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打折销售.docx
5页5.3《打折销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打折销售》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学期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五节的内容一元一次方程”是七年级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著名的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与其说学习数学,倒不如说学习“数学化”,方程就是将众多实际问题“数学化”的一个重要模型打折销售”是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题型,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它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节课分为两部分,一元一次方程在打折销售方面的应用和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一元一次方程在打折销售方面的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的关键是分析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从而列出相应的一元一次方程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个课时的应用,所以,只要继续沿用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教学法“审、寻、设、列、解、验、答”,并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这个一般步骤即可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仅仅十三四岁,对市场经济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对这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所以“打折销售”一课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将会成为学习的难点,教师必需通过直观生动的情境为学生的理解作好铺垫。
这个时期学生的抽象思维正在形成,所以这节课通过对“打折销售”中数量关系的分析,进一步经历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归纳总结出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对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归纳能力的又一次锻炼三、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① 、理解售价、标价、利润、利润率、成本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式;② 、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归纳出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考、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3、 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四、 教法学法教法:采用以启发式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思考、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教给学生学习思路,指点学习方法,让他们溶于课堂,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利用教具、多媒体课件,增大教学容量和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学法:指导学生运用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教学准备第二环节:情景引入(汇报结果,获取信息)第三环节:活动探究第四环节:讲授例题,规范过程。
第五环节:练习提高第六环节:课堂小结环节一 教学准备布置社会调查任务:选择某种商品的打折活动做调查目的:商品销售虽然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但亲自经历过关注过商品销售的往往是少数学生,提前安排学生到商场进行价格调查,不仅达到提前预习的目的,更让学生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亲切自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环节二:情景引入(汇报结果,获取信息)同学们到商场了解了有关打折销售的问题,获得了那些信息,请大家思考,形成知识体系 目的:由于学生小学已经学过一部分相关知识,而且又提前安排了社会调查,这样的交流活动,实际是学生独立面对生活时能力的体现他们对各自收集的打折方式都进行探讨,一方面增长了生活常识,另一方面对相关术语也不讲自懂了,而且理解还很深刻环节三:自主探究1.问题:一件商品进价是100元,以125元的标价售出.(1).上述问题中的利润是多少?利润率是多少?(2) .为尽快售出商品,要按标价的九折出售,此时的售价是多少? 2. 判断(1)一件商品打8折,就是比原价少了80%.( )(2)进价5元的笔记本,售价6元,利润是1元.( )(3)一种原价50元的书包,降价10%后的售价是40元.( ) (4)两件售价均为30元的商品,一件盈利5元,另一件亏损5元,则两件商品总体不赔不赚.( ) 目的:设置了比教科书更开放的问题。
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往往可以有不同的方案,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案,都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又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案,共同讨论不同方案的优缺点,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环节四:讲授例题,规范过程【例1】 小王去新华书店买书,书店规定花20元办优惠卡后购书可享受8.5折优惠.小王办卡后购买了一些书,购书优惠后的价格加上办卡费用比这些书的原价还少了10元钱,问小王购买这些书的原价是多少?教师可出示表格,让学生尝试用填写表格的形式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例2】一件夹克按成本价提高50%后标价,后因季节关系按标价的8折出售,每件以60元卖出,这批夹克每件的成本价是多少元?目的: 两道题的分析是重点,在此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讨论,思考题目的已知和未知,考虑思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并注意分析和综合两种分析方法的应用,先用分析法由未知找已知,执果索因;再用综合法由已知找未知,由因导果这样有利于解决学生“不知如何思考”的问题,提高解题能力由教师板书规范解题格式,学生仿写环节五:练习提高1.如图是超市中某洗发水的价格标签,一服务员不小心将墨水滴在标签上,使得原价看不清楚,请你帮忙算一算,该洗发水的原价为( ) A.22元 B.23元 C.24元 D.26元2.某商品每件的标价是330元,按标价的八折销售时,仍可获利10%,则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 ) A.240元 B.250元 C.280元 D.300元 3.某种商品进价为800元,标价1200元,由于该商品积压,商店准备打折销售,但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20%,则至少可以打( )A.6折 B.7折 C.8折 D.9折 4.某电器按进价提高40%后标价,再打8折销售,售价为2240元,则这种电器的进价为 元. 5.某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180元,按标价的九折销售时,利润率为20%,这种商品每件的标价是 元. 6.某商场新进一批同型号的电脑,按进价提高40%标价(就是价格牌上标出的价格),此商场为了促销,又对该电脑打8折销售(8折就是实际售价为标价的80%),每台电脑仍可盈利420元,那么该型号电脑每台进价为多少元. 7.某商店因换季销售打折商品,如果按定价6折出售,将赔20元,若按定价的8折出售,将赚15元,问:这种商品定价多少元? 8.某商店先在广州以每件15元的价格购进某种商品10件,后来又从深圳以每件12.5元的价格购进同种商品40件.如果商店销售这些商品时,要获得12%的利润,那么这种商品每件的销售价应该是多少元? 通过8道练习题使学生灵活的掌握如何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打折销售问题,掌握本节课内容。
环节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打折销售的知识,其实类似的问题我们小学也遇到过,今天在分析实际问题时又用到了列表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在知识方面的收获提示学生通过对《日历中的方程》《我变高了》以及本节《打折销售》学习还有以往经验,让学生回顾,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目的: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作用,这里教师又提到学生的小学学习,目的是想提示学生,将今天的方程解法与小学学过的算术方法相对比此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不再处于被动状态,而成为积极的发现者充分体现了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播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教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念的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