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医期末题-医学微生物学 2011-2012学年【答案解析】.docx
3页参考答案(校对版)1.C. 真菌解释:真菌属于真核生物,而细菌、支原体和立克次体都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是没有核膜和细胞器的单细胞生物,而真核生物有核膜和复杂的细胞器2.C. 德国科学家郭霍(Robert Koch)解释:德国科学家罗伯特·郭霍(Robert Koch)首先使用固体培养基(琼脂)培养细菌,开创了细菌学研究的新方法3.A. 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解释: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它们没有核膜,遗传物质直接存在于细胞质中,细胞壁是它们的一个重要结构特征4.A. 121.3℃解释:加压蒸汽灭菌法(也称为高压灭菌法)通常在121.3℃(250°F)下进行,保持15到20分钟,以确保彻底灭菌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实验室中,以消灭所有形式的微生物,包括孢子5.B. 整合在细菌基因上的噬菌体基因解释:前噬菌体是指噬菌体的DNA整合到细菌的基因组中成为一部分当噬菌体的DNA整合进细菌的染色体后,在宿主细胞内以前噬菌体的形式存在,可以在细菌基因组中复制,并在适当条件下重新进入裂解周期,产生新的噬菌体颗粒6.C. 毒性解释:质粒是独立于细菌染色体的环状DNA分子,它们具有自主复制的能力(A),能够在细菌之间转移(B),并且能够赋予宿主细菌某些生物学性状,如抗生素抗性(D)。
然而,质粒本身不具有毒性(C),它们只是携带可能赋予细菌毒性的基因7.D. 毒素解释:细菌的侵袭力主要包括菌毛(A),荚膜和类荚膜物质(B),以及侵袭性酶类(C),这些结构和物质帮助细菌黏附、侵入和破坏宿主组织而毒素(D)是细菌分泌的有害物质,主要用于引起宿主细胞损伤和疾病症状,不直接与侵袭力的结构功能有关8.C. 产生毒素进入血流解释:毒血症(toxemia)是指细菌在局部组织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这些毒素进入血流,引起全身症状毒血症与菌血症不同,后者是指细菌本身进入血流9.A. 血液(答案可能有争议,以下是较多认可的答案)解释:伤寒感染后的第二周是血液中细菌浓度最高的时候,因此在这一时期取血液样本进行培养和检测,最有助于诊断伤寒10.A. 伤寒与副伤寒解释:肥达试验是一种血清学诊断方法,用于检测患者血清中对伤寒与副伤寒沙门氏菌的特异性抗体(O抗体和H抗体)的反应11.C.动力观察的实验答案可能有争议,以下是较多认可的答案)米泔水样的粪便通常与肠道感染有关,如霍乱或副霍乱在这些情况下,首先应该通过悬滴镜检或类似的方法观察粪便中的细菌动力特征,以快速确定是否存在活泼运动的细菌,如霍乱弧菌。
这种动力观察可以帮助立即区分某些特定的肠道感染,并指导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措施玻片凝集(A)和生化反应(B)通常用于鉴定和确认特定细菌的种类,而分离培养(D)则是为了从样本中分离出细菌,进行纯化和进一步的生物化学鉴定这些步骤可能在动力观察之后进行,以获得更详细的诊断信息12.B.乳糖发酵试验在区分粪便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时,乳糖发酵试验是最有意义的生化反应具体来说:- 大肠杆菌:通常能够发酵乳糖,产生酸和气,因此会在含有乳糖的培养基上产生酸和气 沙门氏菌:也能发酵乳糖,但产生的气体比大肠杆菌少 志贺氏菌:不发酵乳糖,因此在这个试验中不会产生酸和气其他选项如葡萄糖发酵试验(A错)、尿素分解试验(C错)和甲基红试验(D错)对于区分这三种菌并不是最特异或最有意义的方法13.C.痉挛毒素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痉挛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对人类具有极高的毒性,它是引起破伤风临床症状的主要因素这种毒素能够影响神经系统,导致肌肉强直和痉挛,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肌痉挛,甚至窒息死亡14.B.产气荚膜梭菌"汹涌发酵"现象是指产气荚膜梭菌在厌氧条件下,能够产生大量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导致发酵液剧烈沸腾的一种现象。
这种细菌能够分解乳糖并产生大量的气体,是其在厌氧发酵过程中的特征性表现其他选项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和大肠杆菌没有这种特点15.B.无细胞壁答案有争议,大家参考下另外3个版本的答案:衣原体与细菌的区别主要在于1.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2.有特殊的发育周期,3.能通过细胞滤器16.D.包膜和衣壳病毒需要先吸附在细胞表面,随后才能侵入细胞这一过程涉及的病毒结构包括包膜和衣壳包膜上的糖蛋白有助于病毒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启动病毒入侵过程因此,D选项是病毒入侵细胞的主要结构A、B、C选项均与病毒入侵细胞无关17.C.个体间的病毒传播水平传播是指在同一代个体之间传播病原体,而非跨代传播,如父母传给子女(A选项)、亲属之间传播(B选项)或通过胎盘或分娩由母体传至胎儿(D选项)因此,水平传播描述的是个体间的病毒传播方式18.C.甲型流感病毒形成新的亚型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常被称为“禽流感”并可以发生抗原性变异而形成新的亚型,传染性强、致死率高,极易造成世界性大流行因此,C选项正确ABD选项不是造成流感世界性大流行的原因故答案是:C19.C与D,有两个版本的答案,这题大家看看就好,不用因为一题就纠结。
20.C.输血和注射乙型肝炎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输血和注射其他传播方式包括母婴传播、密切接触、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共用可能刺破皮肤的物品(如牙刷)因此C项符合题意简答题答案:31.简述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正常菌群:是指定居于健康动物体表及开放性腔道中的微生物群,一般情况下,对动物有益无害,如对致病菌的拮抗作用、对宿主的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抑癌作用等1)生物拮抗:病原菌侵犯宿主,首先需突破皮肤和粘膜的生理屏障作用其中机制之一是正常菌群通过营养竞争、代谢产物等方式拮抗病原菌使之不能定居2)营养作用:正常菌群参与物质代谢、营养转化和合成例如肠道中的大肠杆菌能合成B族维生素,若使用的抗生素亦能杀死大肠杆菌,则可发生该类维生素的缺乏,应予以补充3)免疫作用:正常菌群一方面能促进宿主免疫器官发育成熟,另一方面作为与宿主终生相伴的抗原库,可持续刺激宿主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的免疫物质能对具有交叉抗原组分的病原菌有某种程度的抑制或杀灭作用4)生长与衰老:健康乳儿中,双歧杆菌约占肠道菌群的98%成年后不仅菌量减少,菌种也不同进入老龄后,产生H2S和吲哚的芽胞杆菌类增多,肠道腐败过程较快,有害物 质产生较多,这些物质吸收后可加速老化过程。
5)抗肿瘤作用:正常菌群可能有一定的抑瘤作用,其机制是转化某些致癌物质成非致癌性,以及激活巨噬细胞等免疫功能2分)学长推荐记忆方法:【佛曰:众生免吃饭,免衰老想象如来佛祖,从来不吃饭,也不会变老众(抗肿瘤),生(生物拮抗),免(免疫作用),吃饭(营养作用),免衰老(生长与衰老)32.简述病毒的特征?(1)病毒是一类极微小的非细胞性结构的生物其基本结构是由核酸核心外包蛋白质衣壳组成,有些病毒最外层为一层脂蛋白组成的囊膜可通过除菌滤,除痘病毒外,绝大多数在光镜下无法看到,须用电镜观察2)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3)病毒是严格细胞内寄生微生物,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的酶类和产能机构,并借助于宿主细胞的合成机构和成分来复制其核酸和合成由其核酸编码的蛋白质4)病毒依靠核酸和其他组分的各自合成,然后装配成新的子代病毒5)有些病毒的核酸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内,并随细胞DNA的复制而增殖,引起潜伏感染6)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7)极大多数病毒在不同程度上对干扰素敏感学长推荐记忆方法:抓关键词记忆,主观题都是老师捞学生的,只要有采分点都给分了,大家可以主要把我标红的部分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先把标红的写到前面,后面自己发挥写点内容撑场面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