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工具.docx
4页正在提交数据,请稍候......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诊断测评报告 通过诊断测评,您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情况如下: 能力自评 I II 技术素养 计划与准备 组织与管理 评估与诊断 学习与发展 注:I代表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II代表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红色区域代表不合格,黄色区域代表合格;绿色区域代表优秀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 查看详细解释 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水平 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 水平 技术素养 1. 理解信息技术对改进课堂教学的作用,具有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意识2.了解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类型与功能,熟练操作常用设备3.了解与教学相关的通用软件及学科软件的功能及特点,并能熟练应用4.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字教育资源,掌握加工、制作和管理数字教育资源的工具与方法5.具备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能够以身示范 合格1. 了解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具有主动探索和运用信息技术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意识2. 掌握互联网、移动设备及其他新技术的常用操作,了解其对教育教学的支持作用3. 探索并使用支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等技术资源。
4. 利用技术手段整合多方资源,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相连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5. 帮助学生建立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合格计划与准备 1.依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生特征和技术条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找准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契合点2.设计有效实现学习目标的信息化教学过程3.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择与使用技术资源4.加工制作有效支持课堂教学的数字教育资源5.确保相关设备与技术资源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正常使用6.预见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订应对方案 合格1.依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生特征和技术条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确定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契合点2.设计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信息化教学过程与学习活动3.合理选择与使用技术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4.设计学习指导策略与方法,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索、反思与创造5.确保学生便捷、安全地访问网络和利用资源6.预见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可能遇到的问题,制订应对方案 待提高组织与管理 1.利用技术支持,改进教学方式,有效实施课堂教学2.让每个学生平等地接触技术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生学习注意力。
3.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观察和收集学生的课堂反馈,对教学行为进行有效调整4.灵活处置课堂教学中因技术故障引发的意外状况5.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引导他们提升技术素养并发挥技术优势 合格1.利用技术支持,转变学习方式,有效开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2.让学生在集体、小组和个别学习中平等获得技术资源和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3.有效使用技术工具收集学生学习反馈,对学习活动进行及时指导和适当干预4.灵活处理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开展学习活动发生的意外状况5.支持学生积极探索使用新的技术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活动 待提高评估与诊断 1.根据学习目标科学设计并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2.尝试利用技术工具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信息,并能整理与分析,发现教学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3.尝试利用技术工具开展测验、练习等工作,提高评价工作效率4.尝试建立学生学习电子档案,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支持 待提高1.根据学习目标科学设计并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案,并合理选取或加工利用评价工具2.综合利用技术手段对学情进行科学分析,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依据3.引导学生利用评价工具开展自评与互评,做好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4.利用技术手段持续收集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关键信息,建立学生学习电子档案,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支持。
待提高学习与发展 1.理解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具有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自我反思与发展的意识2.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积极参与技术支持的专业发展活动,养成网络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3.利用信息技术与专家和同行建立并保持业务联系,依托学习共同体,促进自身专业成长4.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提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5.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研修,实现学用结合 待提高1.理解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具有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自我反思与发展的意识2.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积极参与技术支持的专业发展活动,养成网络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3.利用信息技术与专家和同行建立并保持业务联系,依托学习共同体,促进自身专业成长4.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提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5.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研修,实现学用结合 待提高 课程推荐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依据能力标准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设置“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3 个系列的课程,共 27 个主题,帮助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根据您的能力自评结果,推荐课程主题如下表,您在选课时可参考此表,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课程进行学习 类别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技术素养类T1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T17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T5多媒体课件制作T18适用于移动设备的软件应用T6学科软件的使用T7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综合类T9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学科教学T19网络教学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T20移动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专题类T13技术支持的学生技能训练与指导T21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任务设计T14技术支持的总结与复习T22技术支持的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T15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T23技术支持的学习过程监控T24技术支持的学习评价教师专业发展T25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T26教师工作坊与教师专业发展T27网络研修社区与教师专业发展 您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议先选学“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下面的主题来学习 保存结果 下载能力标准 下载课程主题 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工具”做完自评后,您有哪些收获、意见或建议?非常期待您的反馈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