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
18页1教学内容:1、新学期要求2、综合训练:发声练习3、歌曲:《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学唱教学目标:巩固一个升号的调的识谱;指导学生运用不同音色和力度,表现歌曲中不同角色是性格和形象教学重点:歌曲:《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学唱教学难点:歌曲:《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学唱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新学期序言1、教师介绍自己提出新学期要求2、请同学讲讲新学期有什么想法?对上好音乐课有什么好的意见3、复习练唱上学期所学习的乐曲二、发声练习曲(综合训练一)1、提问:G 调的 do 在什么位置两人一组识谱,教师带领学生唱谱2、跟琴有感情的唱一唱注意:要运用气息的控制来做力度的变化,表现夕阳西沉时色彩和明暗变化的景象切分节奏要唱足时值末尾的“啰”要唱的短促,要轻收声三、学唱歌曲:1、导入:刚刚我们唱的发声练习曲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太阳照耀了大地一天后,慢慢西沉的情景)同学们说得很好,太阳给了我们一整天的光和热,月亮晚上给我们轻柔的月光,其实啊,太阳和月亮年纪很大了呢?不信,你们来听2、听录音范唱请同学说说这首歌曲唱了些什么?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你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3、两人一组识谱,教师带领一起读谱。
跟琴视唱曲谱4、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跟琴练唱歌词两段歌词分别讲了什么?在教师指导下练唱板书设计:综合训练(一)(谱例略)2课后小记:课题: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 总课时数:第 2 节教学内容:1、歌曲处理2、欣赏:光明行(二胡独奏曲)民族乐器介绍(一)拉弦乐器教学目标:1、巩固一个升号的调的识谱;指导学生运用不同音色和力度,表现歌曲中不同角色是性格和形象2、初步认识和了解中国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二胡、高胡、中胡、低胡、板胡)的形状、音色和演奏方法3、欣赏《光明行》 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及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介绍,向学生进行近、现代史教育指导学生感受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效果,分辨乐曲各段落及其所表达的情绪教学重点:欣赏:光明行(二胡独奏曲)民族乐器介绍(一)拉弦乐器教学难点:感受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效果,分辨乐曲各段落及其所表达的情绪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同前节二、歌曲处理:1、集体有感情的齐唱歌曲《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 2、讨论:怎样唱好这首歌曲,利用以前的学过的知识分析,应该注意哪几点?(速度:中速 力度:根据形象变化)在教师的指导下练唱3、重点指导:演唱歌曲时要注意咬字吐字要清晰。
讨论:怎样通过演唱来表现出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两种角色男同学演唱太阳公公,女同学演唱月亮婆婆)在教师的指导下练唱4、有感情地演唱整首歌曲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边听音乐边表演三、欣赏1、导入:四年级时,同学们认识了西洋乐器中的弓弦乐器和木管乐器,谁能说说是哪几种?很好,今天老师再带大家来认识中国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2、教师出示乐器挂图,结合音乐,边听边介绍各种乐器3教师介绍乐器:二胡(胡琴、南胡)-音色柔和,表现力丰富,擅长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高胡(粤胡) ――音质清亮、透明、华美、飘逸,声音穿透力强中胡(中音二胡) -音色丰满、宽厚低胡(低音二胡) -定弦比中胡低四度或五度板胡(秦胡、大弦)-发音清脆、嘹亮、高亢、刚健、热情而豪放3、完整复听,请同学听到什么乐器就说出来,并做出该乐器的演奏姿势,看谁听的准4、下面我们来听一首乐曲,听完以后请你告诉我,这是哪种拉弦乐器对了,这是一首二胡独奏曲,名字叫做《光明行》 )教师介绍:《光明行》是刘天华于 1931 年写成的二胡独奏曲介绍刘天华5、逐段细听,请同学边听边比较各段在情绪上的变化和联系再听一听哪几段类似完成听听想想。
6、完整复听全曲请同学们随音乐做一做动作,随音乐下课板书设计:中国民族乐器介绍:拉弦乐器二胡(胡琴、南胡)-音色柔和,表现力丰富,擅长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高胡(粤胡) ――音质清亮、透明、华美、飘逸,声音穿透力强中胡(中音二胡) -音色丰满、宽厚低胡(低音二胡) -定弦比中胡低四度或五度板胡(秦胡、大弦)-发音清脆、嘹亮、高亢、刚健、热情而豪放课后小记:课题:西风的话 总课时数:第 1 节教学内容:1、读谱知识:变音记号-降记号一个降号的调2、综合训练:移调练习轮唱练习3、歌曲:《西风的话》识谱教学目标:1、认识降记号2、学习调号中一个降号的调及该调的首调唱名位置教学重点:学习调号中一个降号的调及该调的首调唱名位置4教学难点:学习调号中一个降号的调及该调的首调唱名位置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综合训练(二)分别练唱两条旋律,但不要求识谱,听唱即可注意:唱好一字多音,用富有弹性的、连贯的声音演唱节拍整齐,力度均衡,轮唱要协调二、读谱知识1、请同学看刚才唱过的发声练习曲在乐曲中,谱例上出现了什么记号,并画出来这个记号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变音记号-降记号。
请同学们说说以前学过哪些变音记号?(还原记号、升记号)2、教师根据图式讲解:(1) 、讲解降记号:降记号:表示将本位音降低半音2) 、讲解一个降号的调:教师弹奏 C 大调音阶,请同学用唱名模唱教师再弹奏 G 大调音阶,请同学说出这次弹奏的是哪些唱名?(do、re 、mi …….)请同学们比较两次弹奏在音的高低上有什么差别,并唱一唱用教材中的五线谱与键盘对照图讲解刚才我们唱的 do 是 F 调的,F 调的 do 在第二线请同学对照 C 调和 F 调的谱例,请同学看看那个音发生了位置变化?画出来,在谱中又是怎样表现出这个音是发生了变化的呢?(F 调的 do 在第一间,发生变化的是fa,书上用一个降记号表示)请同学们看书自己再念念教师带领同学将发声练习曲识谱视唱3、请同学看书,两人一组试着完成综合训练一教师带领学生订正并唱一唱三、歌曲:《西风的话》识谱1、导入:同学们,我们的一位朋友有话跟我们说,但他说我们想听他说的话就必须大队他的暗号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暗号播放伴奏录音2、同学们,这首《西风的话》的谱子是什么调的?好,那我们就用我们刚刚掌握的知识来解决这首歌的谱子,对上他的暗号,好不好?两人一组识谱。
教师带领同学订正3、教师范唱曲谱,请同学小声跟唱4、在教师指导下练唱四、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做得太棒了,这位老朋友说我们通过了他的考验,让我们下节课来听5他要对你们说的话,那么你们就知道他是谁了?板书设计:读谱知识:(挂图)无板书课后小记:课题:西风的话 总课时数:第 2 节教学内容:1、歌曲:《西风的话》歌曲处理2、欣赏:抗敌歌(合唱)介绍音乐家黄自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歌唱秋色的美景;在歌唱实践中学习气息的控制,在不同声区中保持声音位置的统一教育他们热爱生活,珍惜时间2、通过欣赏,感受音乐家黄自通过歌曲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感情教学重点: 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歌唱秋色的美景教学难点:在歌唱实践中学习气息的控制,在不同声区中保持声音位置的统一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同前节二、检查复习:1、请同学回答,do=F 调的 do 在五线谱的什么位置?此调哪个音发生了变化?位置在哪?2、集体视唱《西风的话》的曲谱三、歌曲学唱、处理:1、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老朋友来了,我们上节课对出了他的暗号这节课,他有话要对我们讲,让我们一起来听听2、听录音范唱。
(是谁呀?他的话讲了什么?从他的话你知道了是那么?)请同学说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3、有感情的读词集体跟琴练唱4、秋天的到来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应该怎样去演唱来体现歌曲中的秋意呢?(练唱)注意:要字正腔圆演唱“袍” 、 “高” 、 “蓬” 、 “红”等字要使声音饱满,吐字清晰6在教师指导下练唱四、欣赏:抗敌歌1、下面老师再为大家介绍一位朋友,这位朋友是老前辈他就是音乐家黄自教师介绍黄自:(书上介绍;教师再补充一部分)下面我们就来欣赏黄自作曲的一首歌曲《抗敌歌》 教师介绍《抗敌歌》创作背景:2、初听乐曲,请同学说说听了以后对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你认为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3、分两段细听,注意听这两段音乐不同的写作方法4、复听全曲在歌曲中下课板书设计: 西风的话旋律上下起伏 流畅情绪平和 力度变化不大课后小记:课题:愉快的梦 总课时数:第 1 课时教学内容:1、综合训练:发声练习2、欣赏:铃兰乘着歌声的翅膀教学目的:通过欣赏,感受音乐中和声的美感以及合唱的丰富表现力教学重点:欣赏:铃兰乘着歌声的翅膀教学难点:感受音乐中和声的美感以及合唱的丰富表现力。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综合训练一1、集体识谱,先唱低声部,再唱高声部2、在教师指导下演唱注意:“鸽” 、 “飞”两字要做到发声正确,保持高位置,气息畅通力度减弱表示鸽子的飞远二、欣赏:(一) 、铃兰1、今天我们就来跟着飞远的鸽子一起来游玩,我们先到东北,在这里大7家看有一种植物,它的名字叫铃兰欣赏《铃兰》 ,请同学说说这首乐曲有什么特点?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教师介绍:《铃兰》这首童声合唱,通过生动的联想(想象铃兰花象铃铛叮当作响,象繁星闪闪发光)和亲切的咏唱,激发孩子们对祖国辽阔的大自然、对美丽的大森林的热爱与向往之情2、教师将主题乐写出来,请同学跟琴视唱复听乐曲,请同学听一听主题乐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3、细听钢琴伴奏的模拟铃铛声4、最后复听全曲完成听听想想二)乘着歌声的翅膀1、让我们再次起飞,乘着歌声的翅膀教师介绍:《乘着歌声的翅膀》原是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以德国诗人海涅的诗为歌词所写的歌曲,后被改编2、初听乐曲,请同学说说这首乐曲有什么特点?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3、再次复听乐曲,请同学说说都有哪几种乐器的演奏?展开想象,自由发言,请同学说说,乘着歌声的翅膀你仿佛到了那里?三、听音乐下课。
板书设计:(综合训练一歌谱 谱例略)课后小记:课题:愉快的梦 总课时数:第 2 节教学内容:歌曲《愉快的梦》学唱;歌曲处理教学目的:1、学习并感受日本歌曲《愉快的梦》 ,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创新能力3、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受到中日友谊的熏陶和感染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并用各种方式表现歌曲教学难点:创编歌词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发声练习:同前节8一、 创设情境放日本歌曲《海滨之歌》 ,教师带领学生律动走进教师(做 6/8 拍肢体动作,为后面的歌曲学习和肢体打节奏作铺垫) 二、 导入(放背景音乐《愉快的梦》 )师:同学们,日本小朋友邀请咱班同学到日本去做客,你们想不想去?生:想师:好,下面就请你们闭上眼睛,老师带你们坐宇宙飞船到日本去,跟老师一起倒计时:10、9、8、7、6、5、4、3、2、1, (一位女生穿着和服走到讲台前)到了,快睁开眼睛看看,下面老师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的日本小朋友惠子同学,她的中国话讲得非常棒,下面我们就来邀请惠子同学来给我们做导游吧!(CAI 出示大屏幕)惠子:おはようござぃます(早上好)师:(CAI 出示大屏幕)惠子:(边指大屏幕边介绍)这是富士山,是我们日本的象征,由于富士山海拔很高,所以山顶终年积雪。
这是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我们来到了东京的服装商城,看见了各种各样漂亮的和服,和中国唐朝的服装有点象对了,我听说中国的国粹是京剧,我们日本也有国粹,我们日本的国粹是歌舞伎,有时间我会带你们到剧院去观看歌舞伎今天晚上,日本小朋友为了欢迎你们的到来,特地在东京小学举办一场联欢晚会,也请你们也准备几个节目师:あリがどぅござぃます(谢谢你)刚才惠子告诉我,他们今晚要和我们演唱一首歌曲,对,就是这支歌,快帮老师听听,它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