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语文名师课堂:议论文本阅读――筛选比较对症下药(附:典题训练).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posei****23456
  • 文档编号:216748416
  • 上传时间:2021-11-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7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考语文名师课堂:议论文本阅读――筛选比较,对症下药(附:典题训练)阅读指要一、常见命题陷阱1.有意模糊范围大小选项在概念的外延上做文章,或是外延过小,以偏概全;或是外延太大,以点代面考生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原文和选项中的“凡”“一切”“全”“都”等修饰限制语2.有意混淆程度深浅原文表述很有分寸,没有绝对的肯定,而选项表述则过于武断绝对;或原文明确肯定,选项却模糊不清,实则已改变原意3.有意混淆已然未然(时态)、必然或然(语气)选项在对概念的判断上故意把时间超前或滞后,把已经存在的现实和没有成为现实的设想混为一谈;或将必然性与可能性混淆,如把“可能”说成“必然”,把“偶然”说成“往往”4.有意增删文中信息一是无中生有,选项信息在文中找不到,也无法由原文中的信息推断出来;二是有意缺失,原文中某些限制性的条件信息在选项中被命题者有意略去5.有意混淆主次本末等文中提到的多方面信息原文并没有将文中信息加以比较,也没有说明主次关系,选项表述却妄加臆测,说其中某一方面是“主要的”“根本的”,或说一方面比另一方面重要,等等;或者原文虽有比较,选项表述却故意颠倒其主次、本末关系二、选项设置常用的转述方式1.概括式转述。

      将原文具体的表述加以抽象,提炼其本质,将其上升为一般认识这主要体现在语言形式上,从一大段文字或一个长句子中抽取关键词,重新组织成一个相对短小的句子判断这一转述是否切合原意,一要看概括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结论是否可靠;二要看重组的句子是否符合原句的整体大意,是否符合原词句的组合关系2.具体式转述将原文中抽象概括的内容用具体的事例加以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对原文某一个概括性观点和结论的例证判断具体式转述是否恰当,考生要从观点与材料是否统一、材料是否切合原文表达意图的角度去考量3.同义变式转述即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对原文内容进行转述同义变式包括因果位置互换、变换主体重组句子、长短句互变等判断这种转述是否正确,关键在于转换后的句子是否与原句“同义”考生要特别注意的是,对大段摘抄原文、结构形式类似的选项,也不能盲目认同;而对那些变换说法和表达形式,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应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也不能轻易否定三、抓住重要词句进行筛选对比1.重点词语1)年代(多次出现的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其范围(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之一等表范围的词语);(2)程度(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3)已然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4)体现陈述对象转换的词语(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等);(5)表情态的词语(可能、也许、必须、绝对等)。

      2.重要句子1)观点句(论点句、中心句、总结句),位置一般在标题、开头或结尾;(2)论据句(事实论据、事理论据),揭示脉络层次的句子;(3)揭示文章层次的句子道法自然的智慧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學追求的理想境界汤一介指出,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推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与人的和谐”,以此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相似,即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使人的心灵需求得以妥善解决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导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和谐”如此,儒道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相反相成,互补互促,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架构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说人的活动效法地,地的运动效法天,天的运转效法“道”,“道”的运行效法自身它揭示了人之所以应效法“道”,是因为“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道”本指道路,引申为本源、道理、法则诸义总体来说,“道”就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道家以“自然为宗”,崇尚“自然”是其根本特点冯友兰指出,道家学说可用“复归自然”一言以蔽之据汤用彤考察,“自然”一词本为形容词,“自”指本身,“然”指如此自然”就是相对于人为而言的一种自发的、天生而然的状态自然”后来才用作名词,具有了自然界、物理定律和本心自性等多层含义自然”的今义,从形而上角度看,是指客观规律;从形而下角度看,则包括原生态的自然界、由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而生成的人化自然道家把宇宙看成和谐的生命共同体,是在“道”支配下相互依存的有机系统,维持整体性平衡,使万物协同发展老子认为,“道”之所以尊贵,在于它对事物不妄加干涉,这样人与自然就和谐了庄子提出“太和万物”的观点,认为万物天然处于和谐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人类应该“顺之以天道,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即以天道来规范人道在这种系统观中,和谐的人生与社会应是“自然的和谐”的一种再现照此思维看,从“自然的和谐”出发,健全社会模式的各环节方可依次得以展开由此,“道法自然”便从自然领域转到社会领域道法自然”引发的环境伦理,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要求从自然界学习人类生存发展之道,自觉维护生态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最基本层面是人与物的和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必须首先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因为人类对自然界的正确认识是处理天人关系的基础,若不及时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就连常见自然灾害也无法抵御,生存条件没保障就谈不上天人和谐,所以人与物的关系是“道法自然”的基本问题对于儒道两家在此问题上的差异,陈寅恪说:“中国儒家虽称格物致知,然其所殚精致意者,实仅人与人之关系而道家则研究人与物之关系故吾国之医药学术之发达出于道教之贡献为多道教继承发展了道家“天道自然”“万物一体”等观念,并付诸实践冯友兰对道教对待自然的科学精神有充分肯定,誉之为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的体系道法自然”意味着人类要懂得敬畏自然,并向大自然学习,使人道合于天道现代仿生学的发展,便是“道法自然”的一种实际应用但从本质上说,“道法自然”即“法自然之道”,亦即要符合各种事物的“本然”之理并顺应之如能把握客观规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自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走上科学发展的大道1.下列对文中所引名家观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汤一介认为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自然的和谐是基础,顺序是人与自然、人与人、自我身心的和谐B.道家以“自然为宗”,其根本点是崇尚自然,冯友兰据此指出,道家学说可以一言以蔽之,叫做“复归自然”。

      C.汤用彤考察以为“自然”一词本为形容词自,本身;然,如此自然,就是人本身自发的、天生如此的状态D.陈寅恪说,和道家有相同处,儒家也讲格物致知,讲人与物的关系,但竭尽思虑的,其实还是人与人的关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为辨明“道法自然”的本义,试图将儒道两家价值取向的差异进行比较,以此突出道家有别于儒家的崇尚“自然”的根本特点B.第二段引用了《老子》第二十五章中的语句,并对其解读,由是揭示出“道法自然”的基本内涵,以及“道”具有的“自然无为”的特性C.第四段延续了人类应该顺应“天道”的讨论,将老庄并举,阐释人对事物不妄加干涉,而人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D.第五段论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借陈寅恪的话,再一次论及儒道两家的差异性,回应了开篇,也使遵循自然之道的观点得到强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阐释“道法自然”的本义及其现代转化,这是正确传承“道法自然的智慧”的应有之义,至少能认识到“道”的运行效法自身,“道”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B.人们对于“自然”一词的界定是有变化的,“自然”的今义,发展出了多层含义,或指客观规律,或指原生态的自然界,或指由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而生成的人化自然。

      C.人与自然的和谐具体表现为人与物的和谐,有理由认为人类必须首先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由是可知,人与物的关系是“道法自然”的基本問题,否则谈不上天人和谐D.本质上,“道法自然”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意味着人类要懂得敬畏自然、善待自然、师法自然,使人道合乎天道,能够顺势而为,走上科学发展的大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My first class 复习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Hello复习课件.ppt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5长横 |通用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5.撇|人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7课 悬针竖 湘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15《 边学边用 巧识字形写美汉字》湘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2.执笔与姿势 |湘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全册6 通用版.docx 三年级上册 英教案 Module 7 Unit1 What's this 外研社(三起).docx 三年级上册 美术 教案 第11课《各式各样的鞋》人教新课标(秋).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9课 捺的练习》 粤教版.docx 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连续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2课 姿势与执笔》西泠版.docx 三位数加减法(问题解决 例3)(教案)2025-2026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西师大版.docx 三年级上册 美术教案 - 第11课 《各式各样的鞋》人教新课标.docx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三年级上册 数学教案六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苏教版).docx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教案)2025-2026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西师大版.docx 三年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docx 三、投掷 纸球投准(教案)2025-2026学年体育与健康四年级上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