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docx
7页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华罗庚说过 “: 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 ,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 ,地球之变 , 日用之繁 ,无处不用数学 ”这是对数学与生活、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的精彩描述 新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应注重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际相结合 ,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 ,注重从学生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 ,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知识以及作出决策的能力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现代教学论指出 : “获取数学知识并不是最终的目的 ,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科研、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重视知识的应用 ,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一种技能 ,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数学乃至科学发展道路 因此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的方法 ,掌握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突出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以展现数学本身的魅力 ,拓宽学生视野 ,促进思维发展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实现数学与生活更高层次上的整合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有了这种意识,学生就能将已有的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实践中去1. 以事实为背景 ,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实际数学是和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 ,许多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生产、 生活实际 教师要善于发掘生活中的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 ,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因此 ,教学应从学生所熟悉的实际情境出发 ,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如教学百分数意义时 ,教师可先让学生想一想、 说一说在哪里见过百分数 ,对百分数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跃跃欲试 ,有的说“纯牛奶 100%全是牛奶 ,不含杂质” ;有的说“羊毛衫含羊毛80%,就是羊毛的含量占其中的 80份……”多好的认识啊!在此基础上 ,我顺着学生的思维轨迹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化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效果非常好这样 ,学生就会渐渐明白 :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 ,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2. 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学家弗雷登塔尔教授提出 :要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发现并创造数学即强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教学 教新知识时 ,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可以成为构建新知识的事实材料 ,这种事实材料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如 :在教学“圆的认识”的巩固延伸时这样安排 :在平静的水面上丢进一块石子 ,它突起的波纹为什么是一个个圆形现在你能用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简单解释一下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 )生 A: 石子丢下去 , 就好比一个圆的圆心生B:这个波纹无论怎么往外扩散,它离中心点的距离都相等 ,小的时候相等 ,大的时候也相等生C:这里实际上就是圆的半径处处相等再简单的自然现象中 ,有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规律 在我们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 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并且成为美的使者或化身 (课件出现生活中常见的圆 )这样创设情境 ,引发学生思考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生存空间去发现新知识的 “原型” ,就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 ,体会到学习新知识的价值 ,培养学生善于用数学眼光去发现 ,用数学头脑去思考 ,揭示事物本质 ,使知识在应用中得以深化二、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中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是学习数学的宗旨 无论是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还是空间观念的强弱 ,都集中反映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上 通过知识的综合应用 ,可以检验知识领会水平与巩固程度。
1. 加强知识的实践性 ,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前提学生掌握一个新知识、 理解一个新概念 ,往往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回到具体实践的过程 ,建立概念更要充分体现知识的实践性 ,为学生创设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条件和机会 ,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基本保证如 :把一个圆柱形状的物体沿着底面平行的方向截成三段,或沿着底面直径 ,从上向下切成相等的两块 ,表面积发生怎样的变化 ?教学时我让学生准备了黄瓜和小刀 ,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 ,形成表象 ,使学生认识到 : “拼”使表面积减少 , “切”使表面积增加 ,切的方向不同 ,增加的面积也是不同的 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 ,进行解题训练 这里的操作虽然简单 ,但是它却把抽象的认识具体化、形象化 ,化静为动、由动促思、由思促说 ,真正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这个真理 ,为学生应用概念灵活解决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践活动对于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训练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任何知识只有亲身体验 ,才能理解深刻 ,运用自如如教学“步测和目测”后 ,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到操场测量一下 ,体验步测和目测 又如在教学平均数后 ,用步测的方法测量学校到家的路程等。
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体会到解决问题是一种享受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探究意识得到增强 ,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潜能得到充分展示2. 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 ,体现数学的应用性学生的解题能力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培养、 提高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 认识周围事物 ,尽可能为学生接触现实生活、了解社会提供更多的机会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学数学是为了更好地用数学 ,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如 :在教学百分数时 ,可以让学生对家庭中一月的日常开支作统计 ,包括费、水电费、吃穿等费用 ,然后求出各种开支占总开支的百分之几 在此基础上再研究如何节约开支 ,确定节约开支的重点项目 学生搜集信息 ,并把信息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整个过程都是学习百分数的真实体验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 , 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数学教学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在感知、 认知的气氛中想学、 乐学、 会学 ,并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为解决数学问题积累经验 ,培养应用意识责任编辑 邹韵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