将全天星空划分为 88 个星座 4.天空中的星星虽然遥不可及,但我们可以通过建 星座模型 来帮助我们认识星座用投影机的光从 不同角度 照射星座模型,橡皮泥小球在屏幕上投下的影子 不同 5.星座是 远近不同 、 没有联系 的恒星在天空中的 视觉图像 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像也 不同 6.北斗七星是 大熊 星座的明显标志 7.光年是 长度 单位,一般用于计量天体间的距离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行进1年的距离,约为 9.46万亿 千米。
三、实验解析1.实验重现(1)探究问题:如何建一个星座模型?(2)实验材料:边长为5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纸板、细线、橡皮泥、手电筒3)实验步骤:①准备一张边长为5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纸板,按图所示打上7个小孔见右上图)②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厘米、12厘米、15厘米、17厘米、27厘米、27厘米、14厘米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小球③用投影机的光从四个 不同角度 照射星座模型,橡皮泥小球会在屏幕上投下影子把观察到的由橡皮泥影子组成的图像画下来 (4)实验记录:不同距离、大小的橡皮泥,在屏上的投影能够形成“北斗七星”图像5)实验结论:星座是 远近不同 、 没有联系 的恒星在天空中的 视觉图像 2.指点迷津 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要用长短不同的细线去悬挂小球? 这是因为构成北斗七星的七颗星距离地球远近不同这样从不同的侧面去照射时,就会得到不同的图像 4/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