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六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作图.ppt

133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87352113
  • 上传时间:2024-09-0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38MB
  • / 1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单林娜 制作 第第6 6章章 细菌及其病毒的遗传作图细菌及其病毒的遗传作图第一节第一节 噬菌体遗传分析噬菌体遗传分析第二节第二节 细菌的转化细菌的转化第三节第三节 细菌的细菌的接合接合第四节第四节 细菌的细菌的性导性导第五节第五节 转导转导2单林娜 制作 第一节第一节 噬菌体噬菌体遗传分析遗传分析一、噬菌体的繁殖一、噬菌体的繁殖一、噬菌体的繁殖一、噬菌体的繁殖二、二、噬菌体的突变型噬菌体的突变型噬菌体的突变型噬菌体的突变型三、噬菌体的基因重组三、噬菌体的基因重组三、噬菌体的基因重组三、噬菌体的基因重组四、四、四、四、T2T2T2T2的环形遗传图的环形遗传图的环形遗传图的环形遗传图3单林娜 制作 复习1:病毒的一般特性和类型l一类超显微的非细胞生物一类超显微的非细胞生物 l每每一一种种病病毒毒只只含含有有一一种种核核酸酸,, DNADNA或或RNARNAl只能在活细胞内营专性寄生只能在活细胞内营专性寄生 l靠靠其其宿宿主主代代谢谢系系统统的的协协助助来来复复制制核核酸、合成蛋白质等组分酸、合成蛋白质等组分 l离离体体条条件件下下,,它它们们能能以以无无生生命命的的化化学学大大分分子子状状态态长长期期存存在在并并保保持持其其侵侵染活性染活性 4单林娜 制作 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 •多数病毒粒子的直径在多数病毒粒子的直径在100nm100nm上下上下 •最大的病毒:最大的病毒:  牛痘苗病毒  牛痘苗病毒————直径超过直径超过250nm 250nm •最小的病毒最小的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28nm——28nm•直径直径  病毒:细菌:真菌  病毒:细菌:真菌 = 1= 1::1010::1001005单林娜 制作 病毒粒子的模式构造 图图6-16单林娜 制作 复习2:噬菌体的一般特性•病毒可根据宿主(动物、植物、细菌)或遗传物质(DNA或RNA)来分类。

      •细细菌菌病病毒毒(Bacterial phage),,称称为为噬噬菌菌体体(phage)(如如图图),,是目前经过广泛研究,了解比较清楚的一种病毒7单林娜 制作 尾鞘六角形基板领环尾针尾丝噬菌体的结构噬菌体的结构8单林娜 制作 Phage T4研究最为广泛的研究最为广泛的是是T T噬菌体:噬菌体:9单林娜 制作 噬菌体的特性噬菌体的特性10单林娜 制作 一、一、噬菌体的繁殖噬菌体的繁殖根据与宿主的关系噬菌体可分为两类(Two main types of phage):•烈烈性性噬噬菌菌体体((virulent phages)::侵入细菌细胞后,使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如大肠杆菌的T噬菌体T1→T7•温温和和噬噬菌菌体体(temperate phages):除偶尔情况外,感染后不裂解细菌的噬菌体或:能够溶源化细菌的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胞后可以进入裂解和溶源两种发育途径11单林娜 制作 一、一、一、一、噬菌体的繁殖噬菌体的繁殖(1)lytic cycle - release new phage in 20-30 min.(2)lysogenic cycle - phage inserts into host chromo. Stays dormant休眠 till ‘awakened’ by cell stress - then comes free again and enters lytic cycle.12单林娜 制作 13单林娜 制作 Lytic phagecycle烈性噬菌体烈性噬菌体((virulent virulent phages)phages)的感染的感染周期周期----裂解途径裂解途径•不能溶源化细菌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

      14单林娜 制作 一、一、一、一、噬菌体的繁殖噬菌体的繁殖• •裂裂解解( (lysislysis) )::噬菌体附着到细菌体表,将它的遗传物质注入细菌细胞质中,利用细菌作为它的基质,合成更多的噬菌体,细菌细胞壁破裂后,大量噬菌体被释放出,这一过程称为裂解•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感染邻近的细胞,这样不断地侵染,最后形成一个圆形的透明区,即噬噬菌菌斑斑(PlaquePlaque) 一个噬菌斑通常含有107——108个噬菌体一个噬菌斑是由一个噬菌体引起的,所以,一个噬菌斑中的噬菌体在遗传上是均一的,相当于一个克隆15单林娜 制作 l l温和噬菌体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s)的的感染周期:感染周期:λ和和P1噬菌体噬菌体 溶源途径溶源途径Lysogenic Cycle: 裂解途径裂解途径Lytic Cycle16单林娜 制作 Temperate Bacteriophage Lifecycle•能够溶源化细菌的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能够溶源化细菌的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Lytic CycleLysogenic Cycle17单林娜 制作 温和噬菌体温和噬菌体18单林娜 制作 Bacteriophage  undergoes either lytic replication or lysogeny following infection of E. coli裂解裂解途径途径溶源溶源途径途径原噬菌体原噬菌体((prophage)原病毒原病毒(provirus)溶源性细菌溶源性细菌((lysogenic bacterium)19单林娜 制作 一、一、一、一、噬菌体的繁殖噬菌体的繁殖•原原原原噬噬噬噬菌菌菌菌体体体体 ( (prophageprophage) )::::整合进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称为原噬菌体。

      在细菌染色体的特异位点整合进整个噬菌体基因组•溶溶溶溶源源源源菌菌菌菌( (lysogeniclysogenic bacterium)bacterium)::::含有原噬菌体的细菌具有产生和释放噬菌体的潜力,这种细菌称为溶源菌 •溶溶溶溶源源源源菌菌菌菌具具具具有有有有抗抗抗抗某某某某些些些些噬噬噬噬菌菌菌菌体体体体侵侵侵侵染染染染的的的的能能能能力力力力,,,,但但但但是是是是它它它它可可可可产生噬菌体侵染其它非溶源菌产生噬菌体侵染其它非溶源菌产生噬菌体侵染其它非溶源菌产生噬菌体侵染其它非溶源菌20单林娜 制作 二、噬菌体的突变型二、噬菌体的突变型 l噬菌体遗传性状分为两类:噬菌体遗传性状分为两类:噬菌体遗传性状分为两类:噬菌体遗传性状分为两类:a.a.形形形形成成成成的的的的噬噬噬噬菌菌菌菌斑斑斑斑形形形形状状状状::::指指噬噬菌菌斑斑的的大大小小、、边边缘缘清清晰晰度度、、透明程度透明程度b.b.寄主范围寄主范围寄主范围寄主范围::指噬菌体感染和裂解的菌株范围指噬菌体感染和裂解的菌株范围l所以有两类突变类型:所以有两类突变类型:ØØHost rangeHost range(宿主范围突变体)(宿主范围突变体)(宿主范围突变体)(宿主范围突变体)ØØPlaque morphology (Plaque morphology (噬菌斑形态噬菌斑形态噬菌斑形态噬菌斑形态 ) )21单林娜 制作 二、噬菌体的突变型二、噬菌体的突变型 1. Host range1. Host range(宿主范围突变体)(宿主范围突变体)(宿主范围突变体)(宿主范围突变体)l l 正正正正常常常常的的的的T T2 2噬噬噬噬菌菌菌菌体体体体h h+ +::::只只只只能能能能侵侵侵侵染染染染E.coliE.coli菌菌菌菌株株株株B B(((( h h+ + attacks bacterial strains only, attacks bacterial strains only, E.coliE.coli B) B)l l T T2 2噬噬噬噬菌菌菌菌体体体体的的的的突突突突变变变变体体体体h h::::同同同同时时时时可可可可侵侵侵侵染染染染E.coliE.coli菌菌菌菌株株株株B B及及及及B2(h can attacks B2(h can attacks E.coliE.coli strain 1 and strain 1 and2222) )•h+接种到 E.coli菌株B及B2的混合培养基上---噬菌斑是半透明的。

      •h接种到 E.coli菌株B及B2的混合培养基上---噬菌斑是透明的22单林娜 制作 二、噬菌体的突变型二、噬菌体的突变型 2. Plaque morphology (2. Plaque morphology (噬菌斑形态噬菌斑形态噬菌斑形态噬菌斑形态 ) )•正常的正常的正常的正常的T T噬菌体噬菌体噬菌体噬菌体r r+ +::::噬菌斑小而边缘模糊噬菌斑小而边缘模糊噬菌斑小而边缘模糊噬菌斑小而边缘模糊 •When When individual individual bacterial bacterial cells cells in in a a layer layer (lawn(lawn平平平平板板板板) ) are are infected, infected, theythey lyse lyse (burst (burst open) open) and and the the newly newly released released phage phage attack attack surrounding surrounding cells cells leaving a clear ‘hole’ or leaving a clear ‘hole’ or ‘plaque‘plaque斑斑斑斑’ ’ in the lawn. in the lawn. •T T噬噬噬噬菌菌菌菌体体体体突突突突变变变变体体体体r r::::产产产产生生生生约约约约大大大大两两两两倍倍倍倍的的的的边边边边缘缘缘缘清清清清楚楚楚楚的的的的噬噬噬噬菌菌菌菌斑斑斑斑((((速速速速溶溶溶溶性性性性)))) Mutant Mutant phage phage have have different different plaque appearanceplaque appearance23单林娜 制作 r+r24单林娜 制作 三、噬菌体的基因重组三、噬菌体的基因重组•Hershey等用T2噬菌体的两个不同表型特征:噬菌斑的形态和宿主范围来进行杂交。

      一个噬菌体的基因型是h+r,另一个噬菌体的基因型是h r+ •重组实验时,把上述两个亲本噬菌体(hr+和h+r)去感染菌株B,使有高比例的细菌同时受到两种噬菌体的感染(称为混合感染或复感染,mixed or double in fection) 25单林娜 制作 三、噬菌体的基因重组三、噬菌体的基因重组•把把释释放放出出来来的的噬噬菌菌体体((子子代代噬噬菌菌体体))接接种种在在同同时时长长有有菌菌株株B B和和B B2 2的的培培养养基基上上现现在在可可以以看看到到4 4种种噬噬菌斑(表菌斑(表6-6-5 5,图,图6-6-2121) 26单林娜 制作 6-21h+r+半小半小hr+透小透小hr透大透大h+r半大半大27单林娜 制作 表表6-5 hr+× h+r 混合感染混合感染E.coli B和和B2的结果的结果注:h ----感染菌株B和B2---透明,h+ ---只侵染菌株B---半透明; r-----噬菌斑大,r+------噬菌斑小 表表 型型推导的基因型推导的基因型 透明透明 小小 hrhr+ +半透明半透明 大大 h h+ +r r 半透明半透明 小小 h h+ +r r+ + 透明透明 大大 hrhr 28单林娜 制作 噬菌体遗传重组原理示意图噬菌体遗传重组原理示意图29单林娜 制作 三、噬菌体的基因重组三、噬菌体的基因重组三、噬菌体的基因重组三、噬菌体的基因重组•4 4种噬菌斑中:种噬菌斑中:种噬菌斑中:种噬菌斑中:– –透明而小(透明而小(透明而小(透明而小(hrhr+ +)和半透明而大()和半透明而大()和半透明而大()和半透明而大(h h+ +r r))))------亲组合;亲组合;亲组合;亲组合;– –半透明而小(半透明而小(半透明而小(半透明而小(h h+ +r r+ +)和透明而大()和透明而大()和透明而大()和透明而大(hrhr))))------重组合。

      重组合•所以重组值可用下式计算:所以重组值可用下式计算:所以重组值可用下式计算:所以重组值可用下式计算:h++r++++h r 重组值重组值 ==总噬菌斑数总噬菌斑数 ××100%% 30单林娜 制作 四、四、T2T2的环形遗传图的环形遗传图•Hershey根根据据h r++×h++r的的杂杂交交结结果果推推测测T2的的染染色色体体是是线线状状的的,,其其实实并并非非如如此此在在完完成成了了上上述述T2杂杂交交实实验验后后,,Hershey又又分分离离出出了了许许多多T2噬噬菌菌体体,,详详细细地地研研究究了了T2噬噬菌菌体体的的遗遗传传重重组组杂杂交交后后果果如如表表6-6所示31单林娜 制作 四、四、T2的环形遗传图的环形遗传图表表表表6-66-6 T T2 2hrhr+ +× × T T2 2h h+ +r r 杂交的重组率杂交的重组率杂交杂交各种基因型的百分比各种基因型的百分比%重组率重组率%h+r+hr+h+rhrhrhr+ +× × h h+ +r r1 11242341224hrhr+ +× × h h+ +r r7 75.956326.412.3hrhr+ +× × h h+ +r r13130.7459390.941.732单林娜 制作 a) 1 b) 24 r1 h 12.3 r7 h1.7r13 h r1 r7 r13 h r1 r13 h r7r1 r7 h r13r1 h r13 r7图图6-22 6-22 r-hr-h的图距和的图距和r1r1,,r7r7,,r13r13的不同排列的不同排列√√r7r1r132 3 4 33单林娜 制作 r7r1r13•再作杂交:r7r13+ × r7+r13•结果表明:r6-r13的重组值=14%>r6-h•所以h位于r7及r13之间,排列顺序为 r6-h-r13•同理,再做 r1r7+ × r1+r7 等杂交组合,判断出第二种和第三种排列都是可能的。

      •10多年后G. Streisinger和Edgar(1964年)研究发现T2噬菌体的连锁图是环状的,所以 2,3排列都对34单林娜 制作 图图图图6 6- -2 23 335单林娜 制作 细菌基因重组的方式细菌基因重组的方式l一一个个细细菌菌细细胞胞的的DNADNA与与另另一一个个细细菌菌细细胞胞DNADNA的的交换重组可以通过四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换重组可以通过四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转化转化–接合接合–性导性导–转导转导36单林娜 制作 第二节第二节 细菌的转化细菌的转化(transformation)(transformation)一、细菌转化实验一、细菌转化实验一、细菌转化实验一、细菌转化实验二、二、二、二、转化过程转化过程转化过程转化过程三、三、三、三、共同转化与遗传图谱绘制共同转化与遗传图谱绘制共同转化与遗传图谱绘制共同转化与遗传图谱绘制37单林娜 制作 转化转化(transformation)l转转转转化化化化(transformation)(transformation)是是是是指指指指某某某某些些些些细细细细菌菌菌菌( (或或或或其其其其他他他他生生生生物物物物) )能能能能通通通通过过过过其其其其细细细细胞胞胞胞膜膜膜膜摄摄摄摄取取取取周周周周围围围围供供供供体体体体(donor)(donor)的的的的染染染染色色色色体体体体片片片片段段段段,,,,并并并并将将将将此此此此外外外外源源源源DNADNA片片片片段段段段通通通通过过过过重重重重组组组组整整整整合合合合到到到到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

      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l转转转转化化化化中中中中提提提提供供供供遗遗遗遗传传传传物物物物质质质质的的的的细细细细胞胞胞胞称称称称为为为为供供供供体体体体(donor)(donor),,,,接受供体遗传物质的称为接受供体遗传物质的称为接受供体遗传物质的称为接受供体遗传物质的称为受体受体受体受体(receptor) (receptor) 38单林娜 制作 l只只有有当当整整合合的的DNADNA片片段段产产生生新新的的表表现现型型时时,,才才能能测知转化的发生测知转化的发生l大大 部部 分分 的的 转转 化化 工工 作作 是是 用用 肺肺 炎炎 双双 球球 菌菌( (Streptococcus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pneumoniae) )、、 枯枯 草草 杆杆 菌菌( (Bacillus Bacillus subtilissubtilis) )和和流流感感嗜嗜血血杆杆菌菌( (HemophilusHemophilus influenzaeinfluenzae) )进行的39单林娜 制作 一、一、转化过程转化过程l不不同同细细菌菌转转化化过过程程有有一一定定差差异异,,但但是是它它们们都都存存在几个共同特征:在几个共同特征:1.1.供供供供 体体体体 ( (donor)DNAdonor)DNA与与与与 受受受受 体体体体 (receptor)(receptor)细细细细 胞胞胞胞 结结结结 合合合合(binding)——(binding)——吸附吸附吸附吸附2.DNA2.DNA的穿入和摄取的穿入和摄取的穿入和摄取的穿入和摄取————吸收吸收吸收吸收3.3.联会联会联会联会( (synapsissynapsis) )与外源与外源与外源与外源DNADNA片段整合片段整合片段整合片段整合(integration)(integration)40单林娜 制作 细菌转化过程细菌转化过程41单林娜 制作 1.1.供体供体( (donor)DNAdonor)DNA与受体与受体(receptor)(receptor)细胞结合细胞结合(binding)(binding)——吸附吸附–结合发生在受体细胞特定部位;结合发生在受体细胞特定部位;–供体供体DNA片段为双链;片段为双链;–结合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

      结合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二、转化过程二、转化过程42单林娜 制作 感受态与感受态因子感受态与感受态因子l感感感感受受受受态态态态指指指指细细细细菌菌菌菌能能能能够够够够从从从从周周周周围围围围环环环环境境境境中中中中吸吸吸吸收收收收DNADNA分分分分子子子子进进进进行行行行转化的生理状态转化的生理状态转化的生理状态转化的生理状态l感感受受态态主主要要受受一一类类蛋蛋白白质质(感感受受态态因因子子)影影响响,,感感受受态态因因子子可可以以在在细细菌菌间间进进行行转转移移,,从从感感受受态态细细菌菌中中传传递到非感受态细菌中,可以使后者变为感受态递到非感受态细菌中,可以使后者变为感受态l一一般般认认为为感感受受态态出出现现在在细细菌菌对对数数生生长长后后期期,,并并且且某某些些处处理理过过程程可可以以诱诱导导或或加加强强感感受受态态,,以以大大肠肠杆杆菌菌为为例例,,用用Ca2+(如如Call2)处处理理对对数数生生长长后后期期的的大大肠肠杆杆菌菌可以增强其感受能力可以增强其感受能力二、转化过程二、转化过程43单林娜 制作 2.DNA2.DNA的穿入和摄取的穿入和摄取-当细菌结合点饱和之后,细菌开始摄取外源DNA;-往往只有一条DNA单链进入细胞,另一条链在膜上降解。

      二、转化过程二、转化过程44单林娜 制作 3.3.联会联会( (synapsissynapsis) )与外源与外源DNADNA片段整合片段整合(integration)(integration)–整合就是指单链的转化DNA与受体DNA对应位点的置换,稳定地掺入到受体DNA中的过程–整合是一个遗传重组的过程因而研究整合的分子机制也为遗传重组的分子机制作出了贡献二、转化过程二、转化过程45单林娜 制作 细菌转化过程图解细菌转化过程图解46单林娜 制作 细菌转化过程图解细菌转化过程图解47单林娜 制作 二、共转化与遗传图谱绘制二、共转化与遗传图谱绘制l利用共同转化绘制细菌连锁遗传图谱的基本原理:利用共同转化绘制细菌连锁遗传图谱的基本原理:–相相邻邻基基因因发发生生共共同同转转化化的的概概率率与与两两者者的的距距离离间间成成正正向向关关系系,,基基因因间间距距离离越越近近,,发发生生共共同同转转化化的的频频率率越越高高,,反之越低反之越低–因因此此可可能能通通过过测测定定两两基基因因共共同同转转化化的的频频率率来来指指示示基基因因间的相对距离间的相对距离48单林娜 制作 转化与遗传图谱转化与遗传图谱l按照概率定律,两个片段同时转化的概率应为它们单独转化的概率的乘积,所以这种情况的概率是很低的。

      l当两个基因紧密连锁时,它们就有较多的机会包括在同一个DNA片段中,并同时整合到受体染色体中因此,紧紧密密连连锁锁的的基基因因可可以以通通过过转转化化进进行行作图作图l例如,黎德伯格等人用枯草杆菌作了如下实验,即以trp2+ his2+ tyr1+为供体,以trp2- his2- tyr1- 为受体进行转化,结果如表 49单林娜 制作 转化结果转化结果3660细菌的重组特点是没有相反重组子出现,转化后只能出现七种类型的转化子菌落,不会出现trp2— his2— tyr1— 并且在计算各个基因间的距离(重组值)的公式中分母只能有六种类型的数目(排除A—B—型)50单林娜 制作 知识要点:知识要点:1.两个基因相距越远,转化时发生交换的可能性越大2.细菌的重组特点是没有相反重组子出现转化后只能出现1到7七种类型的转化子菌落,不会出现trp2— his2— tyr1— 并且在计算各个基因间的距离(重组值)的公式中分母只能有六种类型的数目(排除A—B—型) 3.双交换类型是数目最少的类型51单林娜 制作 转化与遗传图谱转化与遗传图谱•可以看出,trp2、his2和tyr1是连锁的,其中his2和tyr1连锁紧密,这是因为它们并发转化的频率最高。

      根据重组值计算结果,可知trp2- his2的重组值为0.34%,trp2- tyr1的重组值为0.40%,his2- tyr1的重组值为0.13%,因此,trp2、his2及tyr1的排列顺序为: 52单林娜 制作 第三节第三节 细菌的细菌的接合接合 (conjugation)(conjugation)一、接合现象的发现和证实一、接合现象的发现和证实一、接合现象的发现和证实一、接合现象的发现和证实二、二、二、二、F F F F因子及其在杂交中的行为因子及其在杂交中的行为因子及其在杂交中的行为因子及其在杂交中的行为三、中断杂交试验作图三、中断杂交试验作图三、中断杂交试验作图三、中断杂交试验作图四、重组作图四、重组作图四、重组作图四、重组作图• •在在在在原原原原核核核核生生生生物物物物中中中中,,,,接接接接合合合合是是是是指指指指遗遗遗遗传传传传物物物物质质质质从从从从供供供供体体体体—“—“雄雄雄雄性性性性” ”转转转转移移移移到受体到受体到受体到受体—“—“雌性雌性雌性雌性” ”的过程53单林娜 制作 一、接合现象的发现和证实一、接合现象的发现和证实黎德伯格和塔特姆大肠杆菌杂交试验:黎德伯格和塔特姆大肠杆菌杂交试验:l材材料料::大大肠肠杆杆菌菌(Escherichia coli)K12菌菌株株的的两两个营养缺陷型品系:个营养缺陷型品系:–A—甲硫氨酸缺陷型甲硫氨酸缺陷型met-和生物素缺陷型和生物素缺陷型bio-;;–B—苏氨酸缺陷型苏氨酸缺陷型thr-和亮氨酸缺陷型和亮氨酸缺陷型leu-。

      l方方法法::将将A、、B混混和和,,在在基基本本培培养养基基(固固体体)上上涂涂布布培养l结果:平板上长出原养型菌落结果:平板上长出原养型菌落(++++)54单林娜 制作 黎黎德德伯伯格格和和塔塔特特姆姆接接合合试试验验原养型的菌落原养型的菌落progeny55单林娜 制作 几种可能解释及其分析几种可能解释及其分析•对上述试验结果原养型菌落可能产生于:对上述试验结果原养型菌落可能产生于:–亲本细菌亲本细菌A或或B发生了发生了回复突变回复突变;;–两品系细胞通过培养基交换养料两品系细胞通过培养基交换养料——互养作用互养作用;;–两品系间发生了两品系间发生了转化作用转化作用;;–发生细胞融合,形成了发生细胞融合,形成了异核体或杂合二倍体异核体或杂合二倍体•为为验验证证这这些些原原养养型型菌菌落落产产生生的的可可能能而而进进行行的的研研究究最终表明:这些解释均不成立最终表明:这些解释均不成立56单林娜 制作 回复突变可能的排除回复突变可能的排除•Lederbery和和Tatum利利用用的的双双营营养养缺缺陷陷型型菌菌株株进进行行试试验验,,已已基基本本排排除除A或或B品品系系发发生生回回复复突突变变产产生生原养型细菌的可能。

      原养型细菌的可能–单基因回复突变的频率约为单基因回复突变的频率约为10-6;;–双基因回复突变的频率则为双基因回复突变的频率则为10-12,频率很低频率很低–但但试试验验中中产产生生原原养养型型菌菌落落产产生生的的频频率率非非常常高高,,因因此此基基本可以排除回复突变的可能本可以排除回复突变的可能57单林娜 制作 互养作用及其排除互养作用及其排除•试验材料试验材料试验材料试验材料::::– –A A品系:品系:品系:品系:A A- -B B+ + T T1 1S S(met(met- -biobio- -thrthr+ +leuleu+ +T T1 1S S) );;;;– –B B品系:品系:品系:品系:A A+ +B B- - T T1 1R R(met(met+ +biobio+ +thrthr- -leuleu- -T T1 1R R)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试验方法试验方法::::– –将将将将A A、、、、B B品系混合接种在基本培养基表面;品系混合接种在基本培养基表面;品系混合接种在基本培养基表面;品系混合接种在基本培养基表面;– –短短短短时时时时间间间间后后后后喷喷喷喷T T1 1杀杀杀杀死死死死A A品品品品系系系系,,,,使使使使其其其其不不不不能能能能持持持持续续续续产产产产生生生生thrthr与与与与leuleu供供供供B B品系持续生长。

      品系持续生长品系持续生长品系持续生长•结果与结论结果与结论结果与结论结果与结论::::– –仍然出现原养型菌落仍然出现原养型菌落仍然出现原养型菌落仍然出现原养型菌落– –从从从从而而而而表表表表明明明明互互互互养养养养并并并并非非非非原原原原养养养养型型型型菌菌菌菌落落落落出出出出现现现现的的的的原原原原因因因因,,,,而而而而可可可可能能能能发发发发生生生生了了了了遗传重组遗传重组遗传重组遗传重组Back to P5658单林娜 制作 转化作用及其排除转化作用及其排除•把品系A的培养液经加热灭菌,加入到B品系的培养物中,未得到原养型菌落;表明原养型菌落可能不是由转化作用产生•戴维斯(Dawis, 1950)的U型管试验(结果没有得到原养型细菌);59单林娜 制作 Back to P56结论:不是转结论:不是转化作用细胞化作用细胞直接接触是原直接接触是原养型细菌产生养型细菌产生的必要条件的必要条件60单林娜 制作 异核体和杂合二倍体及其排除异核体和杂合二倍体及其排除:•异核体或双杂合二倍体类似于二倍体生物的杂合体,将产生原养型菌落•异核体指由于细胞融合而在细胞内含有遗传组成不同的两个或多个细胞核。

      双杂合二倍体则是异核体进一步发生核融合,形成二倍体细胞核,核内含有两套遗传物质•细菌为单倍配子体生物,异核体和二倍体只能暂时存在培养繁殖过程中必将发生分离,产生各种缺陷型菌落•对试验中得到的原养型菌落后代研究表明:后代没有出现预期的性状分离现象Back to P5661单林娜 制作 接合现象的发现和证实接合现象的发现和证实•经过上述分析可以认为:经过上述分析可以认为:–在在Lederbery和和Tatum的的试试验验中中,,发发生生了了一一种种不不同同于于转转化的遗传重组方式,称之为化的遗传重组方式,称之为接合接合•Hayes(1952)研究表明:研究表明:–大大肠肠杆杆菌菌两两种种不不同同菌菌株株(品品系系)接接合合过过程程中中遗遗传传物物质质的的转转移是单向的;移是单向的;–从从而而认认为为大大肠肠杆杆菌菌存存在在两两种种类类型型品品系系::雌雌性性与与雄雄性性分分别别作为接合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受体作为接合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受体•接接合合(conjugation)::遗遗传传物物质质从从供供体体(donor)转转移移到受体到受体(receptor)的重组过程的重组过程62单林娜 制作 二、二、F F因子及其在杂交中的行为因子及其在杂交中的行为1. F1. F因子:因子:• •HayesHayes等等进进一一步步研研究究发发现现,,大大肠肠杆杆菌菌在在接接合合中中作作供供体体的的能能力力受受细细胞胞 内内 一一 种种 致致 育育 因因 子子 (fertility (fertility factor, factor, F F因因子子; ; sex sex factor, factor, 性性因因子子) )控制。

      控制• •F F因因子子的的化化学学本本质质是是DNADNA,,可可以以自自主主状状态态存存在在于于细细胞胞质质中中或或整整合合到细菌的染色体上到细菌的染色体上• •F F因因子子可可以以在在细细菌菌细细胞胞间间进进行行转转移并传递遗传物质移并传递遗传物质63单林娜 制作 •具有F因子的菌株可作为供体,因为F因子中有控制F性性伞伞毛毛(F pillus)形成的基因•F性伞毛是由供体细胞表面伸出的一种长附属物,当供体与受体细胞相互接合,F性伞毛就成了两个细胞之间原生质的通 道 , 或 叫 接接接接 合合合合 管管管管(conjugation tube)(conjugation tube) •F+细胞的F因子由接合管向F-传递,使F–受体变成F+接合现象接合现象64单林娜 制作 F因子因子及其在杂交中的及其在杂交中的行为行为纤毛纤毛受体受体65单林娜 制作 F因子及其在杂交中的行为因子及其在杂交中的行为66单林娜 制作 F因子及其在杂交中的行为因子及其在杂交中的行为67单林娜 制作 F因子及其在杂交中的行为68单林娜 制作 F因子的存在状态因子的存在状态69单林娜 制作 Hfr和F-接合70单林娜 制作 三、中断杂交试验作图三、中断杂交试验作图•雅各布(Jacob,F)和沃尔曼 (Wollman,E.)在五十年 代 设 计 了 一 个 著 名 的 中 断 杂 交 试 验(interrupted mating experiment)。

      他们采用的菌株基因型为:–Hfr: thr+leu+aziStonSlac+gal+strs–F–: thr–+leu–+aziRtonRlac–gal-strR•这里,thr、leu、lac、gal分别代表苏氨酸、亮氨酸、乳糖和半乳糖,+代表原养型或发酵型,–代表营养缺陷型或不发酵型;azi和tonA分别代表叠氮化纳和T1噬菌体;Str表示链霉素,r代表抗性,s代表敏感 71单林娜 制作 1、中断杂交实验、中断杂交实验((((Interrupted-mating experiments ))))巴巴 斯斯 德德 实实 验验 室室 ,, Elie Wolliman和和 Francois Jacob((1954))原原原原理理理理::::HfrHfr×F F- -杂杂交交中中染染色色体体是是定定向向地地、、均均匀匀地地、、逐逐渐渐进进入入F F- -细细菌菌的的,,大大部部分分F F因因子子并并没没有有进进入入受受体,中途断开的原理,设计中断杂交试验体,中途断开的原理,设计中断杂交试验目目目目的的的的::::证证明明接接合合时时遗遗传传物物质质从从供供体体到到受受体体的的转转移移是直线进行的是直线进行的。

      72单林娜 制作 中断杂交试验过程:中断杂交试验过程: 1.把Hfr菌株与F-菌株混合培养 Hfr:strs thr+ leu+ azir tonAr gal+ lac+ F-:strr thr- leu- azis tonAs gal- lac- 2. 培养一定时间取样,把菌液放在搅拌器内搅拌,以中断杂交 3.稀释接种到含有链霉素、不含thr、 leu的基本培养基上,杀死Hfr菌株与F-菌株 thr、 leu---选择性标记4.对形成菌进行影印培养测试其基因型,确定4个基因转移到F-细胞的时间4个基因—非选择性标记73单林娜 制作 74单林娜 制作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1①①..8 8分分钟钟时时::thrthr+ +进进入入F F- -细细胞胞;;8.58.5分分钟钟时时::leuleu+ +进入进入F F- -细胞②②..9 9分分钟钟时时::有有少少量量叠叠氮氮化化物物抗抗性性的的菌菌落落,,少少数数aziazir r基因进入基因进入F F- -细胞③③. 11. 11分钟时:出现分钟时:出现抗菌噬体抗菌噬体T1T1的的F F- -细菌④④..1818和和2525分分钟钟时时::分分别别出出现现乳乳糖糖和和半半乳乳糖糖发发酵酵基基因,即因,即laclac+ +和和galbgalb+ +进入进入F F- -细胞。

      细胞75单林娜 制作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2①.重组体中各标志基因进入F- 细胞中时间不同,达到最高水平的时间也不同;②.随时间的推延,某个基因的重组率增加,当增至一定程度后,重组率便不再增加如:10 min azir首次出现,15 min 40%、25 min 后80%,∴ Hfr基因是按一定的线性顺序依次进入F-菌株的76单林娜 制作 thr、、 leu---选择性标记选择性标记77单林娜 制作 78单林娜 制作 中断杂交试验中断杂交试验79单林娜 制作 2、中断杂交试验作图实验说明:实验说明:•Hfr菌株基因是按一定的线性顺序依次进入菌株基因是按一定的线性顺序依次进入F-的;的;•离原点愈近,进入愈早,反之则越晚;离原点愈近,进入愈早,反之则越晚; •致育因子最后转移致育因子最后转移•以以基基因因转转移移的的时时间间作作为为基基因因间间距距离离的的单单位位作作连连锁锁图的方法图的方法------时间单位法时间单位法80单林娜 制作 81单林娜 制作 HfrHfrHfrHfr类型 原点       基因转移顺序类型 原点       基因转移顺序类型 原点       基因转移顺序类型 原点       基因转移顺序────────────────────────────────────────────────────────────────────────────────────────────────────────────HfrHHfrHHfrHHfrH            O O O O     thrthrthrthr pro pro pro pro laclaclaclac purpurpurpur gal his gal his gal his gal his glyglyglygly thithithithi 1 1 1 1            O O O O        thrthrthrthr    thithithithi    glyglyglygly    hishishishis    galgalgalgal    purpurpurpur    laclaclaclac    propropropro     2 2 2 2            O O O O        propropropro    thrthrthrthr    thithithithi    glyglyglygly    hishishishis    galgalgalgal    purpurpurpur    laclaclaclac     3 3 3 3            O O O O        purpurpurpur    laclaclaclac    propropropro    thrthrthrthr    thithithithi    glyglyglygly    hishishishis    galgalgalgalAB312AB312AB312AB312         O O O O        thithithithi    thrthrthrthr    propropropro    laclaclaclac    purpurpurpur    galgalgalgal    hishishishis    glyglyglygly•几个几个Hfr菌株的基因顺序:菌株的基因顺序:中断杂交试验作图中断杂交试验作图82单林娜 制作 中断杂交试验作图中断杂交试验作图•初看起来,似乎每个菌株的基因转移顺序有所不同。

      其实,转移的顺序并不是随机的•例如,所有的his基因都有gal在一边,gly在另一边其他基因也是如此,除非它们在连锁群的另一端•这个实验进一步说明F因子和细菌染色体都是环状的,而Hfr细胞染色体的形成,则因F因子插入环状染色体的不同位置,而形成了不同的转移原点和转移方向 83单林娜 制作 The use of different Hfr strains (H, 1, 2, 3, 312) that have the fertility factor inserted into the chromosome at different points an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indicate that the chromosome is circular based on interrupted-mating experiments84单林娜 制作 中断杂交试验作图85单林娜 制作 86单林娜 制作 •根据中断杂交的实验,用Hfr基因在F–细胞中出现的时间为标准,可以作出大肠杆菌的遗传连锁图87单林娜 制作 3121thrpurgalhisglythiprolac几个几个HfrHfr菌系的中断杂交试验及其连锁图菌系的中断杂交试验及其连锁图差异:差异:差异:差异:不同不同不同不同HfrHfr菌株转移的菌株转移的菌株转移的菌株转移的原点原点原点原点(O)(O)和和和和转移方向转移方向转移方向转移方向不同。

      不同88单林娜 制作 gal图图6-18 6-18 根据中断杂交试验作出的大肠杆菌直线连锁根据中断杂交试验作出的大肠杆菌直线连锁图图89单林娜 制作 •如如果果两两个个基基因因间间的的转转移移时时间间小小于于2分分钟钟,,用用中中断断杂杂交交法法所所得得的的图图距距不不太太可可靠靠,,应应采采用用传传统统的的重重组作图法组作图法(recombination mapping)•例例如如,,有有两两个个紧紧密密连连锁锁的的基基因因::lac+(乳乳糖糖发发酵酵)和和ade– (腺腺嘌嘌呤呤缺缺陷陷型型),,为为了了求求得得这这两两个个基基因因间间的的距距离离,,可可采采用用Hfr lac+ade+×F–lac–ade–的杂交实验的杂交实验四、重组作图四、重组作图90单林娜 制作 Hfr Hfr laclac+ +adeade+ + ( (strs) )×× F F- - laclac- -adeade- - ( (strr) )完全培养基混合培养完全培养基混合培养完全培养基完全培养基( (无腺嘌呤、加链霉素无腺嘌呤、加链霉素) )能发酵乳糖,紫红色能发酵乳糖,紫红色F F- - laclac+ +adeade+ +未发生交换未发生交换不能发酵乳糖,粉红色不能发酵乳糖,粉红色F F- - laclac- -adeade+ +发生交换发生交换F F- -adeade+ +菌落菌落加乳糖加乳糖重组作图重组作图法法由于由于adeade进入进入F F––细胞细胞的顺序较的顺序较laclac为晚,为晚,因此,因此,laclac––自然也自然也已经进入。

      已经进入91单林娜 制作 重组作图重组作图92单林娜 制作 基因的重组基因的重组两两基基因因间间的的重重组组频频率率是是 22%但但这这两两个个位位点点间间的的时时间间单单位位约约为为1分分钟钟,,可可见见1个个时时间间单单位位(分分钟钟)大大约约相相当当于于20%的的重重组组值值用用重重组组频频率率与与中中断断杂杂交交法法所所测测得得的的基因距离是大致符合的基因距离是大致符合的93单林娜 制作 Circular chromosome of E. coli4,639 kb94单林娜 制作 Circular genetic map of E. coliTotal map units = 100 minutes~time required for E. coli chromosome to replicate at 37°C. 95单林娜 制作 第第四四节节 细菌的细菌的性导性导(sexduction(sexduction) )n F′F′因子因子•F因因子子整整合合到到宿宿主主细细菌菌染染色色体体的的过过程程是是可可逆逆的的,,当当发发生生环环出出(looping out)时时,,F因因子子又又重重新新离离开开染染色色体体。

      然然而而F因因子子偶偶然然在在环环出出时时不不够够准准确确,,它它携携带带有有染染色色体体的的一一些些基基因因阿阿代代尔尔伯伯格格和和伯伯恩恩斯斯(Adelberg,,E. 和和Burns,,S.,,1959)称称这这种种F因子为因子为F′因子因子96单林娜 制作 n性导性导( (sexductionsexduction) )•性性导导( (sexductionsexduction) )是是以以F′F′因因子子为为媒媒介介将将外外源源DNADNA转移到受体中的现象转移到受体中的现象97单林娜 制作 F′F′因子因子98单林娜 制作 性导性导(sexduction)与与F΄因子因子F′F′因因因因子子子子使使使使细细细细菌菌菌菌带带带带有有有有某某某某些些些些突出的特点:突出的特点:突出的特点:突出的特点:第第第第一一一一,,,,F′F′因因因因子子子子以以以以极极极极高高高高的的的的比比比比率率率率转转转转移移移移它它它它的的的的基基基基因因因因,,,,如如如如同同同同F F + +细细细细菌菌菌菌以以以以极极极极高高高高的的的的比比比比率率率率转移它的转移它的转移它的转移它的F F + +因子一样;因子一样;因子一样;因子一样;第第第第二二二二,,,,F′F′因因因因子子子子有有有有极极极极高高高高的的的的自自自自然然然然整整整整合合合合率率率率,,,,而而而而且且且且整整整整合合合合在在在在一一一一定定定定的的的的座座座座位位位位上上上上,,,,因因因因为为为为它它它它有有有有与与与与细细细细菌菌菌菌染染染染色色色色体体体体的的的的同同同同源区段。

      源区段 99单林娜 制作 性导性导(sexduction)与与F΄因子因子• •性导在大肠杆菌的遗传学研究中十分有用性导在大肠杆菌的遗传学研究中十分有用• •第第一一,,不不同同的的F′F′因因子子带带有有不不同同的的细细菌菌DNA DNA 片片段段,,利利用用不同的不同的F′F′的性导可以测定不同基因在一起转移的频率的性导可以测定不同基因在一起转移的频率• •其其次次,,观观察察由由性性导导形形成成的的杂杂合合部部分分二二倍倍体体中中某某一一性性状状的表现,可以确定这一性状的等位基因的显隐关系的表现,可以确定这一性状的等位基因的显隐关系• •第第三三,,性性导导形形成成的的部部分分二二倍倍体体也也可可用用作作互互补补测测验验,,确确定两个突变型是同属于一个基因还是不同基因定两个突变型是同属于一个基因还是不同基因100单林娜 制作 细菌染色体图细菌染色体图•应应用用中中断断杂杂交交技技术术、、重重组组作作图图、、转转化化和和转转导导相相结结合合的的方方法法已已经经得得到到细细菌菌的的非非常常详详细细的的染染色色体体图图早早在在1963年年对对E. coli就就已已定定位位了了近近100个个基基因因(图图),,而而截截至至1990年年定位的基因已超过定位的基因已超过1400个。

      个101单林娜 制作 102单林娜 制作 细菌染色体图•1990年年绘绘制制的的E. Coli连连锁锁遗遗传传图图的的一一部部分分此此部部分分仅仅包包括括5分钟的距离分钟的距离(全图全图100分钟分钟) 103单林娜 制作 第五节第五节 转导转导(transduction)(transduction)一、转导的发现一、转导的发现一、转导的发现一、转导的发现1952年J. Lederberg ,N. Zinder发现:(1)P22的侵染性和FA的遗传能力可因 DNase的失活而受到保护;(2)FA的大小和质量与P22相同;(3)用P22抗血清或加热处理都可以使P22 和FA失活,且失活速率相同;(4)FA和P22的宿主范围相同104单林娜 制作 一、转导的发现一、转导的发现•转转转转导导导导(transduction)(transduction)是是是是指指指指以以以以噬噬噬噬菌菌菌菌体体体体为为为为媒媒媒媒介介介介所所所所进进进进行行行行的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的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的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的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它与前述的转化、性导、接合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噬菌体为媒介的。

      在这一过程中,细菌的一段染色体被错误地包装在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内,并通过感染而转移到另一个受体细菌内105单林娜 制作 •转导可分为两大类:转导可分为两大类:•普遍性转导普遍性转导普遍性转导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 transduction)(generalized transduction)•特特特特 殊殊殊殊 性性性性 转转转转 导导导导 (specialized (specialized transduction, transduction, 或或或或restricted transduction)restricted transduction)一、转导的发现一、转导的发现106单林娜 制作 二、二、普遍性转导普遍性转导 l名词概念•在噬菌体感染的末期,细菌染色体被断裂成许多小片段,在形成噬菌体颗粒时,少数噬菌体将细菌的DNA误认作是它们自己的DNA,并以其外壳蛋白将其包围,从而形成转导噬菌体由于可以转导细菌染色体组的任何不同部分,因此称为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 transduction)107单林娜 制作 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 transduction)108单林娜 制作 •这这 种种 假假 噬噬 菌菌 体体 称称 为为 转转转转 导导导导 颗颗颗颗 粒粒粒粒 ( (transducingtransducing particle)particle)。

      这种颗粒既然不携带噬菌体基因,对受体细菌就没有有害的影响当转导颗粒将它的内含物注入受体细菌后,形成一个部分二倍体,导入的基因经过重组,整合到宿主的染色体上 •由由此此形形成成的的具具有有重重组组遗遗传传结结构构的的细细菌菌细细胞胞叫叫做做转转转转导体导体导体导体( (transductanttransductant) )二、普遍性转导二、普遍性转导109单林娜 制作 l转导作图转导作图•两两 个个 基基 因因 同同 在在 一一 起起 转转 导导 称称 为为 共共共共 转转转转 导导导导( (cotransductioncotransduction) ),,共转导的频率愈高,表明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距离愈近,连锁愈密切;相反,如果两个基因的共转导频率很低,就说明它们之间距离较远•通过观察两因子转导(two-factor transduction),计算并比较每两个基因之间的共转导频率,就可以确定三个基因或三个以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二、普遍性转导二、普遍性转导110单林娜 制作 二、普遍性转导二、普遍性转导——转导作图转导作图–如如::a基基因因和和b基基因因共共转导频率率高高,, a和和c共共转导频率率也也高,高, 而而b和和c共共转导频率低,率低,则3个基因个基因顺序序为 b a c111单林娜 制作 •如如 果果 研研 究究 三三三三 因因因因 子子子子 转转转转 导导导导 (three-factor (three-factor transduction)transduction),,只只需需分分析析一一个个实实验验的的结结果果就就可可以以推出三个基因的次序。

      推出三个基因的次序•例如,供体大肠杆菌具有基因型a+b+c+,受体的基因型为a- b- c- 供体用P1噬菌体感染,P1的后代再用来感染受体细胞,然后把受体细胞接种在选择培养基上二、普遍性转导二、普遍性转导——转导作图转导作图112单林娜 制作 •如果通过中断杂交已知三个基因中的一个如a不在中间,就可对a+进行选择,即在对a+进行选择的选择培养基上,把可以生长的a+细胞选出来然后,再把被选择的受体细胞重复接种在其他对b+或c+进行选择的选择培养基上,检查a+细胞是否同时具有b+和c+二、普遍性转导二、普遍性转导——转导作图转导作图113单林娜 制作 •最少的一类转导体应当代表最难于转导的情况,这种转导体是同时发生交换次数最多的一类它的两边应为供体基因,而中间为受体基因,如正确次序为abc,就应为a+b- c+•假定由实验得到的最少的转导体类别为a+b+c- ,那么就可以确定,这三个基因的正确次序应当是acb或bca,而不是abc二、普遍性转导二、普遍性转导——转导作图转导作图114单林娜 制作 二、普遍性转导二、普遍性转导——转导作图转导作图115单林娜 制作 •如果把三个基因中每两个基因的合转导频率算出来,还可推算出三个基因之间的物理距离。

      •若两个基因紧密连锁,就可能经常在一起转导,合转导频率将接近于1•如果两个基因从来或者几乎不包含在同一转导DNA片段中,它们的合转导频率接近于或等于0•利用这种关系可以求出同一染色体上两个基因之间的物理距离经推导,得到以下计算公式:二、普遍性转导二、普遍性转导——转导作图转导作图116单林娜 制作 •d=同一染色体上两基因之间的物理距离•L=转导DNA的平均长度•X=两个基因合转导的频率•转导颗粒DNA的平均长度(约为1个病毒基因组的大小)知道后,就可以依上述公式估算出两个较近基因间的分子距离•p1噬菌体可以携带大肠杆菌DNA的任何部分,在分析大肠杆菌基因的连锁关系上是很有效的二、普遍性转导二、普遍性转导——转导作图转导作图117单林娜 制作 • 举例:利用普遍性转导测定leu,thr,azi三个基因顺序 •方法:方法:–((1))利利用用普普遍遍性性转转导导噬噬菌菌体体P1侵侵染染带带leu+,,thr+和和azi+的大肠杆菌;的大肠杆菌; –((2))用用从从该该大大肠肠杆杆菌菌释释放放出出来来的的噬噬菌菌体体,,再再侵侵染染leu-、、thr- 和和azi-的大肠杆菌;的大肠杆菌;–((3))将将受受体体细细菌菌进进行行特特定定培培养养,,以以测测定定该该三三个个基基因因的的连连锁关系。

      锁关系二、普遍性转导二、普遍性转导——转导作图转导作图118单林娜 制作 •测测定定该该三三个个基基因因连连锁锁关关系系的的具体做法是:把受体细菌培养在一种可以选择1-2个标记基因,而不选择其余标记基因的培养基上Ø例例如如,,把把受受体体细细菌菌放放在在没没有有叠叠氮氮化化钠钠(azi)但但加加有有苏苏氨氨酸酸(thr)的的基基本本培培养养基基上上培培养养,,于于是是leu就就成成为为选选择择的的标标记基因,因为在该培养基上只有记基因,因为在该培养基上只有leu+细胞才能生长细胞才能生长Øthr和和azi是是未未选选择择的的标标记记基基因因,,因因为为当当培培养养基基内内有有thr时时,,其其标标记记基基因因可可能能是是thr+或或thr–;;当当培培养养基基内内无无叠叠氮氮化钠时,其标记基因可能是化钠时,其标记基因可能是aziR或或aziS二、普遍性转导二、普遍性转导——转导作图转导作图119单林娜 制作 •对每个选择的标记基因进行多次实验,以确定其未选择标记基因出现的频率按照前面的原理,对那些leu+的细胞进一步进行涂布培养,以测试它们是aziR或aziS,是thr+或thr- 二、普遍性转导二、普遍性转导——转导作图转导作图120单林娜 制作 •利用上述实验可以说明三个位点之间的连锁关系。

      实验1说明leu和azi相近,leu和thr则不相近因为有一半时间从供体携带的leu+基因是由aziR伴随的;而只有2%的时间由thr+伴随二、普遍性转导二、普遍性转导——转导作图转导作图121单林娜 制作 •基于这个分析,可以有下面两种可能的排列:基于这个分析,可以有下面两种可能的排列:•实实验验2说说明明leu比比azi稍稍接接近近thr因因为为有有3%的的时时间间leu+和和thr+ 是是并并发发转转导导(co-tranmsduction)的的,,但但aziR和和thr+则则没有发生过并发转导,因此可以肯定基因的顺序应是:没有发生过并发转导,因此可以肯定基因的顺序应是:• 实实验验3说说明明这这个个顺顺序序是是正正确确的的,,因因为为leu+thr+片片段段从从未未携携带有带有aziR二、普遍性转导二、普遍性转导——转导作图转导作图122单林娜 制作 •从上述分析中还说明了转导片段的大小在thr和leu之间的DNA长度已接近于这个片段大小的极限因为它们的并发转导只有2-3%,接近leu的azi位点从未与thr有过并发转导由此可以作出结论,这个转导片段的最大极限是从thr位点到leu和azi位点之间。

      二、普遍性转导二、普遍性转导——转导作图转导作图123单林娜 制作 •应用普遍性转导作图是比较精确的,这是中断杂交作图所不容易办到的•但是,普遍性转导作图仅仅是在对某个基因的位置有某些了解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所以当一个新的突变基因发现以后,首先是用中断杂交法对它作粗略的定位,接着才用普遍性转导等方法作精确定位二、普遍性转导二、普遍性转导——转导作图转导作图124单林娜 制作 三、特殊性转导•由温和噬菌体进行的转导叫做特殊性转导由温和噬菌体进行的转导叫做特殊性转导•如如λ的的DNA,,既既可可以以以以自自主主的的状状态态存存在在,,也也可可以以整整合合在在细细菌菌染染色色体体中中这这种种有有两两种种状状态态的的遗遗传传因因子子叫叫做做附加体附加体(episome)•多数噬菌体当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中时都占有一个特定的位置例如λ,在大肠杆菌中的附着点(attλ)一边具有半乳糖操纵子gal,另一边具有生物素(biotin)合成的基因bio(图)125单林娜 制作 三、特殊性转导•原噬菌体离开细菌染色体时,偶尔可形成某些细菌和噬菌体基因连在一起的DNA片段这种混杂的DNA片段由噬菌体外壳包装,就形成了特殊性转导颗粒,这种颗粒能把细菌的基因由一个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

      •转转导导仅仅限限于于靠靠近近原原噬噬菌菌体体附附着着点点的的基基因因,,如如λ专专门门转转导导大大肠肠杆杆菌菌的的gal和和bio基基因因所所以以这这种种转转导导叫叫做做 特特 殊殊 性性 转转 导导 或或 局局 限限 性性 转转 导导 (restricted transduction)126单林娜 制作 127单林娜 制作 128单林娜 制作 特殊性转导(restricted transduction)129单林娜 制作 转导(transduction)130单林娜 制作 本本 章章 要要 点点1.1.温和噬菌体、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烈性噬菌体;2.2.原噬菌体、溶源性细菌与溶源性生活周期原噬菌体、溶源性细菌与溶源性生活周期3.3.噬菌体的基因重组和遗传作图噬菌体的基因重组和遗传作图131单林娜 制作 本本 章章 要要 点点4.转化、接合、性导与转导的概念与基本原理;转化、接合、性导与转导的概念与基本原理;5.F-菌株、菌株、F+菌株、菌株、Hfr菌株的概念、区别和用途;菌株的概念、区别和用途;6.F因子、因子、F´因子的异同点;因子的异同点;7.细细菌菌遗遗传传作作图图((中中断断杂杂交交作作图图、、重重组组作作图图、、转转化作图、转导作图)的原理和基本过程;化作图、转导作图)的原理和基本过程;8.8.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的异同点。

      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的异同点132单林娜 制作 遗传重组总结遗传重组总结 遗传物质的传递 重组过程 重组结果 真核生物 通过受精 在完整的二倍性合子中进行 形成两种交互的重组体 细菌 接合,性导,转化,转导 部分二倍体中进行 只有一种重组体,相反的重组体不出现 噬菌体 两类噬菌体混合感染 两类亲本噬菌体在寄主细胞中大量复制后,复制过程中在交配池中重组 形成端余杂合子※(也形成两种交互重组体) ※端端余余杂杂合合子子((terminal redundancy heterozygote))——处处于于线线状状的的噬噬菌菌体体DNA因因两两端端有有若若干干核核苷苷酸酸对对的的重重复复,,即即末末端端冗冗余余((terminal redundancy)),,在复制和重组几轮后,使噬菌体带有环状排列和末端重复的基因组在复制和重组几轮后,使噬菌体带有环状排列和末端重复的基因组133单林娜 制作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My first class 复习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Hello复习课件.ppt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5长横 |通用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5.撇|人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7课 悬针竖 湘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15《 边学边用 巧识字形写美汉字》湘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2.执笔与姿势 |湘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全册6 通用版.docx 三年级上册 英教案 Module 7 Unit1 What's this 外研社(三起).docx 三年级上册 美术 教案 第11课《各式各样的鞋》人教新课标(秋).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9课 捺的练习》 粤教版.docx 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连续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2课 姿势与执笔》西泠版.docx 三位数加减法(问题解决 例3)(教案)2025-2026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西师大版.docx 三年级上册 美术教案 - 第11课 《各式各样的鞋》人教新课标.docx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三年级上册 数学教案六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苏教版).docx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教案)2025-2026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西师大版.docx 三年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docx 三、投掷 纸球投准(教案)2025-2026学年体育与健康四年级上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