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3)》教学案.doc
6页2.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3)【学习目标】1.探索并掌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2.经历“折纸—观察—归纳—证明”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3.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学习重点】探索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并能应用定理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学习难点】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证明方法.【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知识准备: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预习内容:课本P42例2——P66练习.3.预习检测:(1)已知:如图,∠EAC是△ABC的外角,AD平分∠EAC,AD∥BC.ADEBC12求证:AB=AC.证明:ACBD(2)如图,在△ABC中,∠ACB=90°,CD为中线.①如果AB=6 cm,那么CD= cm,根据是 .②如果∠A=30°,则BC与AB的数量关系是: .二、合作探究:1.对课本P64例2的挖掘:(1)例2中有两个条件:一条角平分线(AD平分∠EAC),一组平行线(AD∥BC);一个结论:一个等腰三角形(AB=AC).类比:你能根据下列已知条件,找出各个图形中的等腰三角形吗?①②③如图①,BD平分∠ABC,DE∥AB;如图②,AD平分∠BAC,EC∥AD;如图③,AD平分∠BAC,GE∥AD,GE交AB于点F.(2)如果AB=AC,AD∥BC,那么AD平分∠EAC吗?试证明你的结论.ADEBC12(3)针对此图,你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2.探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操作·发现①②③①剪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如图①.②把纸片按图②所示的方法折叠.③把纸片展开并连接CD(如图③).ACB你有什么发现? .(2)探索·说理①在上述折纸活动中,你是怎样找出斜边上的中线CD的?②在Rt△ABC中,∠ACB=90°,你能用类似的方法画出CD吗?③你能借助于此图形证明你的发现吗?(3)思考·交流如果∠A=30°,那么BC与AB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达你所发现的结论吗? .ACBMN三、学以致用:例 已知:如图,点C为AB的中点, ∠AMB=∠ANB=90°.CM与CN是否相等?为什么?ACBMND拓展 已知:如图,∠AMB=∠ANB=90°,C、D分别是AB、MN的中点.求证:CD⊥MN.四、小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五、课堂检测:ABCMNO1.已知: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MN过点O,且MN∥BC,分别交AB、AC于点M、N.求证:MN=BM+CN.2.如图,在△ABC中,AD是高,E、F分别是AB、AC的中点.(1)AB=10,AC=8,求四边形AEDF的周长;(2)EF与AD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证明你的结论.六、作业布置:必做题:《补充习题》2.5(3)选做题:写出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逆命题,并判断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ACBDE1.如图,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DE⊥AC,垂足为E.(1)如果CD=2.4 cm,那么AB= cm.(2)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和角.第 2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