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八讲:货币战争与世界货币金融体系的演进.ppt

51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70023506
  • 上传时间:2024-08-0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66.50KB
  • / 5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八讲货币战争与世界货币金融体系的演进 世界货币金融体系的形成 1609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随后,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了,大约比英国的英格兰银行早一百年,主要功能就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稳定荷兰的经济发达的金融市场使得阿姆斯特丹在17世纪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荷兰成为当时的世界海上霸主但是,由于当时还没有形成世界经济体系,荷兰盾也没有搭上荷兰称霸的顺风车在不列颠人先后击败西班牙、荷兰、法国、俄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之后,英镑成为第一个称霸世界的货币 英格兰银行 与英法战争胜利和英国的崛起•光荣革命君权“神授”变“民授”,君王不能侵犯民众财产•英格兰银行为王室筹措战争经费-银行信任体系和政府监管体系的确立(国王拉肚子与100万英镑军费的拒付)•英法战争与英格兰银行的纸币发行 17世纪的欧洲,战争成为所有国家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每一个欧洲国家都面临着其他国家的战争威胁,而军队的建设和战争的军费开支,都必须从民间筹得而在16世纪打一场战争需要几百万英镑,到17世纪末,则需要几千万英镑,而在拿破仑战争末期,开支就要达到上亿英镑。

      当时最繁荣的国家都无法靠平时正常的收入来应付这一时期的战争开支,于是国家便开始借款打仗了 如何筹到战争款项成为了英国王室最头疼的问题在这个时候,1688年,支持议会的辉格党人与部分托利党人将国王詹姆士二世废绌詹姆士二世仓惶出逃议会决定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时任荷兰奥兰治执政的女婿威廉夫妇共同为英国国王,因为这场革命未发一枪、没有流血,后人称之为“光荣革命” 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国王由议会决定产生,意味着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从1688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并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从此,国王借了国民的钱也必须归还 “光荣革命”后的第二年,英国就卷入了同法国长达百年的战争中,而所有英国有钱人,都不能不关注这场无休止的战争尽管当时伦敦的民间借贷非常活跃,但他们仍然不愿意贷款给王室,因为有两点担心:一是王室赖账不还,二是王室打了败仗,自己将血本无归以至于开战时的1689年,英国王室只筹集到了很少的一笔钱由于法律规定国王不能赖账之后,一个为战争筹款的机构应运而生 1694年,伦敦的1286个商人以股份制的形式,贷给国王一笔钱,作为战争经费,利息率为8%,促使了英格兰银行的诞生。

      随后在短短的11天内,英格兰银行就为政府筹借到120万英镑,极大支持了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军事活动,但为了避免英国王室滥用这笔资金,同时建立起银行的信任体系,英格兰银行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 1811年,英国财政部拿着议会刚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支付,时任审计长格伦威尔发现上面没有盖国王的印张,拒绝支付一笔上上百万英镑的军费 原因是国王生病拉肚子,没有办法盖印 牛顿 与金本位•英国铸币局局长牛顿•1717年牛顿将黄金价格定为:每金衡盎司3英镑17先令10又二分之一便士•牛顿与金本位制度•牛顿确定英镑与黄金的固定价格,对金融的贡献可能是偶然的,但是他提出的金本位制的最早雏形对后来的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海泡沫事件的受害者我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天体的运动规律,但我却无法计算出股票市场的变化趋势 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所谓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该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金本位制度的典型特点: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黄金自由输出和输入;公民可以将持有的纸币按照货币含金量兑换为金币,各国之间不同的金铸币按各自含金量形成固定比率,建立比较稳定的国际货币联系;允许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英格兰银行成立之前,英国社会上流通的货币主要是银币和金币,1694年,英格兰银行开始发行纸币——英镑但那时的英镑还不能算真正的货币当时的英镑只是一种纸钞,它只是记录黄金的单位,本身没有价值,所以有电影百万英镑的故事就是一个英镑的纸币可以印成一百万,它可以换金块,可以换黄金 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从法律的形式承认了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来发行纸币1821年,英国正式启用金本位制,加上英国在当时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很快也确立了英镑的霸主地位,世界货币进入了英镑世纪 金本位与 英镑成为第一个称霸世界的货币•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来发行纸币•1821年英国正式启用金本位制,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每1英镑含 7.32238克纯金•英国在海上先后打败西班牙、葡萄牙,最终迫使荷兰接受了《航海法》,将海上马车夫荷兰也赶下了海上霸主的位置•英镑在全世界的广泛使用,加上数百年英镑同黄金汇率的稳定,让伦敦成为当时的世界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世界货币进入了英镑世纪 南海泡沫与金融监管•完善的金融制度与法制化的金融监管•控制货币发行,1844年英国颁布了《英格兰银行条例》,英格兰银行成为唯一能够发行英镑的银行。

      •1872年,英格兰银行开始为其他银行在困难时提供资金支持,从而维护了英国经济的稳定,此时的英格兰银行已经是作为中央银行在发挥作用,有效地维护英镑的坚挺地位 “一种货币只会死在自己的床上一种货币只会死在自己的床上” ——德国证券教父安德烈·科斯托拉尼 •英镑在金本位制度下占据霸主地位将近100年之后,面临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幅度的瓶颈 ,导致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极大地削弱了金铸币流通的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军费开支猛烈增加,各国纷纷停止金币铸造和纸币与黄金之间的兑换,禁止黄金输出和输入,从根本上破环了金本位制赖以存在的基础导致了金本位制度的崩溃•地一次世界大战使英国变成一个债务国,日不落帝国经济出现衰退,英镑的强势地位丧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经济实力的削弱•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此时,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争中士兵伤亡约80万,军费开支近100亿英镑,国民财富损失了三分之一 •对外贸易方面,1918年进口达到13.16亿英镑,同时英国的出口额仅为进口的二分之一巨额的贸易逆差,迫使英国变卖海外投资的四分之一即10亿英镑去补偿贸易的巨额逆差。

      •战争使得英国变成了一个债务国,只能通过举借外债解决财政困难和贸易逆差,战前美国欠英国国债约30亿美元,战后英国倒欠美国47亿美元,同时,英国内债因战争而直线上升,战前英国内债为6.45亿英镑,战后猛增为66亿英镑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回忆录里这样描述自己参加雅尔塔会议时的心情:“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北极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1945年,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即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正式确立英镑作为世界结算货币逐渐被美元所取代,英镑开始逐步贬值,1949年9月,英国宣布英镑贬值30.5%,将英镑兑美元汇率贬到2.80美元;1967年11月,英镑再次贬值,兑美元汇率降至2.40美元,英镑含金量也降为2.13281克最终,英镑在70年代尾随美元进入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时代 雅尔塔会议 ( Yalta Conference)•1945年2月4-11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会议,又称克里米亚会议(Crimea Conference)•加强相互信赖,协调战略计划,尽快结束战争,安排战后国际事务,维护战后和平。

      会议签署了《雅尔塔协定》,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和《克里米亚宣言》等文件 美联储诞生 与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世界货币•第一次世界大战却给美国带来了普遍繁荣,大规模的战争物质采购极大促进了美国各行业的生产和服务,到了1929年,美国的工业产量至少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2.2%,这一产量大于所有欧洲国家的产量,世界经济因为一战而完全改变 •英国保持金本位的努力:1925年时任英国财政大臣的丘吉尔就曾把英镑恢复到金本位制,然而,世界经济危机的到来不得不使英国又一次放弃,1931年的9月21号,英国又脱离了金本位制•二战之后的1945年,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即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正式确立英镑作为世界结算货币逐渐被美元所取代,世界货币开始进入美元世纪 美国经济的崛起美国经济的崛起与与走上世界货币体系霸主的历史舞台走上世界货币体系霸主的历史舞台 •1859年至1918年,美国工业总产值从不到20亿美元上升到840美元,黄金储备从占全球储备总量的17%上升到59%,贸易量则从4%上升到39.2%,随着贸易量的大幅增加,美元取代英镑,成了当时使用量最大的国际货币,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当时生产总值的48%左右,贸易量占了大概全球贸易的1/3,成为一支独秀的经济强国。

      •那一时期,手握美元是一件时髦而且实惠的事,美国民众享受着因此而来的奢华生活,总统罗斯福和财政大臣们,也正在为一项更强大的振兴计划精心筹划着 英国的抗争与美国的抗衡•英国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创建世界银行,发行一种超主权的货币的建议•美国美国:•经济学家怀特提出:应该把美元确立为主要的世界货币 布雷顿森林会议 与世界货币体系的新格局•19944年美国提议在新罕布尔什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商讨如何重建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争论的双方仍然是美国和英国 •在美国政府的主导下,与会各国选择了怀特方案,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美元和黄金挂钩,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其他的货币再与美元形成固定的汇率美元取代英镑初步确立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1946年英国战后经济困难,美国对英国提供37.5亿元贷款,美元最终完全取代英镑成为世界货币 马歇尔计划与美元称霸世界的历史•20世纪四十年代,随着美元霸权的确立,美国对外扩张的大幕徐徐拉开1947年,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开始实施他的新计划,即通过向战后各国提供贷款和援助,试图掌控全球经济命脉 •1947年至1949年,接受马歇尔计划和欧洲合作组织的十几个西欧国家,对美国的借贷高达16亿美元,这些国家需要大量的美元来填补财政赤字,美元成为唯一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十年持续巅峰状态,世界货币开始进入美元世纪。

      军事、经济扩张 与与美元霸权地位由盛转衰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历时10多年的越南战争中,美国投入了至少250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和50万军队为了应付巨额的海外军费开支,大量的向法国等欧洲国家借贷美国从战后最富足的债权国,变成了最大的债务国,财政赤字累计高达1500亿美元 战争开支的扩大使法国及其它西欧债权国质疑美国的经济实力,以法国总统戴高乐为首,多次向美国发起挑战要求用美元兑换黄金,随后西欧国家集体开始用美元兑换黄金,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开始动摇 戴高乐:“我们用军舰运一堆钞票到你美国来,运到纽约去,把美元货币换成黄金 尼克松突然很惊讶的发现,现在我们的黄金储量已经不能满足其他国家兑换的要求了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决定,切断美元与黄金的联系,宣告了以美元为主导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元地位由盛转衰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的美国越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清偿力 (单位:亿美元)19611963196519671970黄金储备169.5 156.0 144.5 120.7110.7对外债务229.4 263.3 291.2 356.7469.6资料来源:《国际金融统计》 布雷顿森里体系结束后的金价(美元/盎司)年份金价年份金价年份金价年份金价1975161.031982375.801989380.791995384.051976124.821983424.121990383.591996387.871977147.721984360.361991362.261997331.291978193.241985317.271992343.951998294.091979306.671986367.941993359.821999267.201980612.741987446.071994384.152000279.111981459.751988436.77总体趋势是美元弱,黄金挺,反之亦然。

      美国70年代通胀率(%)年份通胀率年份通胀率1971 4.301976 5.751972 3.271977 6.501973 6.161978 7.62197411.03197911.221975 9.20198013.56 石油危机中的油价(美元/桶)年份油价年份油价年份油价19712.03197510.73197917.2519722.29197611.51198028.6419733.05197712.39198132.51197410.73197812.70198232.38 石油危机中美国经济增长率 (%)年份增长率 年份增长率年份增长率1971 3.341975-0.361979 3.181972 5.431976 5.561980-0.21973 5.771977 4.461981 2.51974-0.591978 5.521982-1.9 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年份 GDP增长率 失业率 年份 GDP增长率 失业率19901.25.619952.05.719910.45.219962.85.419922.76.619973.85.019932.36.819984.54.719943.56.119995.74.1 美元、美国经济 与越南战争、石油危机、伊拉克战争•20世纪70世年代,美元的贬值,带来了美国经济风雨飘摇的十年,也是美国国际地位持续下滑的十年,世界各国也未能避免由此带来的冲击波,数年间,美洲和欧洲国家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并不得不为通胀带来的高物价买单。

      •当美元面临很大的贬值的压力时,美国和当时是世界最大的产油国沙特达成了将美元作为唯一的石油交易计价货币,美国承诺对这些国家提供安全保护的交易,从而提升了美元的地位•支撑美元重新走强的根本是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在1990年代有一个突飞猛进的上升,这主要归功于IT技术的繁荣 20世纪90年代美元与欧元的竞争•1991至2001年的十年间,美国进入了历史上最长的经济扩张期,年均增长率为3.4%,远高于日本的1.1%和欧盟的2.0%,通胀率降低至3%以下,实现了低通胀下的稳定增长1991年起,美国重新夺回世界商品第一大出口国的交椅,到2001年,美国GDP占世界的比重增加至32.5%,重新回到全球经济强国的霸主地位•随着美国经济的重新走强,欧盟各国的经济也得到了迅猛发展,欧元从无到有,迅速成长起来,在1999年启动数日,兑美元汇率就上升至1欧元合1.18元的高位,到2004年,创下1欧元合1.36美元的新高,2006年,欧元兑美元汇率稳中有升,在国际舞台上迅速占据了第二大货币的地位,成为美元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科索沃战争对欧元影响99年以来欧元兑美元汇率(单位:USD/EUR)时间汇率时间汇率时间汇率Jan-991.1595Sep-991.0498May-000.9071Feb-991.1205Oct-991.0706Jun-000.9506Mar-991.0886Nov-991.0323Jul-000.9386Apr-991.0698Dec-991.0112Aug-000.9043May-991.0623Jan-001.0128Sep-000.8696Jun-991.0377Feb-000.9836Oct-000.8526Jul-991.0370Mar-000.9645Nov-000.8541Aug-991.0604Apr-000.9453Dec-000.8968 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扶植 与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作为战败国经济已经是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盟军最高司令部为战后日本制定的经济政策造成的恶性通货膨胀彻底摧毁了日本的经济。

      •于1948年10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了第13—2号法案,决定帮助日本加快其经济复苏的脚步,2个月后,一名来自芝加哥的银行家约瑟夫·道奇来到日本,帮助日本建立一种强有力的货币政策体系,道奇在使不断下挫的日元兑美元的汇率稳定下来之后,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将日元的价值与黄金挂钩,进一步将汇率稳定在360日元兑换1美元,同时,他还帮助日本政府实现了预算平衡 爆发于1951年的朝鲜战争,给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带来了机会, 1950年到1960年,仅美国累计向日本订货就高达600亿美元,这些订单迅速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复苏 1955年之后的18年里,日本经济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高速发展,索尼、日立、东芝等一大批电子企业从模仿到创新,把产品行销到全球各个市场,在美国的扶持下,1985年,日本GDP超过1.3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三分之一,出口总额42万亿日元左右,其中对美国出口额为568亿美元,贸易顺差高达312亿美元,同年,日本外汇储备也达到279亿美元 美元危机对日本的伤害 与日元国际化的野心•在日本经济崛起的同时,美元已经占据了全球货币的霸权地位,然而这个霸主却给日本经济带来多次的伤害,美国利用霸权地位增发货币,把自己的战争开支以及经济危机的成本向全球摊派,不仅造成日本巨额外汇储备大幅缩水,同时更打击了日本企业。

      根据统计,1960、1968、1971、1973年四次美元危机,仅后两次就分别贬值7.89%和10%•放眼全球,美元已经实现货币霸权,同样是出口大国的西德已经开始货币国际化的进程,最高时西德马克占国际总储备货币18%的比例,成为继美元之外的主要货币1978年12月,日本大藏省提出了“正视日元国际化,使日元和西德马克一起发挥国际通货部分补充机能”的方针,1985年,日本贸易总额高达3052亿美元,日元不断升值,各国外汇储备总额中日元所占比重也达到8%,在这些有利条件下,日本外汇审议局于1985年发表了《关于日元的国际化》等一系列官方文件或协议,正式推进日元的国际化进程,挑战美元霸权 在亚洲开始的日元国际化•日元国际化面临的一个重大困难,是最为当时全球最大的贸易顺差国,每天大把收进美元,要寻找把日元花出去的机会日本利用资金雄厚的优势,开始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大量贷款日元,在亚洲国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国际化 1972—1982年,日本对东盟五国的直接投资总计为101.66亿美元 1960—1978年,日本向东南亚提供政府开发援助总额为35亿美元 在中国,北京地铁一号线、北京首都机场、武汉长江二桥等项目建设中都使用了日元贷款。

      •大幅度提升日元在贸易支付结算、金融交易中的比例,要使日元成为东亚的核心货币 1990年,在日本出、进口额中,按日元结算的比重各为37.5%和14.5%,分别比1980年提高了8.1和12.1个百分点;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日元的比重为8.0%,虽仍大大低于美国的50.6%,也低于德国马克的16.8%,但却超过了英镑3.0%的1倍以上 美元、日元、西德马克三极通货体制•1989年4月,在全世界外汇交易中,日元的比重为13.5%,与德国马克持平,仅次于美国的45.0%,高于英镑的7.5%和瑞士法郎的5.0%由于在日元国际地位上升的过程中美元的国际地位相对下降,世界出现美元、日元和西德马克“三极通货体制”开始发展的趋势 日美贸易摩擦 美国对日本崛起威胁的反应•1985年前后,做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进行日元国际化时,也引发了美国的不安,日美贸易摩擦逐年加剧,美国制造业在日本的出口攻势下节节败退,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逐年增加,1987年超过500亿美元而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却在巨大压力下运行,1984年贸易逆差达到1090亿美元,财政赤字也在1984年达到近1000亿美元。

      最终,当日本的出口开始威胁到美国引以为豪的高技术产业时,美国终于忍无可忍•1983年10月,美国财政部部长唐纳德·里甘致函日本大藏省大臣竹下登,1983年11月,日本首相中曾根接见来访的里根总统,就日元贬值与美国的高利率问题开始美元对日元的初次交锋 •1985年9月,应里根政府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的邀请,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五国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会议达成了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其它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下调的决议,即著名的“广场协议” 日元升值: 购买美国资产与国内房地产泡沫•广场协议后,日元拉开了不断升值的序幕,1985年2月至1988年11月,日元兑美元升值111%;1990年4月至1995年4月,升值89%;1998年8月至1999年12月,升值41% •日元对美元的大幅度升值,虽然消弱了出口企业的价格竞争力,但日元能够兑换更多的美元,也让日本的财富大幅增长,于是,日本拉开了对美国资产的收购潮,索尼公司以34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哥伦比亚影片公司三菱公司以14亿美元购买了更重要的美国国家象征——洛克菲勒中心。

      到八十年代末,全美国10%的不动产已成日本人的囊中之物 •日元升值也带来国内房价和股价的飙升,1985年,东京的商业地价指数为120.1,到1988年就暴涨到了334.2,在短短的3年间暴涨了近两倍,其中中央区地价上涨了3倍1990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制造了世界上空前的房地产泡沫在股市,1985年,日经平均股指只有14000点左右,但到1989年12月,已经达到38900点地产和股市双重泡沫的压力下,日本银行开始不断降低利率 泡沫经济崩溃日元国际化受挫•银行利率不断下降,虽然降低了国际热钱的涌入,但利率下降和日元升值,给日本出口企业带来成本的上升、竞争力下降的困境广场协议后十年中日本汽车工业出口下降了20%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日本企业开始纷纷向外转移,1985年海外生产比率仅为3%,1999年就增至14%经济危机开始爆发•随后的10年里,日本经济陷入停滞,被称为“失去的十年”,1990-1996年,日本破产企业年均高达14000家左右有统计显示,日本因股市和房地产暴跌而造成的损失达6万亿美元同时,日本的银行也损失惨重,不少银行甚至倒闭,1995年7月,日本大藏省银行厅公布日本银行业不良资产高达50万亿日元。

      而大批日本企业难以应对资金困局,不得不把以往购买的美国资产廉价出售•90年代以后,由于泡沫经济崩溃及长期经济停滞的影响,在日本经济国际化和金融国际化遭受挫折的情况下,日元国际化也出现了停滞和倒退的局面 亚洲金融危机日元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东南亚作为日元全球化最重要的市场,然而日本的表现失去了这些国家的信任而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一部分国家在外汇制度方面已开始放弃盯住美元随美元浮动的做法,转向了浮动汇率制各国又都在摸索新的通货体系,并有可能选择盯住货币篮子,随一揽子货币汇率浮动的办法在货币一篮子制度下,由于亚洲各国货币的汇率将随美元、德国马克和日元等主要国际货币的汇率一起浮动,从而就为日元发挥基轴货币的机能创造了条件•1998年5月,在加拿大举行的APEC财政部长会议上,前大藏大臣松永在发言中提出了“采取紧急措施,进一步促进日元国际性运用”问题;随后,大藏省又提出了《关于推进日元国际化的政策措施》以此为契机,日元国际化再次成了日本政府的政策课题•为了扩大日元的影响力,日本再次开始加大对东南亚国家的贷款,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加大日元在东南亚的影响力2005年,日本持有美国国债超过了世界各国持有总额的三分之一,成为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大国,然而,日元的国际化进展却并不成功。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用日元标价的金融资产,一直只是保持在7%左右 日元国际化梦想的前车之鉴•三十年前的日本经济和今天的中国经济有几分想像,日本制造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往境外,日本的GDP年均增速高达9%,日资的金融机构纷纷跨入全球十强之列,当时也有很多人乐观预测,日本会在不久的将来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然而,三十年过去了,曾经踌躇满志的日本却深陷经济低迷的困境难以自拔漫长的衰退期使它的GDP总量至今只有美国的40%,日经指数在2007年重上高峰时也只有1989年最高水平的46%与此同时,日本金融机构也纷纷退出世界十大银行之列•日本的经济大起大落,日元的命运跌宕起伏,固然与本国宏观货币政策连续失误有关,与美国施加的外部压力有关,但更与日本自身的决心和目标有关在几次日美贸易摩擦中,日本总在关键时刻选择了退让妥协,以为息事宁人,暂时缓解了争端,却为日后长期衰退埋下了伏笔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日元跟风贬值,以为能挡住热钱狙击,保护资产安全,却失去了东南亚国家的信任日元这段并不完美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围绕世界货币背后,是国与国的全方位较量除了拥有财富和梦想,一个国家的货币能否实现国际化,更重要的还得看这个国家是否敢于面对压力?是否敢于承受风险?是否敢于承担起巨大的责任? 欧元与美元的较量 《罗马条约》 欧洲货币一体化历史上第一个里程碑欧洲货币一体化历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欧洲贸易和经济一体化重要的起点:1951年4月18日,在美国的支持下,法国、西德、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6国根据“舒曼计划”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条约确定共同体的基本任务是建立煤钢单一共同市场,取消关税限制、对生产、流通和分配过程实施干预。

      •1955年6月1日,欧元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既然各国在贸易方面一体化,建立自由的共同市场,为何又在货币问题上分而治之?” •1957年3月25日,全罗马的教堂敲响了钟声,欧洲煤钢共同体6国的政府代表走进罗马市政厅,签署了《罗马条约》,该条约第二条就提出要“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 •1965年4月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6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建立欧洲共同体,欧共体的建立,使成员国实现了“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同时,欧共体成立时还许下了建立单一的共同货币的愿望,以反抗美元霸权 欧元,30年的“孕育”历程 •1969年3月,欧共体海牙会议上,时任卢森堡首相的皮埃尔·维尔纳发出欧洲货币融合的倡议,建立欧盟货币联盟的构想由此萌发,这被视为通向欧元道路的第一座里程碑•这一年,欧元之父蒙代尔撰写了《欧洲货币案例分析》《欧洲货币规划》,更加明确的表达了建立共同货币的主张•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利益和动机,使得这些国家在政治上很难达成一致,欧元推出花费的时间不是3周、不是3年,而是30年•1971年,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使欧共体各国货币汇率剧烈波动,迫使欧共体采取浮动汇率制,而欧洲历史上汇率浮动带来的恶性通胀让欧洲各国深恶痛绝。

      • 为了回避浮动汇率所带来的危害,1972年欧共体部 长理事会决定,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对美元汇率的上下波动幅度为2.25%,而欧共体各国货币间的波幅为1.125%,即“蛇形浮动机制”引进了浮动汇率制之后,每个国家都花费了大量时间达成不同国家之间的共同协作,因此,他们想试着调和不同国家,实现一种共同货币 • 1978年7月,法国总统德斯坦和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在欧共体首脑会议上,联合提出了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的建议,在法、德两国的推动下,法国、意大利等欧共体8个成员国达成了协议,决定于1979年建立“欧洲货币体系” 一波三折——欧元诞生•政治格局的改变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首脑聚集在荷兰小城马斯特里赫特,了欧洲货币联盟的纲领性文件:《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盟成立《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对欧洲实现单一货币作了这样安排,最早1997年1月,最晚将于1999年1月1日,建立统一的欧洲货币:欧元•欧元的提出迎来了一些政治家们的拥护,大家在竭力推动共同货币的推出,但更多的政治家却在迟疑在这个艰难时刻“欧元之父”蒙代尔四处奔走的步伐更加频繁•几经波折,1996年12月,欧盟首脑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举行会议,最终敲定,1999年1月1日为欧洲货币联盟起始的日期,欧洲统一货币欧元也将在这一天投入使用,1998年5月2日欧盟确定比利时、德国,西班牙、法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奥地利、葡萄牙和芬兰11国为欧元创始国。

      1999年1月1日,欧元在经历了30年的痛苦孕育后,破茧而出 欧元的启示:经济全球化需要世界货币经济全球化需要世界货币 •欧元诞生后,欧洲人的庆祝还没有结束,各种言论便纷纷掷来欧元存在的时间不会太久”,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给出了这样的论调;诺贝尔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也是同样的预测;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则说得更加直白:欧元是个“病态的早产儿”,美国甚至发出了威胁的声音•然而正是在质疑声音中,欧元却迅速的成长起来,在1999年启动数日,与美元的汇率就上升至1欧元比1.18元的高位,到2004年,创下1欧元兑1.36美元的新高,2006年,欧元与美元的汇率稳中有升,在国际舞台上迅速占据了第二大货币的地位 •欧元诞生至今只有十年,和使用了几百年的英镑、美元相比,今天还显得有些稚嫩,可是很多人都认为,欧洲大陆国家创造出来的这个货币新贵,正是未来世界货币的先行者,对它寄予了无限希望•真正创造欧元的并不是蒙代尔个人,而是欧洲政治经济长期演化的结果,没有欧洲一体化的集体意志、愿望和行动,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看到的欧元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My first class 复习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Hello复习课件.ppt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5长横 |通用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5.撇|人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7课 悬针竖 湘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15《 边学边用 巧识字形写美汉字》湘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2.执笔与姿势 |湘美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全册6 通用版.docx 三年级上册 英教案 Module 7 Unit1 What's this 外研社(三起).docx 三年级上册 美术 教案 第11课《各式各样的鞋》人教新课标(秋).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9课 捺的练习》 粤教版.docx 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连续进位加)(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docx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2课 姿势与执笔》西泠版.docx 三位数加减法(问题解决 例3)(教案)2025-2026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西师大版.docx 三年级上册 美术教案 - 第11课 《各式各样的鞋》人教新课标.docx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三年级上册 数学教案六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苏教版).docx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教案)2025-2026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西师大版.docx 三年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docx 三、投掷 纸球投准(教案)2025-2026学年体育与健康四年级上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