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十三单元《风》教案 北师大版.doc
3页秋)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十三单元《风》教案 北师大版 教材分析 :《风》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十三单元《风和水》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优美的诗歌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风的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体验到大自然的神奇这篇课文要求学生背诵,积累语言,再仿写,学习运用语言 学情分析:《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篇课文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更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识字,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在实践中总结不同的识字方法,逐步灵活运用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味3.在读、议、画、写中感受风的存在,体会风的奇妙,激发他们热爱、探究神秘的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2.感知风的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教学难点:1.仿写《风》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兴趣和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今天表现的真好,老师决定玩个游戏奖励你们,游戏的名字叫“听声辨物”看谁的耳朵最尖!2、播放风的声音,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声音,汇报3、师:你们真厉害!是风你们见过风吗?(学生汇报)谁来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讨论)生:下雨的时候,风刮得很大,特别害怕生:风轻轻地吹着,小草弯下了腰生:风吹在身上很舒服……二、范读,创设情境1、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风是淘气的,它有时很温柔,有时又很暴躁那你们想知道叶圣陶爷爷笔下的风是什么样的吗?就让我们来欣赏《风》这首小诗2、教师范读,学生倾听三、识字1、师: 听了这么美的诗,是不是也想自己来试试?那请你们也像这样美美地读一读学生自由读课文)2、师: 大家读得很认真,这有几个叶子宝宝要考考你们出示课件)3、认读生字词4、“颤”字笔画比较复杂,大家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学生讨论汇报5、师: 同学们真棒!叶子宝宝夸你们了现在它们回家了咱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同桌相互读课文)四、初步感知课文1、师: 刚才咱们读了小诗现在要考考你们,谁来说说诗中哪些地方告诉你风来了?2、学生汇报:树叶颤动、林木点头、河水起波3、师:说得真好!虽然风看不见,摸不着。
但是当我们看到颤动的树叶、点头的林木、泛起波纹的河水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风来了这时的风怎么样?生: 舒服,温柔……五、品读感悟1.师: 多么舒服的微风啊!就像妈妈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的脸你喜欢这三节诗中的哪一处微风,先美美地读一读,再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自主选择,自读感悟2、师: 你最喜欢哪一处微风?谁来说说根据学生的汇报分节学习)第一节:(1)学生朗读谈喜欢的原因其他学生评价2)比动作,理解“颤动”的意思3)小结: 原来知道一个词的意思除了读课文,还可以做动作感受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想象,请大家举起你们的小树叶,闭上眼睛4)师口述,创设情景师:我们就是那一片片颤动的小树叶秋姑娘来了,金色的阳光洒在我们的身上,一阵微风吹过,我们轻轻地颤动小树叶们,现在请睁开你们的眼睛在那样的美景中,此时的你最想说什么?最想做什么?(5)学生谈感受,教师指导个性朗读6)小结:看来每个人对课文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朗读的味儿也不同请大家带着自己不同的感受自由朗读这节小诗吧!第二节:(1)学生谈喜欢这处风的原因并朗读,其他生评价2)师: 你觉得怎样读好小诗?你有什么建议?生: 读的时候心里想着风就能读好生: 要用轻柔的口气来读。
生: 我觉得配上动作读会更好……(3)师生配动作朗读第三节:(1)学生谈喜欢原因并朗读2)师问: 风和水会在做什么游戏?(3)学生展开想象,并指名说一说4)男女生比赛读:多么有趣的风啊!让我们通过朗读告诉大家5)随文识字写字: 波 (字形小魔术) 游 (注意右边是子) 戏 (注意偏旁是戈字部)六、尝试背诵1、学生齐读全诗2、这首诗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汇报) 诗中每个小节的前两行相同,后面的两行也有相同之处3、尝试背诵4、配乐表演背诵七、拓展延伸1、师: 现在你们喜欢风吗?(喜欢)那么请你们一起来仿照写一个小节,像诗人一样读出来①出示范句: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___,我们知道___②小组讨论,轮流说2、组内代表汇报,评选优秀诗歌3、班级汇报,师生赏析并点评八、课堂检测:展示仿写的一节诗歌,点评板书设计: 树 叶 颤 动 在那儿了 林 木 点 头 风 正走过了 河 水 起 波 来游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