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言剪语+杨芬老师.doc
4页童言剪语 杨芬老师简介杨芬:1980年生,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东坡小学美术老师,市骨干教师,市优秀教师种子的力量美术课题研究组成员,《校外美术》杂志特约文字编辑,《东坡学校》杂志版式编辑,参与编写校本教材《我爱苏东坡》参与编写美术教材《笔端幻化》、《画笔种族》,参与编写研究生和本科生教材《儿童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出版书籍《儿童水彩笔画教程》和《诗情画意》,个人经历和研究论文近两万字入选北师大出版的《十位智慧教师的成长历程》一书大家好,我是来自四川眉山东坡小学的杨芬,前段时间听了诸位大咖的讲课,颇有收获,借此机会非常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为我们带来艺术的盛宴,让我们在艺术的殿堂里驰骋,呼吸这纯美的艺术之风,更要感谢贾小川老师团队搭建的这个平台!人海茫茫,世事如棋,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绝大部分是不曾谋面,但是为了美术教育,大家又如此齐心相聚于此,我时常感到知足与感恩在这个平台,老师们个个有绝活,在如河的岁月中溅起浪花朵朵,在时光的诗笺上,铺满艺术的芬芳,我时时嗅到百花的清香,阳光的温暖感谢大家的阳光,将心照亮,今晚受邀来这里分享,我实在是惶恐,大家都是对美术深有研究之人,我呢,还在努力学习当中,今晚意在抛砖引玉,还请诸位多多指点!曾经李凌老师、黎丹老师和吴林老师就对我说过,大致意思如下:美术老师不能只看美术方面的书,还要延伸开去,涉足更多美术以外的知识,然后融会贯通,就像练武功一样,打通任督二脉,学武才能游刃有余。
这就是有句话说的:身在五行中,跳出三界外;界内打基础,界外下功夫今晚我就来一场美术与语文的碰撞,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童言剪语》中国这片沃土孕育了许多优秀的华夏儿女,在历史的长河里,沉淀下许多经典的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我们的汉语具有强大的魅力,千百年来散发着神奇的清香而汉字中的成语生动简洁,形象鲜明,就像是汉字里的一颗颗美丽的珍珠,经过岁月的打磨,璀璨迷人,具有无穷的韵味当传统文化的成语和民间艺术的剪纸碰撞交织在一起时,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老师们,今天芬子来考考你们的语文水平如何哦!我说一句话,你们用成语来概括:芬子一个人在路上行走!(一路芬芳,形单影只 单枪匹马,孤军奋战,孑然一身等等)那么我们第一节课就用形单影只来剪纸,一把剪刀,从任何一个地方开始,从头,从脚等等都可以,随心所欲去剪这是用成语和剪纸连接的第一堂课那老师们猜猜我第二堂课会和孩子们一起用哪个成语呢?是形容两个人的比如对影成双,成双成对等等,对影成双或者成双成对我是怎么教孩子呢,我是让他们对折,用第一堂课的方法来剪,这样难度不会那么大,然后再打开,分别修剪两边接下来我的第三堂课,因为孩子们在剪纸的过程中慢慢熟能生巧,往后来越来越得心应手,用剪刀代替笔游走在纸上。
所以我第三堂课的成语慢慢递增,比如游侠说的接二连三,或者三三两两这个要求孩子们不是对折,而是打开纸从任何一个地方开始,注意人物之间的连接能力强的人剪三个人,能力稍微还跟不上的可以剪两个人,因为我们的成语本来就是三三两两,我可以三个可以两个,在第三堂课比较分层次,能力强的人剪三个人,能力稍微还跟不上的可以剪两个人,因为我们的成语本来就是三三两两,我可以三个可以两个所以为了满足不同孩子的能力,所以用三三两两作为第三节课的内容,有能力的孩子可以剪三个连接的人,能力暂时稍微弱一点的可以剪两个人,每个孩子都能够在其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给他们一个成长的时间我第四堂课是用三五成群这个成语和孩子们来讲剪纸 通过前面三堂课的剪纸递增学习,孩子们的能力越来越好的基础上,我们进行更多人物连接的训练三五成群指的是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指几个人在一起 第四节课里,孩子们利用三五成群来剪纸,和第三节课一样,为不同能力的孩子设立了不同的难易高度,让他们跳起来就可以摘到苹果我没有把人物规定的很死,就是三五成群让不同孩子都能剪你们看孩子们剪纸就把剪纸当杂技玩了经历了这几节课的训练,到后面的课里我们可以延伸出很多的课来。
比如可以延伸出“成群结队”, 可以给孩子们主题创作,比如放风筝那些粗细不匀的线条,比例不均,形象夸张变形,但另具有一种美感这是一种原始的、纯粹的、质朴的、稚拙的美是一种不矫揉造作的美,率真,新奇,鲜活,具有生命力可以延伸出与其他事物的连接,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在孩子们的眼里,像亲爱的伙伴,像心爱的玩具,喜怒哀乐,情感丰富,构成了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和剪纸无关,和大人无关!可以延伸孩子们在干干嘛,比如自己制造交通工具上天入地因为不受传统剪纸的限制,孩子们所选择的题材就更为开阔,充满了蓬勃的生命意识,更具有灵动之气 当孩子们掌握了剪纸的诀窍,到后面老师会越来越轻松, 我们给思维翻个面,让孩子们的思维扩宽比如给让他们自己编绘本故事,自己来剪纸,也可以让他们分组,挑选一个有趣的故事,然后各自负责一幅剪纸,连成绘本由于我是东坡小学的老师,所以我让孩子们在东坡故事里自己挑选一个故事作为自己创作的主题,其中四个孩子挑选了这个故事他们自己划分段落,分为四幅画,1.一次,苏轼游完莫干山,来到山腰的一座寺观2.道士见来人穿着非常简朴,冷冷地应酬道:“坐!”对小童吩咐道:“茶!” 苏轼落坐,喝茶3苏轼继续和道士攀谈。
苏轼妙语连珠,道土连连称是道士不禁问起苏轼的名字来,苏轼自谦道:“小官乃杭州通判苏子瞻道士连忙起身,请苏轼进入一间静雅3.的客厅,恭敬地说: “请上座!”又吩咐随身道童:“敬香茶!” “请上座!” 苏轼见道士十分势利, 坐了一会儿就告辞了4.道士见挽留不住苏轼,就请苏轼题字留念苏轼写下了一副对联;“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要以貌取人,不要小视平常人以上是其中四位同学创作的故事,从设计人物造型到画面构成,都是他们讨论完成,团队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就在这其中得到提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才智反应在他(她)的手指尖上有句谚语也说的好:“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剪纸作为一门艺术,有独特的语言它的一点,一线,一形,一色都包含着信息,表达着意蕴在剪纸中我除了把成语和剪纸联系起来上课外,我还把古诗词与剪纸结合,这是我在溢美种子的力量中的研究课题之一:诗意画剪纸这个研究中部分课例编入《诗情画意》一书,在2017年9月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并全国发行在剪纸中我除了把成语和剪纸联系起来上课外,我还把古诗词与剪纸结合,这是我在溢美种子的力量中的研究课题之一:诗意画剪纸这个研究中部分课例编入《诗情画意》一书,在2017年9月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并全国发行。
东坡诗意画《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从人物上入手教孩子们剪纸,我们也可以从动物上入手,或者两者融合也可以用撕贴方式和孩子们一起玩生活中任何场景都可以作为内容同样的诗句,孩子们从不同的落脚点出发是不一样的在芬子成长过程中得到非常多前辈们的指点和帮助,我时常感慨:真正的大师是谦逊而随和的,他们不遗余力地帮助身边渴望进步的人记得有一次,我请尹少淳老师为我指点课例,当时他在外面半个多月,当他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寻我寄的包裹,想要为我指点,让我深受感动!如此忙碌的一位大师,却为了一位小小的老师而记挂和重视,这是何等高尚的大家风范像这样类似帮助我的事情,很多前辈们都是这样去做的,在这里芬子深深鞠躬,谢谢在这个群里的尹少淳老师、龙念南老师、李力加老师、李凌老师、黎丹老师、冯恩旭老师、吴林老师、肖弋老师、罗炜老师、丁海滨老师、阿童老师、赵曼丽老师、琦琦等等,谢谢你们!。
