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doc
1页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奥苏贝尔区分四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他所主张的主要学习形式他特别强调个体的认知结构对学习的重要影响,而先行组织者是改进认知结构和促进新知识保持的主要手段所谓先行组织者是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示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摄性提供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就在于用先前学过的材料去解释、整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并帮助学习者区分新材料和以前学过的材料)先行组织者可以是比较性的,也可以是讲解性的,但是在呈现作为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时,必须仔细解释这些概念或者命题的基本特征奥苏贝尔还认为每一门学科都有一个按层次排列的概念结构,高层是一些抽象概念,较低层次是一些较具体的观念每一个学科的概念结构都不难确定,而且能够教给学生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概念不仅可以用来分析具体领域,还可成为解决这些领域诸多问题的“智力地图”(intellectual map)人的大脑也具有与上述学科的概念结构相类似的信息储存系统,也是一个按照层次组织的概念体系(即通常所说的认知结构),它为信息和概念的学习提供了“固着点”(anchors),并成为这些信息和概念的储存库。
所以,教材的组织形式(教材结构)与人们在头脑中组织知识的形式(认知结构)应该是一致的在上述理论基础上,奥苏贝尔认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教学过程主要由三个阶段组成,其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表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 阶段1呈现先行组织者阐明本课的目的呈现作为先行组织者的概念:确认正在阐明的属性;给出例子;提供上下文使学习者意识到相关知识和经验阶段2呈现学习任务和材料使知识的结构显而易见;使学习材料的逻辑顺序外显化;保持注意;呈示材料;演讲、讨论、放电影、做实验和阅读有关的材料阶段3扩充与完善认知结构使用整合协调的原则;促进积极的接受学习;提示新、旧概念(或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 运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需要有一定的教学条件,它们是:l 教师起呈现者、教授者和解释者的作用l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教师直接向学生提供学习的概念和原理l 教师需要深刻理解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和先行组织者策略l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观念和信息l 个人的原有认知结构是决定新学习材料是否有意义、是否能够很好地获得并保持的最重要因素l 学习材料必须加以组织以便于同化l 需要预先准备的先行组织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