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33134267
  • 上传时间:2024-01-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3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一】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⑵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⑶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⑸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⑹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⑺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⑻;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⑼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⑽;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⑾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⑿其二】日照香炉生紫烟⒀,遥看瀑布挂前川⒁飞流直下三千尺⒂,疑是银河落九天⒃[2-3]词句注释⑴庐山:又名匡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江湖水气郁结,云海弥漫,多蝇岩、峭壁、清泉、飞瀑,为著名游览胜地⑵香炉峰:庐山北部名峰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南见:一作“南望”⑶三百丈:一作“三千匹”壑(hè):坑谷喷壑”句:意谓瀑布喷射山谷,一泻数十里⑷歘(xū):歘忽,火光一闪的样子飞电:空中闪电,一作“飞练”隐若:一作“宛若”白虹:一种出现在雾上的淡白色的虹欻如”二句:意谓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⑸河汉:银河,又称天河一作“银河”半洒”句:一作“半泻金潭里”⑹造化:大自然⑺江月:一作“山月”江月”句:意谓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澈⑻潈(zōng):众水汇在一起。

      空中”二句:意谓瀑布在奔流过程中所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冲刷着左右青色的山壁⑼穹(qióng)石:高大的石头⑽乐:爱好乐名山:一作“游名山”益:更加闲:宽广的意思⑾无论:不必说漱:漱洗琼液:传说中仙人的饮料此指山中清泉还得:但得一作“且得”尘颜:沾满风尘的脸洗尘颜:喻指洗除在尘世中所沾染的污垢⑿谐:谐和宿所好:素来的爱好且谐”二句:一作“集谱宿所好,永不归人间”,又一作“爱此肠欲断,不能归人间”⒀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⒁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⒂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⒃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4-5]乌栖曲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2]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⑴,风流⑵天下闻红颜⑶弃轩冕,白首卧松云⑷醉月频中圣⑸,迷花⑹不事君⑺。

      高山⑻安可仰,徒此揖清芬⑼[1]词语注释1.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一般的尊称2.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3.红颜:指孟浩然少壮时期4.白首:白头,指孟浩然晚年的时候卧松云:隐居5..醉月句:月下醉饮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曹魏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中:读去声,动词,“中暑”、“中毒”之“中”,此为饮清酒而醉,故曰中圣6.迷花:迷恋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7.事君:侍奉皇帝8.高山: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9.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李白出蜀后,游江陵、潇湘、庐山、金陵、扬州、姑苏等地,然后回头又到了江夏他专程去襄阳拜访孟浩然,不巧孟已外游,李白不无遗憾地写了这首诗,表达敬仰和遗憾之情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二句,即透出仰慕而未能一见之意[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5-6]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七律·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解 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2、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3、衣冠:指当时名门世族4、成古丘:意谓这些人物今已剩下一堆古墓了5、三山:山名在南京西南长江边上。

      因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名6、半落青天外:形容其远,看不大清楚7、二水:一作“一水”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白鹭洲横其间,乃分为二支8、白鹭洲:古代长江中沙洲,在南京水西门外,因多聚白鹭而得名9、浮云蔽日:喻奸邪之障蔽贤良咏苎萝山 诗人:李白 朝代:唐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注解:1、苎萝山:位于临浦镇东北,海拔127米,历史上曾属苎萝乡,相传为西施出生地山上有红粉石,相传西施妆毕将烟脂水泼于石上,天长日久,石头变成红色 2、西施庙:位于浣纱溪西岸施家渡村,坐西朝东,面对苎萝山相传,这座庙原是苎萝村中的西施宅,后乡人为纪念西施,改为西子祠南宋淳熙年间,西施受封为苎萝乡48村的土谷神,改称娘娘庙西施庙主体建筑现拆建为临浦镇通济中心学校,仅存余屋数间西施庙门额为石刻阳文,是清光绪二年四月重修庙宇时的遗物,今尚存 3、浣纱溪:傍依苎萝山,属西小江古道相传,西施父亲以卖柴为业,家境贫寒西施自幼勤劳善织,常常帮助母亲在溪边浣纱范蠡寻访越中美人时,正是在这溪边发现了浣纱的西施。

      唐代范摅《云溪友议》一文载:王轩游西小江,泊舟苎萝山际,感国色埋尘,怆然题西施石曰:“岭上青峰秀,江边细草青;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 4、西施洗脚潭:在苎萝山西麓相传,西施未离故里时,常在这里洗脚沐浴,现已淤积为农田,称西施畈 5、范蠡庵:俗称“日思庵”,位于临浦镇施家渡村柴湾浣纱溪畔相传,范蠡大夫在此访得西施,当地乡人为纪念此事而建附近原有古渡口,相传是当年西施入吴时的下船埠 6、后江庙:又称起埠庙,在西施庙南,背依浣纱溪相传,越灭吴后,范蠡携西施归越隐居,在此起埠上岸,现尚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My first class 复习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Hello复习课件.ppt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5长横 |通用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5.撇|人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7课 悬针竖 湘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15《 边学边用 巧识字形写美汉字》湘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2.执笔与姿势 |湘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全册6 通用版.docx 三年级上册 英教案 Module 7 Unit1 What's this 外研社(三起).docx 三年级上册 美术 教案 第11课《各式各样的鞋》人教新课标(秋).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9课 捺的练习》 粤教版.docx 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连续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2课 姿势与执笔》西泠版.docx 三位数加减法(问题解决 例3)(教案)2025-2026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西师大版.docx 三年级上册 美术教案 - 第11课 《各式各样的鞋》人教新课标.docx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三年级上册 数学教案六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苏教版).docx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教案)2025-2026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西师大版.docx 三年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docx 三、投掷 纸球投准(教案)2025-2026学年体育与健康四年级上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