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教学设计.pdf
10页1 人教版人教版初三初三化学第三单元课题化学第三单元课题 2 2 原子的结构原子的结构((二二))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广州市第三十七中学 吴国强 基本信息基本信息 教材课题 《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年 5 月第 1 版 第三单元课题 2 原子 的结构(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课型课时 新授课 第二课时 2016 年 09 月 23 日用 授课班级 授课人:吴国强 教学班:广州市第三十七中学 初三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 本课涉及微细、肉眼难以感觉的原子的构成、离子及其形成的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 难点传统课堂依靠一些有限的图像以及语言文字进行讲述,初中学生难以理解、掌握这些化 学微观知识,传统教学的理念、条件限制了这问题的解决 本课就是利用数字技术优势,不但化抽象为直观,用图文、影音、动画、互动软件等多方 面对学生进行微观教学,启迪思维,建构知识体系,对学生学习信息、成效及时反馈和评价, 更重要是促成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从传统单一的课堂学习向多种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力、宏微结合学习化学的习惯,有助于学生理解物质的组成、变化等化学 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本课学习应包括三部分: 一、课前学习,课前部分学生参与本课学习视频(微课)制作,课后在课室的一体机上播 放本课学习视频让学生学习,与信息科进行学科合作,分批组织学生中午用十五分钟左右到电 脑室利用 Moodle 网络学习平台学习初中化学微观教学的系列视频、文本材料,并完成相应前 测题,利用 Moodle 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作记录,对测试进行数据分析,为堂上教学提供科学 的数据支持,将数字技术和化学教学信息资源整合和运用在初中化学微观教学上; 二、课堂学习; 三、课后学习,课后练习和作业的相应视频(微课),学生根据需要自主到 Moodle 网络学习平台学习,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支持,有针对地让一些学生做后测题目,并利用平 台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 获得学生本课学习准确的情况和成因, 以便实施个别等干预行为, 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本课学习任务 “智慧课堂”要为学生进行高效学习、快乐学习、拓展性学习、个性化学习、碎片化学习, 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且整体不增加学生负担而不断努力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 2 原子的结构中包括: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原 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第二课时)、相对原子质量(第三课时)四部分内容。
本课安排在 《课题 1 分子和原子》及上一课《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之后进行教学,本课内容地位重 要,让学生知道原子中电子在核外是分层排布,特别是原子最外层电子结构决定了原子的化学 性质和原子的分类,体现微观结构影响宏观物质性质的本质,知道离子的形成,离子也是构成 物质的粒子 从学科的角度来看本课是化学微观教学的入门课之一,为初中和高中必修、选修后续课程 学习,从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做准备,为学习化学键等从微观 本质上揭示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关系做准备 学生分析学生分析 2 学生已有知识: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2.认识了分子、原子的概念; 3.初步了解原子内部的的构成;4.了解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氨气、氧化汞、硅等物质 的微观构成;5.接触了一些物质的化学符号如:C、S、P、Fe、Pb、O2、N2、CO2、H2O、SO2、P2O5、 Fe3O4等 初步具备了学习化学概念的能力,但空间想象力、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还较弱如 何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好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结构决定性质是本课学习中的关键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一、一、知识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看懂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核 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的图示形式; 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由于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原子最外层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原子 的类别和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3.能说出原子转化为离子的过程,能根据结构示意图、原子得失电子的信息书写相应的 离子符号,知道离子符号的含义; 4. 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二、二、能力目标:能力目标: 通过原子结构模型、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和离子的形成的相关讨 论,以及数据、图、表、磁贴模拟运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能力,提高 信息加工和模型认知能力,了解用对比的方法去研究问题 三、三、情情意意目标:目标: 1.激发学生探究物质构成奥秘的好奇和兴趣,培养“世界物质性、物质粒子性和物质可 分性”的观念 2. 培养“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培养分类思想:“相似结构一类粒子性质相似,不同 结构各类粒子间相互影响而至结构转变”培养宏微结合研究问题的观念 3.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让学生接触一些化学发展史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重点:1 原子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2. 离子的形成 难点: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数字技术辅助教学 技术设备技术设备 是否使用触屏一体机、实物投影 是 是否使用电教控制平台 是(课前、后学生自主在电脑室 Moodle 网络学习平台学习) 是否使用视频或音频 是 是否有演示实验 否 是否有学生分组讨论等活动 是 使用的课件类型 PPT 教学模块教学模块 ★模块 1:情景引入,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怎样运动 3 分钟 ★模块 2:建构活动,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原子结构示意简图 7 分钟 ★模块 3:讨论探究,原子最外层结构影响原子分类和性质 8 分钟 ★模块 4:讨论探究,离子的形成和离子符号 10 分钟 3 ★模块 5:建构网络,宏观物质、微观粒子和表征符号的关系 4 分钟 ★模块 6:历史智慧,回忆人类研究原子的结构的历史,小结本节的收获 4 分钟 ★模块 7:练习评价,4 分钟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课堂课堂教学教学:: ★模块 1:情景引入,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怎样运动 3 分钟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教学内容 数字 技术 设计 意图 组织 展示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这袋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学习离子前我们 先回顾上节课知识。
PPT1 期望 提问 参考原子构成的模型图,由里而外具体描述原子的构成 PPT2 温故 知新 运用 图形 数字 数字 定量 研究 问题 引导 回答 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 原子核,和围绕着原子核作高速运动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引导 回答 质子所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电量相等, 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是不显电性 提问 思考 请同学们看画面上三个数据, ①1 米缩小一百倍等于 1 厘米 ②1 米缩小了百亿倍约等于原子的直径③ 1 米缩小了百万亿 到千万亿倍约等于原子核的直径约这数据说明了什么? 回答 原子体积很小,原子核的体积更小 讲述 电子在核外的有限空间作高速的运动有它的有特殊性 ★模块 2:建构活动,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原子结构示意简图 7 分钟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教学内容 数字 技术 设计 意图 讲述 提问 观看 同学们认真观看核外电子排布视频后,请说一说核外电子运 动、排布的规律和特点 PPT3 视频 动态 直观 提问 同学们刚才看了视频,请描述一下原子的核外电子是怎样排 布的,有什么规律? PPT4 用生 活中 鲜活 的例 子辅 助理 解学 科中 的深 奥的 问题 回答 分层排布;每层所容纳的电子数是有限度的,原子最少有一 个电子层,而有的原子最多可以拥有七个电子层…… 讲述 原子的体积很小,电子在核外作高速的运动,电子的运动有 自己的特点。
从核外电子的运动的空间来说,有点像棉花糖那样由里而外 一层一层的,有一定的空间和层次 核外电子运动不是在有限的点、线、面上运动,而是在一定 的空间区域上运动,这样的区或叫做电子层 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具有不同的运动状态,像画面的车 子那样依携带的燃料数量的不同而有不活动范围,能量不同的 电子它们分别在不同的空间区域中运动,能量较低离核近,能 量越高,离核越远核外电子是按一定规律分层运动(排布) 板书 笔记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运动又叫分层排布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运动又叫分层排布 4 讲述 讨论 阅读 以质子数为 13 的铝原子为例讨论铝原子的核外总共有 13 个电子,第一电子层填满最多 2 个电子,第二层填满最多 8 个 电子,剩下的 3 个电子排在第三电子层 如果要按上面的样子把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画出 来很麻烦,能有更好方法吗?阅读课本第 54 页 PPT5 范例 分析 板书 笔记 2.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结构 实例 详解 提问 中间这个圈表示?“十”号表示?这圈中的数字表示? 回答 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质子数,也等于核电荷数。
铝原子的原子核带正电,质子数是 13 提问 圈外的弧线表示?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回答 圈外的弧线表示电子层,离核最近的是第一层,那么稍远的 就是第二层,然后就是第三层,在这的第三层也叫最外层 弧线上写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所容纳的电子数铝原子 有 3 个电子层,第一层排 2 个,第二层排 8 个,第三层也是最 外层有 3 个电子 提问 讨论 发生化学反应时原子直接受影响的肯定是那部分? 回答 最外层电子 提问 练习 【练习一】、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原 子核内有______个质子,核外共有______个电子层,最外电 子层上有______个电子 PPT6 巩固 练习 追问 原理 追问 回答 16,3,6 提问 讨论 从多个的原子中对比找出核外电子排布的一些规律: PPT7 观察 中对 比思 考中 找规 律得 结论 回答 核外电子是按照能量由低到高、离核由近而远的顺序分层排 布,第一层最多容纳 2 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 8 个电子 讲述 板书 回答 笔记 3.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 (只有1层的, 电子不超过2) 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 (只有1层的, 电子不超过2) 。
★模块 3:讨论探究,原子最外层结构影响原子分类和性质 8 分钟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教学内容 数字 技术 设计 意图 展示 讲述 提问 观看 思考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展示钛合金眼镜架)以前钛合金的产品很少也很贵,现在比 较普遍了,原因是用新的焊接技术很好地解决了钛合金难焊接 的问题,画面上的焊枪除了连接三条电源线外,还有一条粗的 管子送入一种气体在焊口处形成保护气层,送入的是什么气 PPT 8 视频 化学 与新 科技 生活 结合 5 体?留意屏幕的文字! 阅读 信息 回答 氩气 讲述 提问 为什么氩气可作保护性气体?我们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对 原子的分类和化学性质影响说起 提问 阅读 讨论 笔记 阅读课本第 55 页,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对原子的分类和化学 性质有什么影响?我们根据下图来讨论并完成下表: 原子最外层原子最外层 电子数电子数 原子分类原子分类 金属原子金属原子 非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 稀有气体原子稀有气体原子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PPT 9 小组 合作 深入 研讨 对比 研究 引 导 归纳 回答 最右边这组有氦、氖、氩的原子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左边这组有“金”字旁的是金属原子。
中间这组有“气”、“石”字旁的是非金属原子 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具有 8 电子(氦为 2)的是相对稳定结 构,不易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少于 4 个,要想达到最外层 8 电子的稳 定结构通常是采用什么方式容易? 失去最外层电子的方式容易一些 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多于或等于四个,要想达到最外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