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4.7 抗日战争 学案 必修1.doc
5页4.7 抗日战争 学案 (人教版必修1)庖丁巧解牛 一、全民族的抗战 1.日本全面侵华 (1)准备阶段 ①确立方针: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东方会议”,确立了“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离出来,自成一区,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 ②经济危机的影响: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给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日本经济带来毁灭性后果 ③侵华战争的开始:为摆脱经济危机,日本迫不及待地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制造了一系列侵华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整个东北;1932年发动一二八事变,驻军上海;1935年又蓄意制造了华北事变,威逼平津日本的步步侵略,使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到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华北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1936年制定了所谓“国策基准”的侵略方案,一方面要确保日本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积极准备向南方海洋发展从1937年起,日本政府全面推行充实国防、改革教育、整顿税制等七项改革措施,把日本纳入了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轨道日本发动新的侵华战争是早有预谋的 (2)全面爆发: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
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全国抗日战争开始 2.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正如毛泽东所说:“它……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性作用随着日本不断扩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35年底,中共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经过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日军全面侵华,中日民族矛盾完全激化,国共两党正式合作,到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可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民族矛盾不断上升、全民族最终团结抗战的结果,国共两党的合作成为其形成的基础 3.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开辟 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此后,八路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所在的陕甘宁边区成为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4.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日军占领平津后,日本军部决定向华北、华中两个方向发动进攻,速战速决,妄图在三个月内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广大军民英勇抵抗日军侵略 1937年8月13日,日军制造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淞沪会战,双方在上海地区激战三个月尽管到11月,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但中国军民的奋勇抵抗,打乱了日军三个月的计划战争中涌现出姚子青、谢晋元等民族英雄,展现了中国人民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难点剖析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对日作战中是相互配合的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它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是在政治上保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不致破裂,在军事上保证了抗日战争成为一场全民族抗击日寇的持久战抗战前期,虽然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取得了平型关战斗、台儿庄战役等胜利,但无力阻止优势敌人的进攻,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深化升华 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战开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引下,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团结抗战,粉碎了日军迅速的狂妄计划但是没能阻挡住优势敌人的进攻,中国丢失了大片领土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后,对南京的和平居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六周之内,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屠杀和零散屠杀的达30万人以上屠杀的手段极其残忍,有的枪杀、有的刀刺、有的活埋、有的烧死……在南京城郊,侵略军大肆洗劫机关、仓库、商店、民宅、村舍,古玩文物、鸡鸭猪牛、粮食蔬菜,无所不抢全市约有1/3的建筑物被日军烧毁这就是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2.潘家峪惨案 1941年秋,日伪军在河北省丰润县的潘家峪制造大屠杀全村1537人中有1230人被残害 3.七三一部队 日军在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称为“七三一部队”他们惨无人道地用中国活人做细菌病毒试验因受试验而惨遭杀害的中国人达3000人以上。
深化升华 日军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烧杀抢劫,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暴行 三、抗战的胜利 1.百团大战 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对日作战,称为百团大战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中共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把敌后战场变成了抗日的前线 2.中国远征军 1942年,日军从泰国、缅甸发起进攻,北上侵入我国云南境内为确保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同日军作战远征军救出被日军包围在缅甸仁安羌的英军7000多人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3.抗战的胜利 在中国军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伟大胜利 4.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1840年以来,中国经历了数次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而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2)这一胜利表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人民可以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侵略,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发展,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在战略和战役上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其他反法西斯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4)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侵略奴役的耻辱,我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深化升华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抗击和牵制了大量日伪军,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引下,全民族共同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这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问题探究 问题1 从互联网、报纸、杂志中或直接采访受害人,收集当年侵华日军遗留的化学武器伤害中国人民的事实,分析侵略战争带来的长期危害 思路: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列举的事实要具体、要确凿②论证要充分,有理有据、史论结合③明确化学武器的概念和化学战剂的分类,以便分析化学武器对中国人身体和精神的伤害 在战争中用来毒害人、畜,毁坏植物的各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叫做化学战剂。
装有化学战剂的炮弹、航空炸弹、火箭弹、导弹、地雷、航空布洒器、毒烟施放器材等,总称为化学武器 探究: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它严重破坏了中国国家安全、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给中国造成巨大的物质、文化财产损失,对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产生了严重阻碍作用在中国,侵华日军遗弃的化学武器(据日本政府估计遗弃在华的化学武器有70万枚),对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产生着长期的实实在在的危害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迄今我国仅遭受直接伤害者已达2000余人,对受害者肉体和精神都带来极大的痛苦 问题2 日本右翼势力否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他们认为:“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支那战争是试图建设日、满、支(指日本和日本扶持傀儡在中国东北建立的伪满洲国政权与中国)一体的东亚新秩序的日本同与美、英、苏结盟的蒋介石之间的一场斗争”,试概括日本右翼分子的主要观点,结合有关史实加以批驳 思路:首先要认真分析这种观点的实质,不要被其表面现象所迷惑,要结合所学史实进行批驳,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目的,对中国的殖民统治、经济掠夺、奴化教育等史实,对其侵略的本质予以揭露。
探究:主要观点:日本发动战争没有掠夺中国领土的意思和性质;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建立东亚新秩序;日本是为了对抗蒋介石与美、英、苏结盟 批驳:第一,日本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已经将中国的东北变为其殖民地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又占领了中国的广大领土,实行殖民统治大肆掠夺沦陷区的工矿业,将沦陷区变为其工业原料的基地,以满足侵略战争的需要,并从中获得巨额利润;日本强占沦陷区大量的耕地,建立军事设施和分配给日本移民使用;日本在沦陷区大肆掠夺劳动力;劫掠中国的金融资源,征收苛捐杂税,加紧对人民的搜刮 第二,建立殖民化教育体制,向青少年灌输奴化思想,以消磨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第三,并不是蒋介石与美、英、苏结盟,而是由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为了反对法西斯的侵略,与苏、美、英等国家共同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国人民在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后又驱逐了英、美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典题热题 例1.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 ) A.中国军队开始抵抗 B.国民政府正式宣战 C.日本旨在侵占全中国 D.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抗战 解析:本题要明确认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主观对事件发展起决定关系,故可排除A、B、C三项 答案:D 例2.全国抗战爆发的初期阶段,国民党军队丧师失地,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形成不同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 A.日军进攻的侧重点不同 B.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不同 C.两党军队的战斗力不同 D.人心向背不同 解析:A项认为日军进攻的重点是国民党军队;C项认为国民党军队武器装备差,战斗力不强,其实这都不是主要原因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抗战是比较积极的,但由于执行一条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所以无力阻止日军的进攻,导致丧师失地;而中国共产党执行了一条发动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的抗战路线,所以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两条抗战路线的含义和结果 答案:B 例3.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 ①中国战场拖住日本总兵力的2/3以上②中国人民共歼灭日军150多万,占其死伤人数的70%③美国宣布为援助被侵略国家制定的《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④苏联出兵击败日本关东军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解要准确、全面。
①②是很明显要入选的,③④都。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