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语文教案.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93904828
  • 上传时间:2021-08-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3.14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语文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延、昔、笋、茅”等9个生字,能正确理解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3.了解全诗的结构,理解诗句内容  4.了解、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理解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难点  1.了解全诗的结构,理解诗句内容  2.了解、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教具准备  1.师生收集关于延安的资料图片  2.南泥湾的歌曲  教学设计  导入( )分钟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师: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尤其是1939年至1943年期间,日军大举“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自然灾害的侵袭,使解放区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局面但是,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进步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当时延安的生活很艰苦,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因为延安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

        这节课我们自学一首新体诗《延安,我把你追寻》,作者是祁念曾读了这首诗,同学们就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它什么?  师: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介绍背景引入本课,让学生有时代感,走进文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新课教学( )分钟  二、初读全诗,读通读顺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  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  (1)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延、昔、笋、茅、炕、煌、旦、媚”的读音,并组词语  字音难点:“延”在本课读(yn),避免读成  (tnɡ),“媚”读(mi)“笋”为平舌音,注意读准确  (2)用着重号画出诗的韵脚来,并说说全诗押的是什么韵  (全诗押的是ang韵,每节诗二、四句末尾的一个字都有ang,韵脚是:光、阳、香、场、琅、炕、响、梁、煌、翔、想、阳  3.再读全诗,想想诗中所说的追寻延安是什么意思?(追寻延安精神)  【设计意图:学习诗歌老师做到范读,给学生提供读的范本,读起来不难,易于接受  三、指导自学,理解诗意  1.学习第一节  自读,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对延安精神的追寻。

      作者追寻延安精神,就像燕子追寻昔日的春光,小树追寻雨露和太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的预了要求,明确了接下来的目标  2.学习第二节  (1)自读第二节板书:延河叮咚的流水 枣园梨花的清香 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思考:诗人为什么要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作者是在追寻什么?  (2)分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思考,明确学习目标,巧妙地融合了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3)师点拨  (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是延安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当年人们常在延河边上漫步,讨论革命的道理枣园在延安西北,距市中心约七公里,曾是党中央所在地,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等著作就是在这里写的南泥湾在延安南部当年八路军120师359旅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这里垦荒种粮,开展大生产运动著名的歌曲《南泥湾》就是歌颂359旅的  师唱给学生听,加深理解诗句内涵杨家岭在延安西北,距离市中心约三公里,那里有中央礼堂和中央办公楼,许多重要的会议曾在这里召开作者追寻的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  3.师小结  什么是延安精神?学生讨论后回答。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革命队伍内互相爱护、互相关心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设计意图:总结,渗透德育教育  四、教师点拨,解决疑点  1.自学三、四两节  (1)有感情地朗读三、四节,思考并分组讨论:  a.“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把诗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诗句找出来  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写的?  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什么?  b.我们已住进了“高楼大厦”进入了电子时代,为什么还不能丢掉延安精神?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a.“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  “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伟大的延安精神毫不犹豫”是非常坚决的意思  “毫不犹豫丢掉了”与“不能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们非常坚决地丢掉了贫穷和落后,却不能丢掉延安精神  诗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诗句有:“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作者运用了对比、比喻等方法描写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

      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  b.我们每取得的一点成绩,都是延安精神发扬光大的结果,我们的国家还需要再发展,就必须发扬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3)有感情地朗读,加强理解  2.自学五、六两节  (1)指名朗读这两节诗,思考、讨论、交流  a.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么样?(如果我们丧失了延安精神,就会变成没有灵魂的人,也就是活死人,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b.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因为追寻延安精神就是追寻信念、温暖、光明板书:追寻信念、温暖、光明)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节诗  3.依据板书,归纳中心  诗歌通过对延安精神的歌颂,抒发了作者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4.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思感,深化理解  全诗押的是ang韵,读的时候要很自然地适当加以突出,这样,听起来才声韵铿锵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五、拓展运用  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在学习、生活中,要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节约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不求索取,只讲奉献。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在阅读实践中,引伸到课外,联系实际谈谈,教育学生懂得延安精神  六、布置作业  1.形近字组词  2.根据意思写成语  (1)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顶天立地)  (2)比喻眼前充满了好物品、好文章或有用的人材琳琅满目)  (3)比喻新事物蓬勃涌现雨后春笋)  3.朗读诗的第六节,回答问题  (1)第一句是(点明题目)的句子  (2)第二、三、四句,每句都有两个“追寻”,后面一个“追寻”是对前面一个“追寻”的(说明)具体说来,就是用(“金色的理想”)说明(“信念”),用(“明媚的春光”)说明(“温暧”),用(“火红的太阳”)说明(“光明”)追寻延安,就是追寻(信念、温暖、光明)  七、总结全课  师: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即使将来我们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也还要提倡艰苦奋斗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人们总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了把社会推向前进,总要开辟新领域,探索新事物,这就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板书内容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河叮咚的流水  枣园梨花的清香  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追寻信念、温暖、光明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

        延(yn yn)安 一旦(dn dān) 辉煌(huāng hunɡ)  春笋(sǔn shǔn) 奥(o ao)秘 茅(mo mo)屋  昔(xī x)日 明媚 (mi me) 土炕(knɡ knɡ)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叮咚 昔日 破旧 温热 火红 金色  ( )的流水 ( )的春光 ( )的茅屋  ( )的土坑 ( )的太阳 ( )的理想  三、根据要求写句子  1.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追寻延安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什么是延安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yn dn hunɡ sǔn o mo xī mi knɡ  二、叮咚 昔日 破旧 温热 火红 金色  三、1. 我们告别了茅屋。

        2. 我们追寻延安就像燕子追寻昔日的春光  3.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就不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四、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革命队伍内互相爱护、互相关心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正本清源”教好诗歌上下了一番功夫,在三个  一、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诗歌教学常常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写作特点、修辞手法,不厌其烦,但学生听得糊里糊涂一节课下来,收效微乎其微  这节课则了让学生“问题(勇于质疑问难)--解决问题(敢于释疑解难)--归纳总结(善于总结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  例如,“我”到延安追寻?为何要追寻?课文中这两个关键问题让学生找出,并在教师启发下解决的整堂课既有学生个人的读、思活动,又有的、交流;既有学生代表的发言,也有教师画龙点睛的小结学生了学习上的和乐趣,了“自学,靠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中数学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单元复习课-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二第二学期.pptx 高中数学事件的关系和运算+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单元复习课-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复习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古典概型课件第一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频率与概率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事件的相互独立性+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平面与平面平行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第9章 统计复习课-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率的基本性质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高中数学事件的相互独立性+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教育集团董事长在教师节的致辞(尊享版).doc “双减”背景下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趣味化教学策略探析.docx 超越表面趣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真实情境创设与高阶思维培育的优化路径.docx 高中语文整本书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探究——新课标背景下的模式创新与能力培养.docx 新课标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反思与能力提升路径探析.docx 初中班主任在日常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实践路径与策略研究.docx 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实践路径探究.docx 基于真实学情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索.docx 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安全管理与操作规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