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说明文阅读答题要点与训练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gege****666
  • 文档编号:363541778
  • 上传时间:2023-10-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7.87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说明文阅读答题要点与训练一、说明文考点1.说明文的分类根据说明对象不同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根据语言特色可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生动性说明文)2.说明文的结构(1)总分式(包括总分总、总分、分总); (2)递进式;(3)并列式;3.说明文的顺序(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按照事理的关系来安排先后顺序的,一般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低级到高级、由原因到结果、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特点到用途等的顺序进行说明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4.说明文的方法及作用(1)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2)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3)打比方: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4)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5)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6)下定义: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使说明更严密7)作诠释:具体地解释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8)摹状貌: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9)画图表:具体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10)引用(引资料):引资料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更权威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5.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1)准确性(2)严密性(3)生动性二、说明文题型及答题格式(一)说明文标题的作用(妙处)常见说明文题目类型:以说明对象为题目 如《苏州园林》《蝉》;‚对象+特征如《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太阳能光伏发电》ƒ设问句形式《今天你低碳了吗》„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设题《猕猴桃的奇异之旅》《大自然的语言》《时间的脚步》《植物的熊猫-四合木》常见命题:1. 这篇文章标题的妙处是什么?2. 文章为什么以XX为题?请谈谈你的理解答题公式】(1) 事物类说明文——点明说明对象是……,交待了(说明对象)……的……特征/特点/作用/功能等(有些题目只有说明对象);事理类说明文——概括了说明内容(2)运用了……(修辞、写作手法、句式),生动形象,新颖别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或引发读者思考(二)关于开头段的作用命题方式:1、 文章开头为什么从X写起?2、 简要说明第一段的作用?3、 开头几句有什么作用?4、 第一段xx为开头有什么作用?5、 文章开篇介绍了xx,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1、一般性开头①引出说明对象,点明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物类说明文)或引出说明的内容(事理类说明文)②引出下文对XX的说明。

      ③提出说明的问题2、引用故事、重大新闻事件的作用①引出本文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3、开头如果是设问句①引出说明对象XX或内容;②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4、引用古诗文、歌词等:①  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②  为文章增添文学色彩三)中间段的作用①  内容上:运用了……说明方法,……(说明方法作用术语)说明了(说明对象)......特点或内容;②  结构上: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总结上文(承接上文)……;引出下文……(四)结尾段的作用①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功用、意义);②总结全文,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③问句结尾,引起读者思考,警醒读者④呼吁结尾,引起人们共鸣,引人深思,提出一些希望、展望、思考、预测等五) 某几段落顺序能不能调换①不能,因为第X段到第X段是按照XX顺序说明的,调换顺序之后就打乱了,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或调换后不合符逻辑或不符合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②不能,因为第X段到第X段照应第X段的……,调换顺序后就不照应了某段落内语句顺序能不能调换①某名说明了.....,某句说明了......,他们之间是_____顺序,若调换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或不符合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所以不能调换。

      ②不能,某句说明了.....,某句说明了......,照应上文中“.某句话,所以不能调换六)、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类型1: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答题思路1:①表态:一般是不能删去②解释:解释这个词在句子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③比较:比较删去前后的句子意思的区别+删去后与实际不符或太过绝对④总结:加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答题格式:①不能删去,②(指出加点词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用近义词解释加点词,并用近义词替换加点词解释原句说明……(的特征),或抄写原句,把加点词换成近义词,③删掉加点词后句子变成了什么意思 + 删去后与实际不符或太过绝对,④加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例:不能删掉因为“XX”一词表示……,是……的意思,说明……,删掉后,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这与实际不符或太过绝对XX”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举例:“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答:不能删;“几乎”表程度,是“差不多”的意思,说明石拱桥数量多,差不多到处都有;去掉后,就变成到处都有,太绝对,与事实不符;加点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类型2:加点字词有何作用?××词好在哪里?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答题思路:先判断是生动性的语言,还是平实性的语言再结合语言特点具体分析加点词在句子中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生动性语言答题格式:①用了“××”词,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更通俗易懂②某词运用打比方(比喻、拟人、描写等),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更通俗易懂平实性语言答题格式:用了“××”词,(指出加点词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用近义词替换加点词解释句中说明……(的特征),或抄写原句,把加点词换成近义词,加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类型3: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及在句子中说明了……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及换了后句子意思有何改变(4)替换后与实际不符,所以不能换类型4:分析说明文文章或某语段语言的生动性答题格式:1、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描写事物状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语言活泼清新3、运用成语、四字句的使用都能使文章自然流畅,富有情趣。

      举例: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答:运用描写这一表达方式,通过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卢沟桥上石刻狮子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丈、仞、寻,谁最长?①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里,有一道题是关于古代长度单位的:“‘白发三千丈’‘一片孤城万仞山’‘千寻铁锁沉江底’中,丈、仞、寻这三个长度单位哪一个最长?”要想解释这个问题,首先要讲清楚“尺”这个单位②《说文解字》里提道:“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之体为法尺是最便捷的由人体确定下来的长度单位,也是其他单位的参考③“一尺”是男子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跨度,十寸为一尺在当今出土的文物中有相当多的“尺”,标准不一若以汉代为例,一尺的长度相当于现代计量的 21.35~23.75 厘米④我们很熟悉“咫尺天涯”这个词语,把这个词语拆开来讲,天涯很远,咫尺很近近就近在两者测量方式一样,只是“尺”以男子的手测量,而“咫”以女子的手测量因为男子的手一般会大于女子,所以“尺”比“咫”长⑤有了“尺”,“寸”也就清晰了古有记载,手腕向里三指,即为一寸在篆文中,“寸”字看上去就像是在手腕的下面加一横,如同中医切脉时的位置,即离手腕三指的脉口。

      因此,一般来说,八寸为咫,十寸为尺⑥说到“寻”字,甲骨文里“寻”的字形像一个人伸开双臂的样子而《说文解字》对“仞”的记载为:“仞,伸臂一寻,八尺因此,“寻”和“仞”都约为八尺,相当于一个人伸开臂膀的长度不过,八尺为仞是在周代的规制里设定的,后来的朝代里也有所改变⑦尽管寻与仞的长度相似,但用词别有讲究《正字通》里记载:“古以周尺八尺为仞,中人之身,长八尺,两臂寻之,亦八尺,两足步之,亦八尺度高深以仞,度短长以寻,度地以步意思就是,身高用尺,高度用仞,长短用寻,测量土地用步⑧荀子在《劝学篇》里写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跬步”就是半步而关于“步”的长度衡量,历代不一⑨从周代至汉代,按照“步尺法”来计算,一步等于六尺到了唐代逐步演变为一步等于五尺,那么一里大概是三百步如果要至千里,则需要走上三十万步 ⑩据《说文解字·十部》记载:“丈,十八也,从又持十意思是十尺为一文而“墨”“丈”之间的关系在《小尔雅)中有记载:“五尺为墨,倍置为文“寻”“常” 之间则在《仪礼·公食礼》中注明:“丈六尺曰常,半常曰寻总结起来就是,一丈等于两墨为十尺,一常等于两寻为十六尺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3 Same or Different重点短语和句型汉译英练习(附参考答案).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7 When Tomorrow Comes重点短语和句型汉译英练习(附参考答案).doc 语文《六国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六国论》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祝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说“木叶”》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2024—2025学年高一文言文特殊句式初探.pptx 语文《六国论》理解性默写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与妻书》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轴与绝对值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北师版)七年级下册'期中综合复习'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多项式运算'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立体图形展开图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线段与角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北师版)七年级下册'平行线性质'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北师版)七年级下册'三角形性质'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逆定理'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猜您喜欢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练:《泪(永巷长年怨绮罗)》赏析及同步练习.docx 高三语文每日专练课时作业209.docx Unit+3+Reading+and+thinking+教案 高一上学期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docx Unit+3+Lesson+13 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pptx 高考作文主题训练:有一种爱叫放手.docx 备战2024年高考文言文专项突破之教材复习(《赤壁赋》学生版).docx 位移-时间图像与测量++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Unit+3+Listening+and+speaking+教案 高一上学期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docx 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小镇做题家.docx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资料---性格类型与职业匹配 教学设计.docx 《静女》 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271融法于内铸法于魂:文与人之法.docx Unit+1-2复习 七年级英语上册.docx 第三单元小测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学案 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 古典概型教案 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第二册+.docx 读后续写++比赛收获类(内向的我参加英语演讲比赛)讲义 高考英语作文复习专项.docx Unit+1+课文知识点归纳清单 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62+After+the+fire+讲义.docx 高考作文主题训练:青衿怀壮志行稳方致远.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