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锦晨****资源
  • 文档编号:202196830
  • 上传时间:2021-10-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32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感受本单元课文中场面描写的作用,交流自己在平时阅读中读到过的场面描写和自己在习作中是怎样进行场面描写的2. 学习用多种形式来替代“说”,让表达更生动3. 体会句子中反复使用的字词的表达效果4. 指导书写,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正确,养成自我检视的好习惯5. 通过诵读与积累中国古代诗人的爱国名句,感受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怀教学重点】1. 掌握场面描写的特点、写法,并会交流、会运用2. 了解“说”的几种不同表达方式,并尝试运用3. 体会反复的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4. 指导书写,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正确,养成自我检视的好习惯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感受本单元课文中场面描写的作用,交流自己在平时阅读中读到过的场面描写和自己在习作中是怎样进行场面描写的2. 学习用多种形式来替代“说”,让表达更生动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语文园地二》板书:语文园地二)2. 回忆导入:本单元,我们通过学习《七律长征》,了解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期的艰难历程;通过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感受到抗日战争时期,五名八路军战士保家卫国的壮举;通过学习《开国大典》,看到了新中国成立庆典的宏大壮阔场面;通过学习《灯光》,知道了一段解放战争时期为革命胜利英勇献身的往事,这几篇饱含着爱国情怀的课文里那些令人震撼的战争场面,激动人心的热闹场面,庄严肃穆的宏大场面,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共同回忆以下两个片段。

      设计意图:回忆导入,让学生对本单元有一个整体的回顾和把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整体到片段,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片段一: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个一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战斗进行了很久,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片段二: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

      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3.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然后想一想这两个片段描写的内容有什么共同特点预设 1:这两段文字都是场面描写预设 2:这些场面描写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板书:场面描写——点面结合)4. 教师追问:作者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将场面描写清楚的?你能结合着这两个片段具体说一说吗?预设 1:《狼牙山五壮士》中既有五位壮士英勇战斗的整体描写,也有具体到某位战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表现既给人以整体感,又突显了人物的特点,使我们对每个人物有了具体的印象让我们感受到五位壮士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预设 2:《开国大典》写阅兵式时,既从整体上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那种整齐威武的情景,又注意通过细节展现各个方阵的风采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领略到了各个队伍的特色5. 欣赏片段,拓展交流:我们再一起看一个文章片段,大家讨论一下这个片段是怎么把场面写精彩的读下面的片段,找出场面描写中的点与面,说一说你的想法。

      片段: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预设 1:前四句是场面描写中的“面”,后面三句是“点”预设 2:前四句写出了十里长街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后三句描写了不同年龄和身份的人都来给总理送行时不同的状态预设 3: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渲染了一种沉重,悲伤的氛围,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总理的崇敬,爱戴和深切怀念教师小结:通过这些场面描写的片段我们可以看到,“点”可以突出重点, 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6. 组织交流: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习作或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说一说如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场面?和同学交流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小朋友们感受到了吗?你看,树叶枯萎了,一阵秋风过后它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看,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 一个个苹果像一盏盏可爱的小灯笼挂在树上,你看菊花也开了一朵朵,红菊花从远处看就像一朵烟花一样美丽白菊花就像一个个棉花糖,让人忍不住想去咬一口预设 1:这是我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创作的《秋天来了》的一个片段,先从面上整体诉说秋天来了,再选取秋天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以及它们的特点来逐点叙述,这样就将秋天美丽的景色展现在大家眼前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一了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预设 2:这选自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片段),这一段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朱自清先生先从面上说整个荷塘的风致,然后再逐点逐点地写荷叶、荷花、荷香、波痕等,展示了月下荷塘的清幽淡雅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自己的习作或阅读过的文章,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点面结合的认识。

      二、词句段运用1. 过渡:习作中,除了使用点面结合外,我们还经常描写人物的语言,怎样描写才能让文章表达更为灵活生动呢?我们来看两个例句,你有什么发现吗?A.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B. “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预设 1:这两个句子都是人物的语言描写预设 2:这两个句子虽然是语言描写,但是都没有用到“说”这个字预设 3:这两个句子分别用“赞叹”“婉言谢绝”代替了“说”2. 教师孩子们如果你的文章所有有关人物语言的描写都使用“说”,你的文章会过于平淡和单一,如果你可以使用一些代替“说”的词语,会给你的文章增色,你还知道哪些可以替代“说”的词语呢?预设 1:讲、嚷、曰、喊、叫、读、吼、问、答…… 预设 2:谈论、讲解、议论、责备、请教……预设 3:窃窃私语、自言自语、低声细语、异口同声、喃喃自语…… 3.你能试着用上面出示的词语进行对话描写,注意不要使用“说”字预设 1:“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自言自语道预设 2:“不是这样的!”他猛的喊出来4.再来看两个例句,你还有什么发现?C.“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找我借书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D.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预设 1:这两个句子虽然都是语言描写,但没有用表示“说”的词语预设 2:这两个句子用了人物的行为或神态去表达“说”的意思教师小结:好的人物语言,不仅能听到声音,还能看到动作、表情以及肢体上的语言板书:“说”的不同表达方式)教师追问:你能仿照着例句写一写吗?写完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预设 1:他忽然抬眸:“这是真的吗?”预设 2:你怎么了?”老师担忧地摸着我的头,“发烧了,需不需要请假?” 5.练习:试着将下面的几个句子用学习到的方法表达1) 这幅画构图精巧,用色精美,他说:“实在太好看了!”(赞叹)(2) 爸爸又要出差了,他难过极了,伤心地说:“爸爸,我盼着您早点回家他一脸的难过,轻声嘟囔着)(3) 林林又遇上大麻烦了,这回她也不知道如何处理,于是无可奈何地说: “该怎么办呢?”(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教师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说的意思,中国的语言真是博大精深呀!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要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增加词汇量,只有这样我们在写人物的对话时才会更充实、更丰满三、课后作业1. 摘抄其他文章或自己写过的文章中精彩的场面描写语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 尝试不用“说”,写一段人物对话四、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二场面描写——点面结合“说”的不同表达方式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体会句子中反复使用的字词的表达效果2. 指导书写,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正确,养成自我检视的好习惯3. 通过诵读与积累中国古代诗人的爱国名句,感受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怀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1. 教师提问:比一比,下面哪个句子更好?好在哪里?①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②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预设 1:第一个句子好,第一个句子说明了除“炮声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之外,再也没有其他声音,突出了会场的肃静教师追问:这两个句子呢?①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②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清鲜,天空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 表示我满心的愉快预设 2:第一个句子好,第一个句子中重复使用两个“是那么”突出了那里空气的清鲜、天空的明朗,别处的都比不上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句子的比较,让学生更清晰的对比出“反复”这种修辞方法对句子的突出和强调作用)教师小结:这里的词语重复,准确地说是“反复”。

      板书:反复)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一种修辞方法,它可以起突出和强调的作用,能够更加鲜明地表达情感,使语言更富有感染力2. 组织交流:下面我们来欣赏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继续体会“反复”的作用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双臂劳动了;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 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预设 1:为了赞美保姆,艾青在这里一连反复使用了六个“她含着笑”,无私、勤劳和善良的大堰河形象跃然纸上预设 2:虽然大堰河承担着如此繁重的劳动,但她依旧含着笑,这里反复用了六个“她含着笑”,更为突出了大堰河的淳朴乐观二、书写提示过渡:欣赏完艾青的《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葡萄沟》每课时精品教案汇编(含两个教案).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黄山奇石》精品教案(第二课时).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葡萄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音乐万花筒 津冀之声》精品教案.doc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7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 沪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第1课时 Get ready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7课《登鹳雀楼》说课稿.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7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桥》优选教案(第一课时).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葡萄沟》每课时培优教案汇编(含两个教案).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葡萄沟》每课时教学设计汇编(含两个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第三课时).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葡萄沟》每课时优质教案汇编(含两个教案).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黄山奇石》培优教案(第一课时).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 人音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唱歌 打花巴掌》精品教案.doc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8课《黄山奇石》每课时培优教案汇编(含两个教案).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7课《古诗二首》每课时教学设计汇编(含两个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精品教案(第二课时).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每课时精品教案汇编(含两个教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