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春)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诵读 风》教案 沪教版.doc
7页2019年(春)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诵读 风》教案 沪教版教学内容:《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会借助拼音识字读文,并有初步的古诗学习方法,比如:联系图画了解古诗意思,借助故事情节了解古诗意思等一年级学生对古诗的节奏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在朗读中体现出来一年级学生对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喜欢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为本节课交流“风”奠定了基础古诗词作为经典文化的一部分,吟诵教学对体会作者感情、体会诗中意境有很大帮助如何让一年级学生对古诗词吟诵感兴趣,还需要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在玩中体会、揣摩教学目标:1、 熟读至诵《风》2、 初步吟诵古诗3、 了解“三秋”“二月”的实指,“千尺”“万竿”的虚指4、 简单理解古诗意思5、 多途径、多方位了解风6、 通过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对风有整体印象,感受风的变化无常以及风的力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这里有一则谜语,请大家帮帮老师,猜一猜谜底是啥出示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 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学生交流谜底风)为什么说是风呢?(预设:风儿吹过,云彩就散开了。
风儿吹过,小树被吹得东倒西歪,好像在招手风儿吹过,地里的庄稼被吹得连绵起伏风儿吹过,花儿也轻轻摇晃着脑袋小朋友们猜谜语真有办法,会在脑海中想画面,真了不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风”板书课题)二:互动交流,初步感知:你们说说,风是啥颜色的呀?风是啥形状的呀?(预设:没有颜色,没有形状看不到、摸不着对风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形状的,这无形的自然现象,我们却可以感受得到你什么时候感受到风的存在了呢?说说看预设:下雨了,我打着伞回家,忽然刮来一阵风,把伞都吹跑了 那天,我在溜冰,溜得很快的时候,就感到有风了 天气预报说有台风“海鸥”袭来 我打羽毛球的时候,起风了,羽毛球偏要往旁边飞…… )看来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仅知道得多,还能说出自己的感受风,有时是温柔的,有时却是强烈的,有时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有时又让人感到害怕,真是变化多端啊!三:读吟背解,学习古诗同学们,唐代诗人李峤也写过一首关于风的古诗,很受大家的赞叹,我们一起来看看1、 出示古诗内容2、 借助拼音读一读注意 解(jiě) 斜(xiá)的读音3、 去掉拼音读一读4、 古诗要读好还要讲究节奏美,诗句中的停顿很重要,你试着来停顿一下。
交流停顿)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5、 带着节奏读一读6、 老师今天要求大家把每个字的声调都读出来,你能行吗?(字正腔圆读古诗7、 其实在古时候,人们都不会朗读,“自古读书皆吟诵”诗词是要和着音乐唱出来的,叫吟诵古人吟诵有个最基本的要求,“平长则短入声急平就是平声,也就是我们汉语拼音的一声和二声仄就是仄声,也就是我们汉语拼音的三声和四声平声字一般读得低一点、长一点,仄声字一般读得高一点、短一点还有一些字呢有特殊的规定,它们叫入声字,要读得短促有力,比如“落”、“叶”“月”“尺”“入”“竹”老师来示范一下8、 请你也像老师这样把这首诗吟唱一下学得真带劲,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如果能联系上诗句描绘的情境就更好了第一句:解落三秋叶风的力量在哪里?(把叶子都吹落了)“三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秋天秋风起,落叶潇潇而下落是入声字,读音短促,那么落叶潇潇而下的感觉便出来了注意“秋”字拉长,是风把整整一个秋天的叶子都吹落了 第二句:能开二月花风的力量在哪里? (把二月的花吹开了) 二月是指农历二月草长莺飞二月天”,“二月春风似剪刀”,二月是春风吹来的日子 你知道什么花开了呢? 是呀,这么多花都开了,你能让大家体会到么?注意把“开”字拉得再长些。
一定要把“花”拉长,这时候你的眼中一定充满了盛开的鲜花 第三句:过江千尺浪 风可是难以琢磨的,刚才还是温柔的,立刻就变得凶猛起来大家一起把凶猛的风表现出来 注意把“江”字拉长,不长不足以说明江面的宽广,如何掀起千尺浪?第四句:入竹万竿斜(xia——) 斜在这里不读xie, 古时候的文读,如《论语》的论不读四声一样,这里做押韵现在感受一下“入竹”两个入声字,读快以后什么感觉呢?”入竹读快以后,我们应该感觉到了风速风速快,那么风力一定很大,“竿”和“斜”拉长念,那么万竿翠竹都被大风压得直不起腰了 这首诗讲完了,你们都感觉到风的厉害了吧9、 集体吟诵,男女PK四:拓展阅读,开阔思路同学们,风真是让人捉摸不透,但细致的观察会让你对风了解得更透彻说不定你也可以写出优秀的诗文呢你来看看我们现代的小朋友是怎样写风的:出示 风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林木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河水起波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写一写风板书: 风唐.李峤平长仄短入声急附送:2019年(春)一年级语文下册《司马光》教学设计 鲁教版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3、初步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资源1、PPT、挂图2、有关司马光的生平3、这个故事很多孩子以前就已经听过,相对比较熟悉,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意思预习设计1、借助拼音读正确一类字和二类字2、依据课后笔顺表会正确书空一类字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进课文,了解历史人物及复姓10分钟)出示学程单:1、正确拼读“司”、“光”两个字,并自由扩词,比一比谁说得多,说得好2、听一听,初步了解司马光这个历史人物3、认识复姓,回忆电视中、生活中听过或碰过的复姓名字,加深印象时间5分钟)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0分钟)1、读字词2、同桌过关朗读3、长句单独多练,直到读正确、流利为止,注意停顿4、认真倾听,对同学的朗读进行评议。
第三板块:初步了解,弄清梗概10分钟)出示学程单:1、分段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什么地方不懂,交流,互相解答疑问2、齐读课文,初步体会司马光的沉着机智时间5分钟)第四板块:学习字词(10分钟)1、读生字2、交流记字方法3、认真写字书空,板演,评议4、练习描、仿、写5、书空,记住笔顺第一板块:揭示课题,了解历史人物及复姓1、板书课题:司(sī)马光(guāng)指名拼读,“光”是三拼音节扩词:司()()() 光()()()2、解题,了解历史人物司马光是一个人名他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大文学家、史学家他还做过宰相呢!3、认识了解复姓司马光这个人名与一般的人名不一样,我们多数小朋友的姓都是第一个字,而司马光的姓是“司马”两个字这种由两个字组成的姓叫复姓举例:如欧阳、东方、西门、诸葛等4、过渡:《司马光》这篇课文写了司马光小时候发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到底是写了件什么事呢?我们来听一听第二板块:预习导学1、检查预习效果:(1)出示所有字词(小黑板)2)检查朗读情况3)巩固读:带拼音读、去拼音读多种形式朗读4)同桌过关2、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和文中的长句,检查朗读3、指导分段朗读第三板块:初步了解,弄清梗概。
1、 每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小结,或帮助学生找到答案2、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些什么?3、齐读课文,再次体会第四板块:指导书写1、 出示4个生字,读生字2、 反馈:你用什么办法记住了什么字?3、 写字指导4、 描红,巡视,个别指导,提醒学生姿势要正确5、 集体书空,记住笔顺第五板块:本课小结老师发现我们小朋友真聪明,真能干,希望你们做任何事都要勇敢地去克服困难,还要善于动脑筋用巧方法解决问题作业设计★完成《习字册》上的4个生字★★完成《补充》、一★★★试着给父母讲讲这个故事教学内容 司马光共几课时3课时第2课时课型讲读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正确美观地书写剩余5个生字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教学重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教学资源1、 PPT2、挂图预习设计1、读熟课文2、不看生字能正确书空3、想想:当一个小孩子掉进缸里以后,其他孩子和司马光分别是如何表现的?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复习,走进课文(3分钟)1、读题2、回忆回答问题第二板块:精读课文(25分钟)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扩词,丰富积累回忆识记方法,强化记忆2)观察,描述看到的画面3)朗读评价,自由表达观点比较品味学生各自轻读比较后回答问题有了“大”、“满”就为后来小朋友掉进水缸很危险作好了准备2、 学习第二自然段出示学程单:(1)学生先自由练读再指名读,齐读看图说话2)赛读句子结合图画和类似生活经历充分发挥想象,体会人物心情3)紧扣“一不小心”读出害怕的心情4)看图说话,尽可能地把图意说具体时间:8分钟)齐读句子结合图画大胆推想,揣摩人物担心、着急的心情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3、学习第三自然段(1)看图说话把“搬”、“砸”的动作表演出来,比一比,评一评,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在文中“大”、“使劲”下面加着重号,通过朗读把感受表现出来2)学生接读,了解故事的结局3)齐读第三自然段第三板块:总结课文(4分钟)1、齐读课文2、归纳人物品质,可用不同的词概括(沉着、镇定、不慌张、聪明……)第四板块:学习字词(8分钟)1、读生字2、交流记字方法3、认真写字书空,板演,评议4、练习描、仿、写5、书空,记住笔顺第一板块:复习提问,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2、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司马光的一件什么事?第二板块: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小黑板出示: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玩”:指读、齐读,用“玩”组词候”: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2)出示挂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