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兼爱》学案.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404217019
  • 上传时间:2023-10-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9M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 . . . .一、读准字音翟(dí) 弗(fú) 慈爱(cí) 诸侯(zhū) 恶施(wū) 二、辨识通假1.当察乱何自起 (“当”,同“尝”,尝试 ) 2.故不孝不慈亡 (“亡”,同“无”,没有 ) 三、一词多义1.事2.攻. . . . ì . î . . . . . 3.爱4.治ìíî圣人以治 天下为事者也(动词,治理)不效,则治 臣之罪(《出师表》)(动词,惩处) 治居第于封丘门内(《训俭示康》)(动词,修筑) 起不相爱(动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皆足以相 国(《晋公子重耳出亡》)5.相í(动词,辅佐,扶助)鸡犬相闻(《桃花源记》)(副词,互相)6.贼ì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助词,才)7.焉íî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为学》)(代词,哪里)8.若四、词类活用1.虽父之不慈 子(形容词用作动词,慈爱 ) 2.故亏父而自利 (使动用法,使自己得利). . .. .3.盗爱其室,不爱异室 (动词作名词,小偷 )五、古今异义1.子自爱 ,不爱父古义:只爱自己今义:指爱护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名誉2.贼爱其身,不爱人古义:爱惜别人今义:爱慕的人、恋爱的对象或婚姻对象。

      六、文言句式1.当察乱何自起? (宾语前置句)译文:考察这是由什么引起的?2.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判断句)译文:臣下不孝顺君王和父亲,这就是所说的混乱 3.皆起不相爱 (状语后置句 )译文:都是因为人和人不相爱引起的4.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判断句)译文:不能不鼓励爱别人,道理就在此七、文白对译圣人 以治 天下 为事 者也,必 知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事务的人,必须乱 之 所 自 起,焉 能 治之;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于是才能对它进行治理;不知 乱之 所自起, 则不能 治譬之 如果不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就不能进行治理这就如 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 疾之 所自起, 好像医生给人治病一样,必须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焉能攻之; 不知 疾之所 自起,则弗能攻 才能进行医治;如果不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就不能医治治乱者 何独不 然?必知乱之所自起,治理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ê ë ë û焉能治之; 不知 乱之所自起, 则弗能 治 才能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é以治天下为事:把治理天下作为 ùê ú(自己的)事务焉:于是攻:治疗úû圣 人 以 治 天 下 为 事者也,不可不察 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事务的人,不可不考察乱之所 自起。

      当 察 乱 何 自 起?混乱产生的根源尝试考察混乱从哪里产生呢?起 不相爱臣子之不孝 君 父, 所谓乱也 起于人与人不相爱臣与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谓乱子 自爱, 不爱父 ,故 亏 父 而自利;儿子爱自己而不爱父亲,因而损害父亲以自利;弟 自爱, 不爱兄, 故 亏兄 而自利;弟弟爱自己而不爱兄长,因而损害兄长以自利;臣 自爱, 不爱君, 故 亏君 而自利;臣下爱自己而不爱君上,因而损害君上以自利;此 所谓乱也虽 父之不慈 子, 兄之不慈 弟, 这就是所谓混乱即使父亲不慈爱儿子,兄长不慈爱弟弟,君之不慈 臣, 此亦 天下之所谓乱也父 自 君上不慈爱臣下,这也是天下的所谓混乱父亲爱爱也,不爱 子,故 亏子 而自利;兄 自爱也, 自己而不爱儿子,所以损害儿子以自利;兄长爱自己不爱弟,故 亏 弟 而自利;君 自爱也,不爱 而不爱弟弟,所以损害弟弟以自利;君上爱自己而不爱臣, 故亏 臣 而自利é当:同“尝”,尝试亏:使受ù ê ú臣下,所以损害臣下以自利虽:即使慈:慈爱 ú是 何 也?皆 起 不相爱虽至天下之 为盗贼者, 这是为什么呢?都是起于不相爱即使在天底下做盗贼的人,ê ë 亦 然盗 爱其 室,不爱 异室, 故也是这样。

      盗贼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窃 异 室以利其 室; 贼 爱其身,不 爱人,盗窃别人的家以利自己的家;盗贼只爱自身,不爱别人, 故 贼人 以利其身此 何也?皆起 不相爱所以残害别人以利自己这是什么原因呢?都起于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 乱 家、诸侯之相攻 国者, 亦然大夫 即使大夫相互侵扰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也是这样大夫各 爱其 家,不爱异 家,故 乱异各自爱他自己的家族,不爱别人的家族,所以侵扰别人的家族以利家 以利其 家;诸侯各 爱其 国, 不爱异国, 他自己的家族;诸侯各自爱他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故 攻 异 国 以利其 国天下之乱物,具所以攻伐别人的国家以利他自己的国家天下的乱事,此 而 已矣 全部都具备在这里了é盗贼: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 ê家:卿大夫的封地乱物:纷乱之事具此:全都在这里 ùú具,完备、齐全úû察此 何 自 起?皆起 不相爱若使天下 细察它从哪里产生呢?都起于不相爱假若天下兼相 爱,爱 人若爱其身,犹 有不孝者乎? 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还能有不孝的吗?视 父 兄 与君 若其身, 恶 施看待父亲、兄弟和君上像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 ?犹 有不慈 者乎?视 弟 子 不孝的事呢?还会有不慈爱的吗?看待弟弟、儿子与臣 若其身, 恶 施 不慈?故 与臣下像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慈的事呢?所以ê ë 不孝不慈 亡有。

      犹有盗贼乎? 视 人之室若不孝不慈都没有了还有盗贼吗?看待别人的家像其 室 ,谁 窃?视 人身若其 身,谁 贼? 故 自己的家一样,谁会盗窃?看待别人就像自己一样,谁会害人?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 乱家、 诸侯之相攻 国所以盗贼没有了还有大夫相互侵扰家族,诸侯相互攻 者乎?视人家 若其 家, 谁乱?伐封国吗?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谁会视 人 国若 其 国,谁 攻?侵犯?看待别人的封国就像自己的封国,谁会攻伐?故 大夫之相乱 家、 诸侯之相攻 国者 有亡 所以大夫相互侵扰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都没有了若使天下 兼相 爱,国与国 不相 攻,假若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不相互攻伐,家与 家 不相 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 皆能孝 家族与家族不相互侵扰,盗贼没有了,君臣父子间都能孝敬慈, 若此 则天下 治é恶(wū )施:怎么实 ê慈爱,像这样,天下也就治理了êë行恶,相当于“何”“怎么”亡,同 “无”有,同“又”ùúúû故 圣人 以治天下 为事 者, 恶得 不禁 所以圣人既然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怎么能不禁止相互恶 而劝 爱?故 天下 兼相 爱则治, 仇恨而鼓励相爱呢?因此天下的人相亲相爱就会治理好,交相 恶则 乱。

      故子墨子曰 不可以不劝爱人者, 相互憎恶则会混乱所以墨子说“不能不鼓励爱别人”,此 也é劝:鼓励交相:互相 ù ê ú道理就在此 子墨子:墨子的弟子对墨子的尊称úû[资料链接 ]“布衣之士”——墨子墨子 (约前 468-前 376),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墨家学 派的创始人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曾学习儒术,因不满 其烦琐的“礼”,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他的“非攻” 思想体现了当时人民反对掠夺战争的思想他的“非乐”“节用”“节葬”等主张,是对当权贵族“繁饰礼乐”和奢 侈享乐生活的抗议他提出“尚贤”“尚同”的政治主张,认为“官无常贵,民 无终贱”,反对贵族的世袭制和儒家的亲亲尊尊,试图用上说下教的方法,“使 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探究了知识和逻辑等问题,制定 了作为认识真理准则的三表,强调善与用,志与功的统一他的弟子很多,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尤重艰苦实 践,服从纪律其学说对当时思想界影响极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其体系中 的非命、务实的观点为后学所发展,而其中有关宗教迷信的形式,我们应当摒 弃现存《墨子》53 篇,是研究墨子及其学说的基本材料。

      墨子生活在先秦,那是一个礼制崩坍、王权衰败、诸侯纷争的时代,广大 民众饱受战乱之苦,极渴望安定太平的生活环境墨子对现实生活给予了积极 关注与思考,映现出鲜明的忧患意识、入世风骨及救世精神坚决无情地揭发 当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他站在平民立场上为维护民众与弱小国家的生存, 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文本鉴赏 ]ì î 墨子分析了天下混乱的原因,指出“乱之所自起”,“起不相爱”不相 爱”是混乱的总根墨子从彼此两方面进行分析:君自爱不爱臣,臣自爱不爱 君;父自爱不爱子,子自爱不爱父;兄自爱不爱弟,弟自爱不爱兄这种“利 己”“亏他”的现象,都是由于不相爱引起的即使是小偷强盗也是这样的,偷 盗别人的家来使自己家得利以至于“大夫各爱其家(封地),不爱异家,故乱异 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 此而已矣”天下的混乱,全部都在这里了损人利己是天下混乱的总根源要治理好天下混乱的状况,就要知道 ①兼爱í论述了社会混乱的原因——“ ② ”主张治理天下的人一定要提倡“爱人”答案:①发生混乱的原因 ②起不相爱任务一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1.比较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在先秦诸子中,墨家学派,可谓是与孔孟儒学比肩而立的两大思想 流派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成为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两种主要 形态他们共同的地方是都提出“爱人”的主张不同的是,儒家仁爱建立在 “亲亲”的血缘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只有在爱有差等的前提下,才谈得上“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家反对儒家仁爱理论中的那种分亲 疏、分等差、分厚薄、由近及远的仁爱思想墨家认为,这种有差别的爱,正 是造成天下之人不相爱的根本原因所在2.今天应如何看待墨子的兼爱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My first class 复习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Hello复习课件.ppt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5长横 |通用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5.撇|人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7课 悬针竖 湘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15《 边学边用 巧识字形写美汉字》湘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2.执笔与姿势 |湘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全册6 通用版.docx 三年级上册 英教案 Module 7 Unit1 What's this 外研社(三起).docx 三年级上册 美术 教案 第11课《各式各样的鞋》人教新课标(秋).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9课 捺的练习》 粤教版.docx 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连续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2课 姿势与执笔》西泠版.docx 三位数加减法(问题解决 例3)(教案)2025-2026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西师大版.docx 三年级上册 美术教案 - 第11课 《各式各样的鞋》人教新课标.docx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三年级上册 数学教案六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苏教版).docx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教案)2025-2026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西师大版.docx 三年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docx 三、投掷 纸球投准(教案)2025-2026学年体育与健康四年级上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