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4《古诗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385051650
  • 上传时间:2022-08-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4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径、斜、赠”等10个生字会写“寒、霜、盖”等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挑”  2.过程与方法: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山行》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加学生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增加学生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山行》一、古诗激趣  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  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1)理解诗题,认识作者   (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二、揭题学习《山行》  1.认真读诗,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了?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交流   (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2)作者:杜牧(唐)(学生用课外知识交流对杜牧的认识,加深记忆,更方便的理解诗意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3)交流: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生处……  (学生发现交流,再结合学生质疑,解读古诗句 3.句子的理解  A.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  B.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  C.因为留恋这枫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车来(观赏)  D.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红花还要鲜红 4.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古诗的诗意   (自己说、同桌说、指名说)  5.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6.介绍古诗   (可从小导游、小画家、小诗人等不同的视角,来表达古诗的意思  7.交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在朗读熟练的基础上,体会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深秋山林景色的赞美与喜爱  8.美读古诗   形式多样,体会情感。

      三、作业背诵并默写古诗《山行》板书设计:山 行山路绵长,山势高缓白云深处,人家居住停车喜爱,枫林晚景远近相融,热爱自然第二课时:学习《赠刘景文》一、回忆导入,明确主题  1.同学们,四季更迭,秋天已然悄悄地来到我们跟前关于“秋天”,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课文,你还记得吗?(学生背诵相关片断)  2.总结自己对秋天的经验  按句式说话:“在我的印象中,秋天_________________  3.在古代大诗人苏轼的心目中,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赠刘景文》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配乐范读,想象画面  2.读准、读通诗句思考讨论: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荷、菊、橙、橘)  3.通读全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三、赏析诗句,把握诗蕴  1.夏日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当学生说不清时,可引导背诵已学课文《荷花》片断,课件出示“荷叶”图,理解“擎雨盖到了秋末,荷花又变成什么样了?(出示“荷尽”图,理解“尽”  2.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时与夏日的荷花有什么不同?(出示“菊残”图,理解“傲霜枝”)  3.比较两图,读前两行诗你体会到了什么?  4.“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的精神,令诗人对秋天平添了一分敬畏,而秋天的果实更以她沉甸甸的收获,令诗人对秋天偏爱有加。

        (出示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读诗句,想想秋天除了“橙”和“橘”,还有哪些果实也成熟了?  (学生说不出时,可出示图片,展现秋天果实累累的画面……)  再读诗句,说说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四、诵读全诗,体味诗情  1.学生自由吟诵,配乐朗读、背诵  2.讨论:诗人赠给朋友刘景文的是什么?除了这首诗,还有什么?  3.阅读现代文《秋天的窗口》   4.补充句段,或写一段话  没有春花的明艳,没有夏日的葱郁,但是秋天有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秋天是美丽的  虽然秋风萧瑟,秋叶飘零,但是秋天也有美好的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是美好的六、课外延伸  查找有关苏轼及其作品的资料,进一步了解苏轼其人其文其事板书设计:  赠刘景文 荷尽 菊残 美在秋天(乐观向上) 橙黄 橘绿 第三课时:学习《夜书所见》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3.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5.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四、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五、拓展活动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板书设计:  梧叶  寒声夜书所见    江   秋风     思乡之情    儿童   促织     回忆童年              篱落   灯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My first class 复习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Hello复习课件.ppt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5长横 |通用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5.撇|人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7课 悬针竖 湘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15《 边学边用 巧识字形写美汉字》湘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2.执笔与姿势 |湘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全册6 通用版.docx 三年级上册 英教案 Module 7 Unit1 What's this 外研社(三起).docx 三年级上册 美术 教案 第11课《各式各样的鞋》人教新课标(秋).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9课 捺的练习》 粤教版.docx 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连续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2课 姿势与执笔》西泠版.docx 三位数加减法(问题解决 例3)(教案)2025-2026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西师大版.docx 三年级上册 美术教案 - 第11课 《各式各样的鞋》人教新课标.docx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三年级上册 数学教案六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苏教版).docx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教案)2025-2026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西师大版.docx 三年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docx 三、投掷 纸球投准(教案)2025-2026学年体育与健康四年级上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