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doc
4页高中地理知识点: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l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淮河治理工程 全国水土流失防治工程 太湖综合治理工程等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的知识扩展 (1)防灾减灾的必要性: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减灾防灾; (2)政府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各级政府努力采取多方面措施减轻自然灾害的破坏和损失,在防灾减灾中,起着核心作用; (3)我国防灾减灾的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 目前我国主要有减灾项目: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太行山绿化工程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淮河治理工程 全国水土流失防治工程 太湖综合治理工程等 一、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 1、整治江湖,兴修水利 2、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改善长江源头的生态环境,有效遏制上游不断加剧的水土流失 3、防洪关键,三峡工程 4、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综合治理洪涝灾害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1、“三北”防护林的范围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共13个省市区,占国土总面积的42% 2、工程建设的原因和措施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干旱灾害严重;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沙地飞播等 3、工程建设的目的 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淮河流域治理工程 水系特征:干流自西向东,在江苏省中部注入洪泽湖,经洪泽湖分流入江和入海两岸支流众多,呈不对称的扇形分布 水害原因:支流多;落差小;河道弯曲狭窄;湖泊淤积;暴雨频繁 1、治淮工程的目标通过治理水土流失,对病险水库、河堤进行除险加固和疏通河道等措施,提高淮河流域各地区的防洪标准,改善航运条件,提高供水保证率 2、治淮工程的主要措施兴修水库,加固大堤,疏通河道,植树造林等 3、今后治理淮河的任务继续提高淮河的防洪抗旱能力和水质标准 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的知识点拨 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 1、整治江湖,兴修水利 2、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改善长江源头的生态环境,有效遏制上游不断加剧的水土流失 3、防洪关键,三峡工程 4、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综合治理洪涝灾害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1、“三北”防护林的范围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共13个省市区,占国土总面积的42% 2、工程建设的原因和措施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干旱灾害严重;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沙地飞播等 3、工程建设的目的 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淮河流域治理工程: 水系特征:干流自西向东,在江苏省中部注入洪泽湖,经洪泽湖分流入江和入海两岸支流众多,呈不对称的扇形分布 水害原因:支流多;落差小;河道弯曲狭窄;湖泊淤积;暴雨频繁 1、治淮工程的目标通过治理水土流失,对病险水库、河堤进行除险加固和疏通河道等措施,提高淮河流域各地区的防洪标准,改善航运条件,提高供水保证率 2、治淮工程的主要措施兴修水库,加固大堤,疏通河道,植树造林等 3、今后治理淮河的任务继续提高淮河的防洪抗旱能力和水质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