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念奴娇_过洞庭.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13176233
  • 上传时间:2021-11-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61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清澈;悠闲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来宾;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1. 下面对这首宋词的懂得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1).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一句,描写已经接近中秋,洞庭湖草色青青,水波不兴,是纵目洞庭总的印象;(2). “玉鉴琼田”形容湖水的明净光滑;“三万顷”是指湖面的宽阔;三四句点出了在这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美玉一般的空灵画面上, 中天的一轮皓月、湖上的一叶扁舟格外突出,真似仙境;(3). 月下的洞庭湖,妙不行言:风平浪静,碧波万顷,雪白如玉,水天一色;景象清疏淡远、湖水澄静宽广;月色光明,水天相印;作者泛舟湖上,内心清澈,只感受到洞庭风光妙不行言;(4). “肝胆皆冰雪” 一句中,作者以“冰雪 自喻,肝胆如冰雪一般晶莹雪白,表达了对抱负的坚决追求;忠贞高洁的品质和坦荡磊落的胸怀;(5). “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清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表里俱清澈”是写洞庭湖景色的透亮;(6).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来宾”中, 尽挹西江”是说汲尽西江之水以为酒;“细斟北斗”是说对着北斗星渐渐斟酒来 喝;于奇崛的想象之语中表达词人愉悦的心境和豪迈的气度;这种 豪情是宠辱皆忘之豪情,这种境域是物我两忘之境域;(7). 选取“西江”“北斗”“万象”等宏大的意象,凸显豪爽之气;运用奇妙的想象,使诗歌气概宏大;词人化身为万物之神,把西江水作美酒,把北斗星作酒器,以天下万物为来宾,表达出天人合一的超然境域;〔8〕 上阕和下阕的结尾,作者都采纳了模糊表达的方式;这样写 ,扩大词句的内涵 , 引起读者摸索,吸引读者参加想象;(9)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不同流合污、独守高尚节操的决心和宠辱皆忘、归隐田园尽情山水的悠闲、愉悦的心情;(10)词的上片情形交融;词人描写了宽阔的湖面、清澈的湖水、素洁的月光,营造了幽谧、廖阔的氛围,烘托了词人悠热悠闲的心情和坦荡旷达的胸襟;(11)这是一首豪爽词,笔势雄奇,大气磅礴,同时也是现实主义的词作;这些特点在词中的描写和抒情中有明显的表达;2. 请说出本词所使用的三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请结合本词的上片分析二者景物描写有何不同 .( 5 分)4、 南宋学者魏了翁评判张孝祥的词集时说,词人“有英姿奇气 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 6 分)5. “表里俱清澈”的作用是什么?6. 背诵默写(1)词人借光明的月光和辉煌的银河,说自己“表里俱清澈”的两个句子是:(2)词人写款待客人时,自己舀尽西江的水,用北斗星做酒器的两个句子是:【注释】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风色:风势;琼:美玉;着:附着;扁舟:小船;素月:雪白的月亮;明河:天河;明河一作 银河 ;表里:里里外外;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岭表一作 岭海 ;经年,经过一年;孤光:指月光;肝胆:一作 肝肺 ;冰雪:比如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萧骚:稀疏;萧骚一作 萧疏 ;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泛沧:青苍色的水;挹( y):舀;挹一作 吸 ;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北斗:星座名;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外形;万象:万物;扣:敲击;扣一作 叩 ;啸:撮口作声;啸一作 笑 ;不知句,称赞夜色美好,使人陶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译文】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渺无垠,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仍是琼的原野 .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光明的明月和辉煌的银河,在这浩渺 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光明清澈;体会着万物的 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共享;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亮;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安静的泛舟在这宽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亮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来宾,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背景】人们比较熟识辛弃疾与苏轼之间的继承和进展关系,但却较少有人留意张孝祥在苏、辛之间所起到的过渡性作用;张孝祥实际上是 南宋豪爽词派重要的奠基人之一;这首《念奴娇》就是广泛传诵的 张孝祥的代表作;宋孝宗乾道二年( 1166 年),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而被开除;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即景生情,写下这首词;【鉴赏】这首中秋词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开篇直说地点与时间,然后写湖面、小舟、月亮、银河;此时作者想起岭南一年的官宦生涯,感到自己无所作为而有所愧疚;而且想到人生苦短不免心酸,不过由于自己坚持正道,又使他稍感劝慰;他要用北斗做酒勺,舀尽长江做酒浆痛饮;全词格调昂奋,一波三折;词人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同时隐隐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这首词上片先写洞庭湖月下的景色,突出写它的清澈;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青草是和洞庭相连的另一个湖;这几句表现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景色,是纵目洞庭总的 印象; 洞庭春草 指的是洞庭湖加上与之相连的春草湖,点出地点,题目是《过洞庭》,词一开头就紧扣题目; 近中秋 点出时间,秋每天高气爽, 月到中秋格外明 ,秋月对于生活在农业社会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古代文人来说,当是别有意味; 风色 二字值得留意,风有风向、强弱,从来没有听说过风有颜色,其实张孝祥用 风色 是有所本的,李白《庐山谣》 登高壮丽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仍;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说的是黄云万里转变了风的颜色;张孝祥的 更无一点风色 说的是洞庭青草湖上,万里无云,水波不兴,不仅没有风,而且连风的影子都没有,这种表达方式富有新意,增加了一分诗意;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pin)舟一叶;”玉鉴就是玉镜;琼是美玉,琼田就是玉田;“玉鉴琼田”,形容湖水的明净光 洁; 玉界琼田 形容的是秋月下浩浩汤汤、一碧万顷的湖水; 界又作 鉴 ,玉界也好,玉鉴也好,美玉般的琼田也好,都是以玉比如湖水清亮透亮之美, 万顷 就极言湖面之广,如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游其中,该是多么闲适,这是一;点出了过洞庭的方式, 进一层紧扣题目,这是二;著,犹着,或释为附着;船行湖上,是 飘浮着、流淌着,怎么可以说附着呢?著者,安也,置也,容也; 陈与义《和王东卿》:“何时著我扁舟尾,满袖西风信所之;”陆游《题斋壁》:“稽山千载翠依旧,著我山前一钓船;”都是这个意思;张孝祥说:“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在三万顷的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 味,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紧承 更无一点风色 ,从秋月写到秋水;“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清澈;”这三句写水天辉映一片晶莹;“素月分辉”, 是说光明的月亮照在湖上,湖水的反光非常光明,似乎素月把自己的光辉分了一些给湖水;“明河共影”,是说天上的银河投影到湖中,非常清楚,上下两道银河同样地光明;水里的银河是天上银河的倒影,它们有着同辉的形象; 素月 、 明河 两个意象点出了天空的特点, 分辉 、 共影 就写出了秋水长天一色的美景,尽管只有八个字,却详细而生动地显示了诗人的才华;“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这两句明点月华星辉,暗写波光水色,表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似乎是一片琉璃世界;所以接下来说: “表里俱清澈;”这一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它包含了两层意思, 一层是写秋月秋水之美,美在哪里,洞庭秋色美在清澈;澄是水 清,澈也是水清,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丝一毫浑浊,没有一丝一毫污染,这样的清亮光明,有如非人间的琉璃世界;这里表里如一的美,是光滑透亮的美,是最上一等的境域了;另一层是说三万顷湖上扁舟上的我,也有如秋月,有如秋水,我就是一个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言行一样,表里如一的男子汉、大丈夫;“表里俱清澈”这五个字,描写四周的一切,从天空到湖水,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透亮的,没有一丝儿污浊;这已不仅仅是写景, 仍寄寓了深意;不仅是写景,而且也是写人,写自己品行之美;杜甫诗有 心迹喜双清 ,心是内心,也就是里,迹是行迹,也就是表,心迹双清也就是表里清澈; 心迹喜双清 是杜甫的夫子自道; 表里俱清澈 就是张孝祥的夫子自道;张孝祥之罢官,缘由不明,但应是蒙冤;他过洞庭时,看到光明的月色,触发情怀;“表里俱澄澈”一句,是写月夜洞庭,亦是词人心迹的写照;所以,“表里俱清澈”的情怀和洞庭光明的月色融为一体,成为这首词艺术表现上的一个特色;中国文史馆馆长袁行霈认为, 表里俱清澈 心迹喜双清 可以集成一副对联,给我们树立一个为人处世的准就,我们不妨拿来当作自己的座右铭;这五个字标示了一种极其高尚的思想境 界,诸如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言行一样、表里如一,这些意思都包涵在里面了;当张孝祥泛舟洞庭之际,一边观赏着自然景色,同时也在大自然中寄托着他的美学抱负;他笔下的美好风光,到处让我们感觉到有他自己的人格在里面;诗人的美学抱负高尚,心地纯洁,他的笔墨才能这样洁净;屈原《离骚》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写出了屈子自己内美与外美的统一;张孝祥就进一步写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清澈的相见与相合;就是一种天人合一的会合,这一会合的精妙只可意会不行言传,是人生最高、最美、最富有诗意的高峰体验,因此诗人用 悠闲心会,妙处难于君说 作为上片的结语、同时奇妙的引出了下阕;是词人对美景的称赏,也是情难自禁的终得知己般的感受;洞庭湖是清澈的,诗人的内心也是清澈的,物境与心境悠闲相见,这妙处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悠闲,闲适得意的样子,形容心与物的相见是很自然的一种状态, 不是将就得来的;妙处,表面看来似乎是指洞庭风光之妙,其实不然;洞庭风光之妙,上边已经说出来了;这难说的妙处应当是心物融合的精妙体验,只有这种精妙的体验才是难以诉诸言语的;下片“肝胆皆冰雪”回应“表里俱清澈”,更加说明自己“冰雪”般晶莹无邪的心志;上阕写景,下阕就从回忆岭表一年写起,抒发感情;下片着重抒情,写自己内心的清澈;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岭表,指五岭以外,今两广一带;岭表经年,指作者在广南西路任经略安抚使的时 期;《宋史》本传载张孝祥于宋孝宗乾道元年( 1165 年)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次年因谗落职,由桂林北归,途径岳阳, 故有《过洞庭》之作;“应”字平常表示推度推测的意思,这里讲的是自己当时的思想,无所谓推度推测;这“应”字语气比较肯 定,接近“因”的意思;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犹言“官因老病休”,“应”字也是相当确定的语气;杜甫诗是说名莫非以文章而著,官因老病而休;诗人由洞庭湖的清澈,想起自己在岭表一年因被谗而开除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