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上册美术备课.doc
42页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湘教版五年级教科书本着以促进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理念,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五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形成了新的美术教材新体系本册教材共安排了12课,其中有欣赏课2课,绘画课5课,工艺美术课5课本册绘画课中,记忆画和写生创作画为主;工艺课中安排了表现和制作二、学期重点、难点(一)重点: 1、用绘画和制作表现看到和想象的事物 2、通过写生,认识一些透视现象 3、学习浅显的色彩知识和一些简易图案的设计 4、学习浅显常见美术字的写法 5、学习手工的基本制作方法二)难点: 1、培养学生提高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力 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来的文化,对中国的传统绘画有一定的了解 4、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三、学期总体目标(一)绘画1、观察、认识立方体和圆柱体的透视现象。
2、学习人物面部表情画法,进行写生练习3、把生活或想象中某个有意思的情节表现出来二)工艺1、学习单线体、黑体、变体美术字的写法2、学习简单的构成知识,进行构成练习3、用剪、折、粘贴等方法制作简单的立体纸工模型三)欣赏1、观赏家乡自然风光2、欣赏中国画3、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四、学生分析: 该年级段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身心健康的不断的发展,学生在对美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五年级的学习兴趣不如二、三年级,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对此进行大批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也显得成熟,线条也十分的流畅,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已经不具备儿童性的绘画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缺少童趣,没有想象力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对教材的内容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安排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课题穿插教学五、教学措施(一)继续发扬优点: 1、加强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使评价方式趋于更完善,从而体现以人为本,使评价人人参与,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2、不断地改变教法,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培养3、创设空间,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二)克服的缺点:1、重点研究探究式学习模式,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如:搜集资料的能力、小组探究合作的能力等2、加强学生基本功的培养正确地处理好双基与创造力的关系3、努力改变教法,大力发挥师生的作用,使美术学习成为一种文化学习4、教师要及时地进行学习,了解更广泛地的探究性学习5、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教师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六、教学进度课时安排: 第一周: 哆唻咪 第二周: 彩云衣 第三周: 彩云衣 第四周: 布艺温馨 第五周: 布艺温馨 第六周: 搭架子 第七周: 搭架子 第八周: 周末日记 第九周: 勤俭“小管家” 第十周: 闹花灯 第十一周: 石头说话 第十二周: 家乡古建筑 第十三周: 家乡古建筑 第十四周: 家乡古建筑 第十五周: 演戏 第十六周: 演戏 第十七周: 信息联通 第十八周: 信息联通 第十九周: 飞机加工厂 第二十周: 复习第1课 哆来咪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教学准备 玻璃杯7个,颜料等(活动一)一、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 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二、 分组制作 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 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三、 装饰美化 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四、即兴表演 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活动二)一、 欣赏导入 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 2.教师提问: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3.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 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 二、 认识现象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 2.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 课件展示几张有渐变色摄影图片 三、 掌握规律 1.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片,请四位同学整理色彩卡片按渐变的顺序摆出来贴在黑板上 2.讨论:能不能把这几种颜色串起来成为渐变色彩呢? 3.学生讨论后,教师调整摆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渐变 4.出示红到暗红的渐变,让学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渐变,还可以有色彩明度的渐变 课件展示色彩明度的推移渐变 四、尝试作业 看书上的小训练,学生自己发现调配渐变色的方法并完成小训练五、作业反馈 根据小训练完成的情况,反馈讲评调色训练中的问题。
第2课 彩云衣教学目标 ◆能收集资料,欣赏各种各样的服装,领略服装的艺术美感 ◆能在生活中合理选择服装,体现自己应有的审美取向和独特的衣着风格 ◆能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知识进行服装的色彩搭配 ◆能利用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为服装设计花边或满地纹教学重点难点 能设计出有漂亮纹样的衣服并且用彩纸制作出来教学准备 彩纸,剪刀,胶水,课件(活动一)一、 趣味导入 1.教师让学生在一张小白纸片上用1一3种颜色涂画 2.学生采用油画棒任意选2—3种色彩,自由涂满白纸 二、 剪纸游戏 1.教师示范将涂满色彩的白纸剪成一件小背心 2.学生也将自己的作业剪成一件背心,教师示范用的纸(已涂满色彩)和剪刀 作业评析 1.教师将部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张贴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变化 (1)有的小背心只用一种色彩也有深浅变化 (2)有的小背心用两至三种色彩产生柔和对比 (3)有的小背心用两至三种色彩产生强烈对比根据色相的对比知识引导学生观察理解 3.学生将涂好色的小背心按色彩的强烈对比与柔和对比分别贴在两类衣架上 三、 观赏教材 1.欣赏教材中的服饰图片做辨析小训练 2.小组讨论 3.分别呈现讨论的结果 4.教师小结色彩的对比知识。
四、学生作业 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从教材中任选一套服装进行色彩搭配 2.学生作业、播放音乐 A段:活泼、跳跃 B段:轻柔、舒缓 四、 评析交流1.学生作业互评 2.请“小设计师”谈自己的作品 3.请“小设计师”针对自己今天身上穿的服装谈感受,也可请同学点评五、 欣赏服装 1.听故事,了解服装的起源 2.欣赏服装,了解服装随着社会生活而发生的一系列演变 (1)引导学生欣赏款式各异的服装 (2)引导学生欣赏面料不同的各类服装引导学生去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CAI课件呈现各类服装的图片活动二)一、 导入 这些衣服都有什么特点? (小结:都是有图案、花纹装饰的服装) 以课件激起学生兴 趣,学生欣赏、观察图片并思考衣裳特点. 课件:服装的图片 二、 分析 1.衣服由哪些部分构成? 2.只要改变衣服的一部分,就能改变衣服的式样[出示课件] 3.看看同桌,你与他的衣服哪些部位不一样? 4.小结 三、探索 1.这是一个花朵图案,如果它向左右或上下重复排列就会形成什么?(花边) 2.请你把下面四条花边添画完整,并想一想它们的排列有什么规律?(直立式;倾斜式;相对式;波浪式) 运用这些规律,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花边。
3.选择花边图案装饰在衣服合适的部位 4.小结 四、 设想 1.欣赏学生作品 2.说说你的想法(你想设计一件什么样的衣服?),与周围的同学讨论,派代表说 学生说想法五、 创造 1.设计一件有花边或全身图案的单件上衣 2.小结 六、 合作 1.演示剪贴、添画过程 根据这些衣服的风格,还可以设计出配套的下装 2.与同学交换,根据他人设计的服装再进行配套设计 七、评价 1.你从同桌那儿学到了什么? 2.你们共同设计的服装有什么风格?适合什么人穿?适合什么场合穿? 3.总结下课第3课 布艺温馨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能运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挂袋. ◆感受、了解布的材质特征,能发现和表现出材质的美,体验“变废为美”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教学准备 裁剪衣服时剩余的边角余料,旧衣服、袜子、手套、毛巾等,针线,剪刀,课件活动一教学程序 一、 看一看,试 一试 1.欣赏作品,从材质、色彩、款式等方面感受布艺给生活带来的温馨感、舒适感、个性魅力 2.以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发现美,感受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