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诗词译文 注释.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59657910
  • 上传时间:2022-12-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42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统编版五年级(上)1 蝉【唐】虞世南垂纟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注释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疏:开阔、稀疏藉:凭借2 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译文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妇女望着秋月穿针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注释乞巧节: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旧时风俗,妇女们于这一天牛郎织女相会之夜穿针,向织女学巧,谓乞巧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几万条:比喻多3 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译文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悲哀没有见到国家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注释示儿:写给儿子们看元知:原本知道。

      元,通“原”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但:只是悲:悲伤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同:统一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北定:将北方平定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家祭:祭祀家中先人无忘:不要忘记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4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译文韵译西湖四周青山绵延楼阁望不见头,湖面游船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温暖馥郁的香风把人吹得醉醺醺的,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散译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淫靡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贵人们,简直是把偏安的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注释临安:现在浙江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邸(dǐ):旅店西湖:杭州的著名风景区几时休:什么时候休止熏(xūn):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直:简直汴州: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5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译文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注释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恃(shì):依靠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喑(yīn),沉默,不说话天公:造物主抖擞:振作,奋发降:降生,降临▲6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译文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注释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7 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注释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8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而相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注释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9 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注释渔歌子: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

      子”即是“曲子”的简称西塞山:浙江湖州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箬(ruò)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蓑(suō)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不须:不一定要10 观书有感(其一)【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注释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徘徊:来回移动为:因为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那得:怎么会那:怎么的意思清如许:这样清澈如:如此,这样清:清澈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11 观书有感(其二)【宋】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译文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注释艨艟: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中流:河流的中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My first class 复习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Hello复习课件.ppt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5长横 |通用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5.撇|人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7课 悬针竖 湘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15《 边学边用 巧识字形写美汉字》湘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2.执笔与姿势 |湘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全册6 通用版.docx 三年级上册 英教案 Module 7 Unit1 What's this 外研社(三起).docx 三年级上册 美术 教案 第11课《各式各样的鞋》人教新课标(秋).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9课 捺的练习》 粤教版.docx 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连续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2课 姿势与执笔》西泠版.docx 三位数加减法(问题解决 例3)(教案)2025-2026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西师大版.docx 三年级上册 美术教案 - 第11课 《各式各样的鞋》人教新课标.docx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三年级上册 数学教案六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苏教版).docx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教案)2025-2026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西师大版.docx 三年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docx 三、投掷 纸球投准(教案)2025-2026学年体育与健康四年级上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