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基础-精气血津液神练习题及答案解析.doc
16页中医基础-精气血津液神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A11、“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为A、精血同源B、气血同源C、肝肾同源D、津能载气E、津血同源2、“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生气E、津能载气3、气随血脱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血能生气D、血能载气E、气能摄血4、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之法,其理论依据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血能生气D、血能载气E、气能摄血5、神生成的物质基础A、精B、血C、津液D、气E、以上均是6、关于神的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B、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C、调节精气的代谢D、滋润和濡养作用E、调节津液的代谢7、与津液的排泄密切相关的脏腑为A、肺、大肠、肾第1页B、心、脾、肾C、肺、心、肾D、肺、小肠、肾E、肺、脾、肾8、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的是A、津B、液C、血D、气E、精9、与血液的运行密切相关的脏腑A、心、肺、肾、脾B、心、肺、肝、脾C、心、肾、肝、脾D、心、肺、肝、肾E、肾、肺、肝、脾10、血和津液的生成源于A、精气B、元气C、水谷精气D、营气E、血11、“亡血家不可发汗”所依据的理论是A、精血同源B、气血同源C、肝肾同源D、气能行血E、津血同源12、气虚引起血虚的理论依据为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血能生气D、血能载气E、气能摄血13、气滞常会伴有血瘀,理论依据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养气E、血能载气14、具有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统称的是第2页A、津B、气C、血D、精E、神15、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A、心、肝、脾B、肺、肝、肾C、肺、脾、肾D、肝、脾、肾E、心、肺、肾16、与津液生成无关的脏腑为A、脾B、胃C、小肠D、心E、大肠17、关于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滋润作用B、质地较稠C、流动性小D、濡养作用E、灌注于骨节、脏腑和脑18、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是 A、津B、液C、血D、气E、精19、机体精神活动的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A、津液B、神C、气D、精E、血20、与血液生成作用密切相关的脏腑是A、脾、心、肺、肾B、肝、心、肺、肾C、脾、心、肺、肝D、脾、心、肝、肾E、脾、肝、肺、肾第3页21、行于脉外之气为A、宗气B、元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22、具有行气血作用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23、人体最重要、最基本的气是A、元气B、宗气C、一身之气D、卫气E、营气24、生气之源指的是A、肝B、心C、脾胃D、肺E、肾25、生气之主指的是A、肝B、心C、脾胃D、肺E、肾26、易于感冒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 A、推动与调控作用B、温煦与凉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中介作用27、主管生长发育体现了气的A、推动与调控作用B、温煦与凉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第4页E、中介作用28、精的本始含义是指A、脏腑之精B、基本物质C、血液津液D、水谷之精E、生殖之精29、人体之精的功能不包括A、繁衍生命B、营养周身C、化生血液D、精能化神E、护卫肌表30、人体之精主要藏于A、肾B、心C、肺D、肝E、脾31、影响宗气盛衰的因素是A、心与肺的功能活动B、肝与肾的功能活动C、肺与肾的功能活动D、肺与脾的功能活动E、肝与脾的功能活动32、六腑之气的运动宜A、升B、降C、出D、入E、散33、五脏之气的运动规律中,位置在上的心肺之气宜 A、降B、升C、散D、入E、出34、元气的运行通道是A、脉外B、三焦C、心脉第5页D、胸腔E、全身35、具有“慓疾滑利”特性的气为A、宗气B、元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36、卫气的生理功能是A、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B、贯心脉而行气血C、对先天之气有重要的资助作用D、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E、温养脏腑、肌肉、皮毛37、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关系到A、宗气的生成B、元气的生成C、营气的生成D、卫气的生成E、中气的生成38、具有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和官窍生理活动功能的气是 A、宗气B、元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39、上出息道,贯注心脉之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40、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不宜逸出脉外体现了气的A、推动与调控作用B、温煦与凉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中介作用41、与津液的输布关系密切的脏腑为A、脾、肺、肾、肝、三焦B、心、肺、肾、肝、三焦第6页C、脾、心、肾、肝、三焦D、脾、肺、肾、小肠、三焦E、大肠、肺、肾、小肠、三焦42、营气的分布特点是A、上出息道,下走气街B、熏于肓膜,散于胸腹C、与血同行,环周不休D、行于脉外,布散全身E、通过三焦,流行全身43、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气为A、一身之气B、宗气C、元气D、卫气E、营气44、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是A、精B、气C、神D、血E、津液二、B1、A.肾B.脾C.肺D.心E.胃<1> 、中医学中认为,生气之根为A B C D E<2> 、中医学中认为,生气之主为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血和津液的生成都源于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且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 相互转化,故称之为“津血同源”。
该题针对“气与血、气与津液、精血津液之间及精气神之间的关系”知识点进行考核】568287】第7页2、【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津液亦是气运行的载体在脉外之气的运行必须依附于津液,不会漂浮失散而无归津伤导致气无所依, 所以气随津伤,体现了津能载气的作用该题针对“气与血、气与津液、精血津液之间及精气神之间的关系”知识点进行考核】568286】3、【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血是气的载体,气必须依附于血而得以存在与体内,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因此血脱之人常伴有气虚的 症状该题针对“气与血、气与津液、精血津液之间及精气神之间的关系”知识点进行考核】568285】4、【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在大出血时,随着血液的大量丢失,气也会脱失,称为气随血脱在治疗大出血时,因“有形之血不能速生, 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往往多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理就在于气能摄血该题针对“气与血、气与津液、精血津液之间及精气神之间的关系”知识点进行考核】568284】5、【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神的生成(1)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2)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的应答该题针对“血、津液、神”知识点进行考核】568283】6、【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神的功能:(1)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2)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3)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津液具 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该题针对“血、津液、神”知识点进行考核】568282】7、【正确答案】 E第8页【答案解析】津液的排泄主要通过汗和尿的排泄来完成此外,呼气和粪便也能带走少量水液因此津液的排泄主要与 肾、肺、脾的生理功能关系密切该题针对“单元测试-精气血精液神,血、津液、神”知识点进行考核】568281】8、【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津的特点为: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的该题针对“单元测试-精气血精液神,血、津液、神”知识点进行考核】568280】9、【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血液的正常运行,与心、肺、肝、脾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心主血脉,血液的运行依赖于心气的推动作 用;肺朝百脉具有辅心行血的作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血液的运行有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脾主统 血,统摄血液在经脉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该题针对“血、津液、神”知识点进行考核】568279】10、【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血和津液的生成都源于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且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该题针对“气与血、气与津液、精血津液之间及精气神之间的关系”知识点进行考核】554753】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血和津液的生成都源于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且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 相互转化,故称之为“津血同源”。
该题针对“气与血、气与津液、精血津液之间及精气神之间的关系”知识点进行考核】554752】1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气能生血是指血的组成及其生成过程,均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变化因此气虚之人,血液的生成不足,常 伴有血虚第9页【该题针对“气与血、气与津液、精血津液之间及精气神之间的关系”知识点进行考核】554751】1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血属阴而主静,血不能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因此该题选择气能行血 【该题针对“气与血、气与津液、精血津液之间及精气神之间的关系”知识点进行考核】554748】14、【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该题针对“血、津液、神”知识点进行考核】554744】15、【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该题针对“气的运动”知识点进行考核】554742】16、【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津液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运化及小肠的泌别清浊、大肠主津等相关脏腑的功能而生成该题针对“血、津液、神”知识点进行考核】554741】17、【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称之为液。
津具有滋润作用 【该题针对“血、津液、神”知识点进行考核】554740】18、【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液的特点: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第10页【该题针对“血、津液、神”知识点进行考核】554739】19、【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最主要物质基础该题针对“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