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版《圆》教学设计+——马俊言+.doc
10页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圆的认识学科数学学段: 高段年级六年级相关领域图形与几何 领域教材书名:北京市义务教育教科书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年 7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马俊言窦店中心校 15901119350讲课者马俊言窦店中心校15901119350指导者姚 颖房山进修学校13522102627课件制作者马俊言窦店中心校 15901119350其他参与者马俊言窦店中心校15901119350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2011版课程标准十大核心概念之一空间观念是这样描述的: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描述圆这一图形运动和变化为了发展学生以上能力,我设计了“将篮筐的位置和游戏中学生站点与圆的要素进行对比勾连”、“在圆规中体味圆的要素”、 组织学生“依据半径是30厘米的圆想象是在生活中哪个实物的面上”等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在总目标中强调:“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重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增强受这一理论的支配, 整个教学设计,无论是圆的特征,还是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的理解与抽象,都是学生结合投包游戏,观察、思考、想象、比对而得出。
总目标还要求学生能“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具备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学生对圆的本质属性有了充分的认知之后,引导学生运用“一中同长”解释车轮的外形为什么是圆的这一设计,是为这一目标而服务的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 北京市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 第五单元 圆的认识教学方式: 本节课主要采用讲授、启发与操作、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学准备:多媒体 实物投影 ppt课件 习题纸学生情况: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以往学习的正多边形,是由线段围成,它们对角线交于的一点,与多边形上任意一点连接起来,只有数个内角顶点与中心点的距离相等,其它各点则不然而圆是由曲线围成,其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距离相等,这是二者间的根本区别,因为如此,“一中同长”就成为圆的本质属性二者也有联系,如:都是被围成的、封闭的平面图形但是,这些,学生知道多少?有多少同学会用圆规画圆?他们知道“圆心”、“半径”、“直径”等名称吗?关于圆,他们又有多少了解呢?带着疑问,我对学生进行了学前调研调研目的:1. 学生在认识圆之前是否知道怎样画圆?2. 学生是否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3. 学生能否在圆内画出“半径”和“直径”?4. 学生是否知道直线图形和圆的联系和区别?前测对象:六(3)的36名学生。
本次调研,我采取了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情况如下:调研情况统计:前测内容答题情况统计分析1.你以前画过圆吗?画过97.4%97.4%的学生有过画圆的经历通过访谈,发现学生对这里的“画圆”的理解,比较简单,有的学生这样说:“就是用笔这样画一个圆圈儿,”可见,这样的学生对于圆,还没有一个理性的理解没画过2.6%2.你能画一个圆吗?打算用什么工具画?胶条(用圆的东西)47.4%学生在低年级已经对圆有了初步认识,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大量外形是圆的物体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积累,47.4%的学生能够借助外形是圆的物体(如胶条)来画圆,说明这部分学生对圆有模模糊糊的认识同样,也有47.4%的学生选择用圆规画圆(包括一名选择用两支笔组合起来),但是访谈中,发现,学生使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不准确圆规47.4%其他(其中半圆仪、两支笔)5.2%3.你知道“圆心”、“半径”、“直径”这些名称吗?都听过15.8%71.1%的学生听过“圆心”、“半径”、“直径”这些名称但是能够准确画出半径和直径的学生只有39.5%,这部分学生虽能准确画出“半径”、“直径”,但当问道“什么是半径?”“什么是直径?”时,学生这样答道:半径就是圆里面一半的长度,直径是猜测画出来的。
如图)学生对圆的本质属性也有一知半解的认识60.5%的学生不会画,或者画的不对部分听过71.1%没有听过13.1%4.在已知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准确画出39.5%不会画或者画的不对60.5%5. 你觉得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与圆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呢? 38人中只有6个学生能够明确指出这些图形和圆的共同点,即都是平面图形、都“没有开口”能从“是否有角”、“所围成的边是线段还是曲线”两个角度分析他们的不同之处6.用你的话说说什么叫圆?只有5个学生能够用“棱角”这样的字眼来描述圆,大部分学生对圆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圆圆的圈”、“手轻轻推可滚动”这样感性的认识上7.关于圆,你还知道些什么? 从调研和访谈中,发现,有的学生甚至知道圆周率、圆的周长等知识,可见,在学生的头脑中,对圆的了解,并不是一张白纸我的思考:通过研读教材,我认识到,以前学的常见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则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掌握直线图形的定义、特征,为本节课获得圆的定义,认清圆的本质属性,奠定了基础通过学情分析发现,学生对圆,已形成了关于圆心、半径、直径的一些表象,冥冥之中,对圆的本质属性也有模模糊糊、一知半解的认识。
但是我判断:以学生的认识水平,很难联想到,过去对线段图形的认识正是他们获得圆的定义的途径;线段图形与圆的不同之处,正是他们认识圆本质属性的知识基础因此,我把围绕“一中同长”,认识圆的特征,形成和理解相关概念,建立空间观念,作为本课重点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教学目标】1、 在参与探究游戏公平性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认识、理解圆的本质属性2、 在经历参与观察实物和操作等实践活动,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再到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 体验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积极参与的兴趣、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提升动手实践能力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圆的本质属性,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难点】理解圆的本质属性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一、游戏设疑导入,渗透知识本质二、探游戏中的数学,体验中获取新知三、沟通圆与游戏,揭示“一中同长”四、知识回归生活,发展应用意识五、回顾归纳总结,内化知识本质教学过程(文字描述)【教学过程】一、游戏设疑导入,渗透知识本质(一)体会游戏的“不公平”出示游戏照片:体育课上五(1)班在玩投包游戏要求:15个人同时投,站成一排行不行?为什么? 你有什么建议?(二)从“不公平”到“公平”,逐步得出圆师:现在每个同学距离篮筐都是3米,这样就保证了游戏的公平。
如果把参加游戏的同学想象成一个个的点,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队形(出示图)1.感知“圆心、半径”(1)中间这个是什么?(篮筐)(2)边上这些点是什么?(参加游戏的同学)(3)这个3米表示什么意思?(篮筐到同学的距离)(4)为什么同学们这么站就公平了?(每个人与篮筐的距离都是相等的,都是3米)2.抽象出圆师:这是15个人一起投包,更多的人一起投,可以吗?随着人数的增多,点就越来越多,当点挨着点时,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些同学站的队形,是一个什么图形? (圆)【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体育游戏导入,意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思考游戏的公平性, 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二、探游戏中的数学,体验中获取新知(一)认识圆心、半径、直径及特征1. 认识圆心实质上,这个圆就是我们投包游戏的场地,你还能在这个圆上找到这些要素吗?筐在哪呢?代表篮筐的点,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称吗?(圆心)用字母o表示2. 认识半径师:人在哪呢?如小明的位置,用点A来表示;小红的位置点B;小c,小刚的位置点D等等在这条曲线上,我们管同学站的位置叫“圆上”生:圆的曲线上就是人的位置师: 3米在哪呢?生:3米就是圆心和每个人的距离。
师:你们知道这些线段,在圆中叫什么名称吗?生:半径,用字母r表示师: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半径?生: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就是半径3. 动手在“已知圆”上画半径,体会“半径特点”师:在已知圆上画一条半径,能画多少条呢?师:观察这些半径,你有什么发现? 生1:因为同学与篮筐的距离都相等,都是3米,所以半径都相等生2:因为圆上有无数个点,任意一个点与圆心相连都是一条半径所以半径有无数条4.借助数学文化,揭示“一中同长”师:出示小知识:圆,一中同长也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生:“一中”就是一个圆心,“同长”就是同圆中,半径长度都一样设计意图:设计投包游戏场地与圆要素间的沟通、比对,得到圆心、半径这一过程,意在引导学生了解数学价值,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信心,发展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而小知识的引入,意在使学生对圆的特征进行高度抽象,同时,渗透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二)认识直径回到游戏中,观察四个同学的位置,点A、B、C、D,哪两个点比较特殊呢?(A、D)它特殊在哪?(D、O、A在一条直线上)(面对面,并且通过篮筐的位置,也就是圆心O.)1.认识名称师:在圆中,你们知道它的名称吗?(板书:直径)用d表示。
2.师:说说什么是直径?生: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就是直径 3.辨析:出示弦BD,这条是直径吗? 那B和哪个点相连就是直径了?生:BD不是直径,必须是通过圆心的线段4.想象一下,在这个圆中,这样的直径还有多少条?(无数条),关于直径,你还知道什么?(直径是半径的2倍)5.辨析:两个半径就是直径吗?生1:直径必须是穿过圆心的一条线段生2:一条直径是两条半径,但两条半径的长度是一条直径的长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对圆的各部分名称以及特征的认识都围绕投包游戏展开,体会数学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深刻理解“一中同长”三、沟通圆与游戏,揭示“一中同长”(一) 在圆规上体会圆的要素师:现在没有圆,你们能不能在圆规上找到圆心、半径?生:画圆时,针尖所在位置就是圆心,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半径师:想像一下,圆规怎么运动就能画出圆了?(学生思考)师:下面我们就在画圆中体会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其目的在于发展学生描述图形运动和变化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二)动手画圆1.用圆规,画一大一小两个圆,并在其中一个圆上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2.全班交流(1)指导圆规画圆的方法,深化“同长”师:他在画圆时遇到点小困难,跟我们说说?生1:带有针尖的脚总是跑生2:两脚之间的距离总是变师请同学支招生:首先要固定圆心,也就是“一中”不能跑;第二,两脚之间距离不能变,也就是半径不能变,要保证“同长”,才是圆。
2)体会圆心作用师:你是怎么画的?生1:针尖扎在这点上,圆心就在这,就确定了左边这个圆针尖扎在这点上,圆心就在这,就确定了右边这个圆3)体会半径作用师:你是怎么做的,才得到一大一小两个圆的? 生: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不一样两脚之间的距离大,圆就大,两脚之间的距离小,圆就小4)小结师: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